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微型下颌骨骨折复位外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7057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微型下颌骨骨折复位外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多功能微型下颌骨折复位固定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下颌骨骨折的方法基本分为两类,其一是非手术法,用牙弓夹板结扎复位固定,或辅以弹性牵引,或颌间结扎固定;其二是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而大部分骨折治疗是以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为主。特别是髁状突骨折后髁突移位者必需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而骨折线接近关节囊时固定的难度很大。行手术病人的痛苦大,术后组织反应重,手术疤痕影响外容,组织内有固定物存留。并且髁突区骨折的手术易引起面神经的损伤,而至面瘫。这些都是手术治疗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缺点,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不用行手术的外复位固定治疗器械。它可以使骨折断端,特别是可使髁状突,作各个方向的精确移动、复位,并稳固固定。从而大大地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和手术的缺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现结合附图加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Ⅰ型的整体全貌图;附图2是治疗臂及其上附件的分解图;附图3是关节的剖面图;附图4、5、6分别是治疗臂、固定臂及辅助臂的前方、侧方和俯视透视图;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Ⅱ型的整体全貌图。

图1、2、4所示,治疗臂(1)和辅助臂(3)通过关节(4)分别与固定臂(2)的两端相连接,在Ⅰ型治疗臂上有固定钉(5)、固定钉紧固架(6)、固定钉调节与固定螺帽(7)、调节钉孔(15)及其内的固定钉调节螺钉(8);有固定钉移动槽(11)及其一面的调节块滑动槽(17);在调节块滑动槽中的滑动调节块(16)的“U”形槽卡在调节螺钉的环槽中。固定钉穿过紧固架的固定钉孔、滑动调节块的孔及固定钉移动槽。在固定钉上,于臂的两侧各有一固定钉调节与固定螺帽(7)。如
图1、5、6所示,在固定臂及辅助臂上有呈两段式的一侧壁的多弧形的固定钉移动槽(14),弧形结构可使固定钉更稳定的锁定在两臂上。在两臂上有穿过固定钉移动槽及紧固架孔的固定钉。在固定钉上,于臂的两侧各有一固定钉调节与固定螺帽。如
图1、3所示两个关节为球凹式,可在一定范围内自由转动,并通过双斜铁(19)及关节锁紧螺钉(9)锁定。在治疗臂和辅助臂近球头处有可转至关节壳侧槽(24)中的颈(20)。
如图7示,在Ⅱ型固定器上有外形相同的各臂及关节,此外有呈双侧面多弧形壁的固定移动槽(7),槽为单槽,治疗臂和辅助臂上的槽在臂的游离端有开口(8)。槽中有固定钉(5),在各臂上有2、3个固定钉锁紧螺钉(6)。
