上下肢骨折固定康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6665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上下肢骨折固定康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是指用于人体上下肢骨折固定康复的一种装置。
目前,医院对于骨折病人,一般采用石膏绷带来固定骨折部分,即绷带上附着石膏,用水浸泡后,缠绕在病人骨折的肢体上,待石膏绷带自然凉干后变硬,起固定作用。这种办法给病人带来不少痛苦,如裹扎时间长,绷带在凉于过程中,部分水气被人体吸收;石膏对皮肤的腐蚀,使肢体皮肤骚痒,无法解除;又不通风透气,造成皮肤糜烂;解除绷带时间长,难度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固定、解除方便、简单,既能通风透气,又能使病人感觉舒适的上下肢骨折固定康复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是,它主要包括由模座、模盖、充气囊袋、固定带及锁扣构成的腕关节固定器,尺骨、桡骨固定器,肘关节固定器,肱骨固定器,踝关节、胫骨、腓骨固定器以及膝关节固定器。充气囊袋置于模座与模盖之间,固定带和锁扣分别设置于模座两侧。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分解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分解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分解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分解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充气囊袋卷形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主视立体组合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模座主视立体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模座左视立体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模盖立体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模座立体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护肤软垫侧视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护肤软垫正面展开示意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硬脚垫主视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软脚垫主视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右侧充气囊袋主视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左侧充气囊袋主视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手动充气泵主视示意图。
上述图中, 1-腕关节固定器10-模座 11-模盖 12-固定带13-锁扣14-气孔15-气孔 2-尺骨、桡骨固定器20-模座21-模盖22-固定带 23-锁扣 24-气孔25-气孔3-肘关节固定器 30-模座31-模盖 32-固定带33-锁扣34-气孔35-气孔 4-肱骨固定器40-模座41-模盖42-固定带 43-锁扣44-气孔 45-气孔5-充气囊袋 50-封贴边缘51-气管52-气咀 53-孔封贴边缘54-孔 55-手动充气泵 56-充气囊 57-充气咀58-排气咀6-踝关节、胫骨、腓骨固定器60-模座61-脚开 62-固定带63-锁扣64-气孔65-定位扣 66-鞋底 67-脚跟软垫68-内鞋底 69-气咀口 7-模盖 70-胫骨、腓骨前盖板71-脚背盖板72-连接扣 73-软垫74-气孔 75-气孔76-加强条 8-护肤软垫 80-小腿盖页81-小腿内页 82-粘接扣83-脚背盖页84-肢背内页85-粘接扣 86-袜底 87-硬脚垫88-软脚垫 89-粘接扣 9-充气囊袋 90-踝关节右侧充气囊袋91-踝关节左侧充气囊袋 92-气管93-气咀 94-膝关节固定器95-模座96-模盖97-固定带 98-锁扣 99-气孔100-气孔实施例1参见
