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减压喂养功能的软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7051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具有减压喂养功能的软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特别涉及开腹进行胃或其他手术后需要做减压和同时进行喂养的留在腹腔内的具有减压和喂养功能的软管。
已有技术中的病入在开腹进行胃部手术后,一般是在残胃内置入一个减压管,需要喂养时,再导入一只喂养饲喂用的喂养管,有时还需要进行空肠切口造瘘的辅助手术,给病人增加了痛苦,也增加了费用和感染的机会。因此提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设计一种具有减压喂养功能的软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按照以下描述的结构实现的,一种具有减压喂养功能的软管,其特征在于在减压管1的侧壁上具有一个上端具有一个饲喂口5,下端具有一个引导端4的喂养管3。减压管和喂养管一体,手术后一次性置入病人的残胃和空肠中,既可减轻残胃内的压力又可以同时进行饲喂,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在病人开腹手术后预置减压管的同时随减压管一同将喂养管置入了病人的空肠,省去了在空肠开孔造瘘的第二次置入。简单方便,大大减轻患者的手术痛苦,也同时减少了手术的并发感染的机会。
以下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附图2是图1的A-A剖面视图,附图3是另一种实施例的横截面的剖视图示。在附图中的序号名称为1、减压管,2、导入端,3、喂养管,4、引导端,5、饲喂口。
以下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使用。参照附图中给出的实施例,该减压和喂养软管,使用通用的橡胶或塑料材料。减压管1的外形基本与已有的减压管相同,其上端的开口留在体外与负压袋连,下端的导入端3导入至患者的残胃或胃及十二指肠内,在减压管1的侧壁上具有一个上端具有一个饲喂口5,下端具有一个引导端4的喂养管3。上端的饲喂5段一般要比减压管长一点,例如长出20-25厘米。以利于对患者进行饲喂操作。下端的引导端3段也比减压管1长,其长出的长度一般在25-30厘米左右,以利于将其准确地导入到进行胃手术后的空肠内。在病人开腹进行胃部或其他手术后,在预置减压管的同时随减压管一同将喂养管置入了病人的空肠,省去了在空肠开孔或第二次置入。简单方便,大大减轻患者的手术痛苦。一般操作是常规将减压管插入到患者的胃部以后,继续向下插送减压管,直到减压管到达空肠,此时,在患者的肠壁外,用手找到减压管的导入端,并将该管端连接的喂养管长出的部分用手捏住,慢慢将减压管向外拉回,直到减压管的导入端回到胃内,此时,将喂养管的引导端理顺,使其在空肠的合适位置即可完成操作,可以封闭腹腔,完成手术。若胃切出术后,行毕Ⅱ式吻合,则可在直视下将该管的喂养管下入到空肠输出端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减压喂养功能的软管,其特征在于在减压管1的侧壁上具有一个上端具有一个饲喂口5,下端具有一个引导端4的喂养管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减压喂养功能的软管,其特征在于在减压管1的侧壁上具有一个上端具有一个饲喂口5,下端具有一个引导端4的喂养管3。其主要优点是在病人开腹手术后预置减压管的同时随减压管一同将喂养管置入了病人的空肠,省去了在空肠开孔或第二次置入。简单方便,大大减轻患者的手术痛苦。
文档编号A61M25/00GK2315959SQ97245348
公开日1999年4月28日 申请日期1997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1997年9月30日
发明者裴元民, 曾庆旺 申请人:裴元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