下面以实施例的形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各臂的横截面的外形为边长4.5~6.0mm的正方形。治疗臂的长度20~25mm。在Ⅰ型治疗臂上有长13~17mm,宽2.0~2.6mm固定移动槽;有直径2.0~2.5mm,长25~30mm的固定钉;有宽5.0~6mm,厚1.0~1.2mm的固定钉紧固架。固定钉紧固架对应的两面上各有一直径2.1~2.6mm且有螺纹的孔供固定钉通过,其另一面有一直径2.5~3.0mm,长4mm的固定钉紧固架锁紧螺钉。在固定钉移动槽的一面有一长15~20mm,宽3.2~3.5mm的调节块滑动槽,其内有一滑动调节块,滑动调节块的“U”槽卡于治疗臂内固定钉调节螺钉的环槽中。滑动调节块上有一直径2.1~2.6mm的孔供固定钉通过。调节螺钉的直径为3mm,长7~9mm,拧动调节螺钉可使滑动调节块带动固定钉移动。于固定钉上在臂的两侧各有一与固定钉适应,宽4.5~6.0mm的固定钉调节与固定螺帽。固定臂和辅助臂的长40~50mm,其上各有二长17~22mm的固定钉移动槽,槽的一个侧壁呈多弧形,弧的半径与固定钉的半径相同。在固定臂和辅助臂上有固定钉、固定钉紧固架及固定钉调节与固定螺帽。治疗臂、固定臂及辅助臂之间通过长12~15mm,直径9~12mm的球凹式关节连接。关节内有双斜铁,外有一关节锁紧螺钉和一臂固定螺钉。拧紧关节锁紧螺钉可锁定关节,拧松臂固定螺钉后可拧下关节及各臂。各臂上的固定钉、固定钉紧固架、固定钉调节与固定螺帽是相同的。Ⅱ型的特殊之处是无固定钉紧固架,各部分采用钛合金或不锈钢。
使用时①下颌骨髁颈骨折先消毒、局麻后(为复位方便可行患侧咀肌封闭),在下颌升支上(侧面或后面)选一条直线上的2个点(根据需要可增加,但心须在一直线上),最远2点的距离不能超过固定臂固定钉移动槽的最长距离;在下颌骨体部的下缘(或侧缘)选一条直线上的2个点(根据需要可增加或不用此组点),最远2点间的距离不能超过辅助臂固定钉移动槽的最长距离。用与固定钉配套的钻头(应有护套,以下相同)穿过软组织在骨上钻深约4~5mm的孔,并使每组孔的长轴基本平行,且与骨长轴基本垂直。然后拧入固定钉,并拧紧。在髁突部用手固定髁状突,然后在髁突下方骨折线上方(一般在关节囊外)选1或2点(根据复位时的需要),然后用钻钻孔。髁颈部的孔不能超过5mm,以免损伤深面的血管。然后拧入固定钉并拧紧。在各个固定钉上拧上一个固定钉调节与固定螺帽,然后将治疗臂及固定钉紧固架、滑动调节块穿入髁状突部固定钉,其余二臂依次穿入下二组固定钉上,再拧上一固定钉调节与固定螺帽。调节固定钉调节与紧固螺帽,使固定臂及辅助臂距皮肤3~5mm,然后拧紧固定钉紧固架上的锁紧螺钉及固定钉调节与固定螺帽,双重固定(也可只用其中一种固定),使两臂稳定的固定在下颌骨上,此时拧紧关节锁紧螺钉,锁紧下关节。调节治疗臂上的固定钉调节与固定螺帽,使固定钌纵向无大的活动间隙,并可由调节螺钉自由移动固定钉。在X线下或X片的指导下,先拧动调节螺钉使错位的骨断端有一定的距离,然通过转动治疗臂,调节固定钉调节与紧固螺帽,调节固定钉调节紧固螺钉使移位的髁状突精确复位,然后拧紧关节锁紧螺钉锁紧上关节,拧紧固定钉紧固架锁紧螺钉及固定钉调节与固定螺帽将复位的髁状突稳定固定。如果固定臂可稳定固位则可拧松臂固定螺钉拆下辅助臂不用。
②下颌骨升支、体部、颏部,颧弓,手指骨、手掌骨等单一骨折线的骨折消毒局麻后,于骨折线的两侧的骨质各选两点(下颌骨可在下颌骨下缘或侧面),且尽量在一直线上(根据据体情况或不在一直线上,但如选三点则心须在一直线上),用钻钻孔(要求同①),然后拧入固定并拧紧,选用固器的治疗臂和固定臂(或固定臂和辅助臂或固定臂或辅助臂),用与①相同的方法装入固定器及附件。可先用手法初步复位后(或不用),调节各个固定钉调节与固定螺帽,使固定钉可自由移动而又无明显的轴向活动间隙,调节两臂的方向及角度,调节两组固定钉间的距离以带动骨折断端沿臂的长轴移动,调节固定钉调节与固定螺帽使固定钉带动骨断端沿固定钉的轴向移动,转动备臂以带动骨断端转动,经多方位的调节使骨断端精确复位后(下颌骨以有良好的咬颌关系为准),拧紧锁紧或固定装置(或根据情况调节与锁紧交替进行),将复位的骨断端稳定固定。如为增加固定力可再加一臂或一固定器(下颌骨可辅以牙弓夹板)。Ⅱ型在骨折复位后拧紧固定钉紧固螺钉及关节锁紧螺钉即可。
③下颌骨、颧弓、手指骨、手掌骨等粉碎性骨折消毒局麻后,在各骨折线的两侧(或游离骨块)各选一组点(2个,游离骨上1或2个),并尽量在一直线上(根据据体情况可不在一直线上),然后钻孔(要求同①),拧入固定钉,装上固定器及附件。可先用手法初步复位(或不用),然后根据据体情况调节各组固定钉间的距离,以带动骨折断端沿臂的长轴移动;调节固定钉调节与固定螺帽,使固定钉带动骨折断端沿钉的轴向移动;转动各臂带动各部分骨折断端转动。经调节使骨折断端良好复位后,拧紧关节锁紧螺钉、固定钉紧固架锁紧螺钉、固定钉调节与固定螺帽。Ⅱ型在骨的断端复位后拧紧固定钉锁紧螺钉即可。这样就使复位的骨折稳定固定(根据情况可调节与锁紧交替进行)。为增加固定力可加用一固定器,下颌骨可辅以牙弓夹板。