图1、图5,本实用新型为上肢腕关节固定器(1),主要由模座(10)、模盖(11),充气囊袋(5)及固定带(12)、锁扣(13)组成,从手掌部至肘关节之间制成与其部位相适的模座(10)与模盖(11),在模座(10)与模盖(11)上分别开设八个气孔(14、15),三组固定带(12)朝上(外)的一面有阴阳粘接扣,充气囊袋(5)上有若干个孔(54)。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充气囊袋(5)裹腕后置于模座(10)内,上复盖模盖(11),使之与模座(10)吻合,将三组固定带(12)分别包容模盖(11),穿过对应的锁扣(13)拉紧,反贴在自身的粘接扣上,充气囊袋(5)的气咀(52)露出模盖(11)外,参见
图18,用手动充气泵(55)的充气咀(57)对着充气囊袋(5)的气咀(52)向内充气,若气充的过足,感觉不适,可用手动充气泵(55)的另一端排气咀(58)对着充气囊袋(5)的气咀(52)排气。总之,使病患者感到舒适为宜。
实施例2参见图2、图5,本实用新型为上肢尺骨、桡骨固定器(2),主要由模座(20)、模盖(21)、充气囊袋(5)及固定带(22)、锁扣(23)组成,从腕关节至肘关节之间制成与其部位相适的模座(20)与模盖(21),其他结构及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参见图3、图5,本实用新型为上肢肘关节固定器(3),主要由模座(30)、模盖(31)、充气囊袋(5)及固定带(32),锁扣(33)组成,从小臂至大臂,跨肘关节制成与其部位相适的模座(30)与模盖(31)其他结构及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参见图4、图5,本实用新型为上肢肱骨固定器(4),主要由模座(40)、模盖(41)、充气囊袋(5)及固定带(42)、锁扣(43)组成,从肘关节至肩关节制成与其部位相适的模座(40)与模盖(41),其他结构及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5参见图6至
图10,本实用新型为下肢踝关节、胫骨、腓骨固定器(6),主要由模座(60)、模盖(7)、护肤软垫(8)、充气囊袋(9)、固定带(62)、锁扣(63)组成,模座(60)外形为前部开口的靴形,靴的后部开有八个气孔(64),靴的后部固定有两组固定带(62)与锁扣(63)、脚背部两侧固定有一组固定带(62)与锁扣(63),靴内后跟粘贴有脚跟软垫(67),靴内为网状内鞋底(68),靴外底部为胶质鞋底(66),靴的前部为平口脚开口(61),模盖(7)由胫骨、腓骨前盖板(70)通过连接扣(72)连接脚背盖板(71)而成,胫骨、腓骨前盖板(70)上开有八个气孔(74),脚背盖板(71)上开有四个气孔(75),在胫骨、腓骨前盖板(70)与脚背盖板(71)接合部的凸起部位粘贴软垫(73),脚背盖板(71)上面中部有加强条(76);参见
图11、
图12,护肤软垫(8)外形似同前部未缝合的袜靴,袜靴有袜底(86),与袜底(86)两翼连接的为脚背内页(84)和脚背盖页(83),左脚背盖页(83)内边缘粘贴有条形粘接扣(85),在袜靴上部有小腿内页(81)和小腿盖页(80),在小腿盖页(80)内边缘粘贴有条形粘接扣(82),整个护肤软垫(8)的外表层为有毛感的绒质面,便于粘接扣(82、85)粘贴。
参见
图13、
图14,硬脚垫(87)与内鞋底(68)相适应,其平口上边缘有条形粘接扣(85),软脚垫(88)置于硬鞋垫(87)之上,其平口下边缘有条形粘接扣(89),与硬脚垫(87)的粘接扣(85)互为阴阳扣。
参见
图15、
图16,踝关节右侧充气囊袋(90)与踝关节左侧充气囊袋(91)处于靴内腔脚跟软垫(67)两侧,两踝关节左、右侧充气囊袋(90、91)的气管(92)沿靴筒两侧向上,使两气咀(93)伸出靴筒的气咀口(69)。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硬脚垫(87)置放在内鞋底(68)上,平口与其平齐,粘接扣(85)朝上,再将软脚垫(88)置放在硬脚垫(87)之上,平口与其平齐,粘接扣(89)朝下,与粘接扣(85)粘接,将踝关节右、左侧充气囊袋(90、91)置于靴内腔脚跟软垫(67)两侧,使气咀(93)伸出靴两侧的气咀口中(69),将需固定的脚用护肤软蛰(8)包裹,即用脚踏在袜底(86)上,且脚背内页(84)复盖脚背,再用脚背盖页(83)复盖在脚背内页(84)上,这时条形粘接扣(85)与脚背内页(84)的毛绒面粘接,再将小腿内页(81)复盖小腿前部,小腿盖页(80)复盖在小腿内页(81)外表面,这时条形粘接扣(82)与小腿内页(81)外表面毛绒面粘接,将穿好扶肤软垫(8)的腿移入模座(60)内,将三组固定带(62)端部穿过相应的锁扣(63),翻贴在固定带(62)的面上粘接,再用手动充气泵(55)一端的充气咀(57)对着踝关节右、左侧充气囊袋(90、91)的气咀(93),向内充气,若气充的过足,感觉不适,可用手动充气泵(55)的另一端排气咀(58),对着踝关节右、左侧充气囊袋(90、91)的气咀(93)排气。总之,病患者感到舒适为宜。
实施例6参见
图17、图5,本实用新型为下肢膝关节固定器(94),主要由模座(95)、模盖(96)、充气囊袋(5)及固定带(97)和锁扣(98)组成,从小腿至大腿,跨膝关节制成与其部位相适的模座(95)和模盖(96),其他结构及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由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使病患者减轻痛苦,是目前肢体骨折固定较理想的康复装置。
权利要求1.一种上下肢骨折固定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A、它主要包括由模座(10)、模盖(11)、充气囊袋(5)、固定带(12)、锁扣(13)构成的腕关节固定器(1);B、它主要包括由模座(20)、模盖(21)、充气囊袋(5)、固定带(22)、锁扣(23)构成的尺骨、桡骨固定器(2);C、它主要包括由模座(30)、模盖(31)、充气囊袋(5)、固定带(32)、锁扣(33)构成的肘关节固定器(3);D、它主要包括由模座(40)、模盖(41)、充气囊袋(5)、固定带(42)、锁扣(43)构成的肱骨固定器(4);E、它主要包括由模座(60)、模盖(7)、护肤软垫(8)、充气囊袋(9)、固定带(62)、锁扣(63)构成的踝关节、胫骨、腓骨固定器(6);F、它主要包括由模座(95)、模盖(96)、充气囊袋(5)、固定带(97)、锁扣(98)构成的膝关节固定器(94);上述充气囊袋(5、9)置于模座(10或20或30或40或60或95)与模盖(11或21或31或41或7或96)之间,固定带(12或22或32或42或62或97)与锁扣(13或23或33或43或63或98)分别设置于模座(10或20或30或40或60或95)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肢骨折固定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模座(10或20或30或40或60或95)与模盖(11或21或31或41或7或96)上分别开设有两个以上的气孔(14与15或24与25或34与35或44与45或64与74或99与100),三组固定带(12或22或32或42或62或97)与锁扣(13或23或33或43或63或98)分别设置于模座(10或20或30或40或60或95)两侧,固定带(12或22或32或42或62或97)朝上(外)的一面有阴阳粘接扣,充气囊袋(5)上有若干个孔(5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上下肢骨折固定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A、踝关节、胫骨、腓骨固定器(6)的模座(60)外形为前部开口的靴形,模盖(7)由胫骨、腓骨前盖板(70)通过连接扣(72)连接脚背盖板(71),接合都的凸起部位粘贴软垫(73),脚背盖板(71)上面中部有加强条(76);B、还有护肤软垫(8),其外形似同前部未缝的袜靴,袜靴有袜底(86)、与袜底(86)两翼连接的为脚背内页(84)和脚背盖页(83),在脚背盖页(83)内边缘粘贴有条形粘接扣(85),在袜靴上部有小腿内页(81)和小腿盖页(80),在小腿盖页(80)内边缘粘贴有条形粘接扣(82),整个护肤软垫(8)的外表层为有毛感的绒质面;C、充气囊袋(9)为踝关节右侧充气囊袋(90)与踝关节左侧充气囊袋(91),处于靴内腔脚跟软蛰(67)两侧,踝关节右、左侧充气囊袋(90、91)的气管(92)沿靴筒两侧向上,使两气咀(93)伸出靴筒的气咀口(6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是指用于人体上下肢骨折固定康复装置,它主要包括有由模座(10)、模盖(11)、充气囊袋(5)、固定带(12)及锁扣(13)构成的腕关节固定器(1)等上下肢固定器,充气囊袋(5)置于模座(10)与模盖(11)之间,固定带(12)和锁扣(13)分别设置于模座(10)两侧,本实用新型由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使病患者减轻痛苦,是目前肢体骨折固定较理想的康复装置。
文档编号A61B17/068GK2318984SQ97239198
公开日1999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1997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1997年11月18日
发明者李志坚 申请人:李志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