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理想的医疗器械,可用于各级医院,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微型下颌骨折复位外固定器,分为Ⅰ和Ⅱ型主要用于下颌骨髁状突、下颌骨其它部位、颧弓、手指骨、锁骨等部位骨折的复位及固定,其特征在于治疗臂(1)和辅助臂(3)通过关节(4)与固定臂(2)的两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各臂的横截面外形为边长4.5~6mm的正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各臂可自由移动及转动,各型的臂可拆卸,组合、互换或单独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Ⅰ型治疗臂上装有固定钉(5)、固定钉紧固架(6)、固定钉调节与固定螺帽(7)、固定钉调节螺钉(8)、调节钉孔(15)、固定钉移动槽(11)、调节块滑动槽(17)、滑动调节块(16)、球头(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关节为球凹式,有球头、关节壳(18)、双斜铁(19)、关节锁紧螺钉(9)、臂固定螺钉(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固定臂和辅助臂上有固定钉、固定钉紧固架、固定钉紧固螺帽、二段式一侧壁为多弧型固定钉移动槽(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治疗臂和辅助臂有一直径4~5mm的颈(20)。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固定钉为长25~30mm,直径2.0~2.5mm的园柱形,尖端有5~7mm的粗螺纹,体部为20~23mm细螺纹。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固定钉紧固架为直角“U”形,其上的固定钉孔直径2.2~2.7mm,孔内有细螺纹(21)。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固定钉调节螺钉为直径3mm,长8mm,一端有带动滑动调节块的环槽。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滑动调节块为直角铁形,有卡在调节螺钉环槽中的“U”形槽及带动固定钉移动的孔。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关节的锁定方式为单螺钉双斜铁式,上斜铁上有与球头相适应的球面凹,下斜铁有定位的小孔(22)。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关节壳的球头侧有一边长为4.5~5.5mm正方形槽。
14.根据权利要求1~16所述的复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各部分采用钛合金或不锈钢。
专利摘要多功能微型下颌骨骨折复位外固定器,包括Ⅰ、Ⅱ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由治疗臂、辅助臂通过关节分别与固定臂的两端相连接构成;即可整体使用,也可任意拆开单用一臂或二臂;可在一定范围内做三维空间的精确调节,使骨折断端精确复位,并稳定固定。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不需手术、省时省力,可大大减轻病人的痛苦和手术并发症、并能反复使用,可广泛用于各级医院。
文档编号A61B17/60GK2354513SQ9724541
公开日1999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1997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1997年10月8日
发明者王洪武 申请人:王洪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