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侧弯板-棍矫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7464阅读:5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脊柱侧弯板-棍矫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医疗器械,更特别的是关于一种脊柱侧弯板一棍矫正装置。
目前国内外流行的脊柱侧弯矫正装置有7-8种,但有的设计有缺陷,易断棍和脱钩(如Harrington);有的需要在椎管内穿入钢丝或过粗大的金属钩,存在损伤脊髓神经的危险,而且固定部件多、手术操作繁琐,手术时间长。并且上述装置几乎都在矫正过程中发生撑开矫正力,易产生截瘫,(如Luaue、C-D、TSRH等等)。而最大的通病是上述方法均需植骨融合,植骨失败则导致矫正失败。而植骨融合将影响脊柱的运动和生长,为国内外学者多年来试图要解决的难题。
在现有技术中,在人体脊柱的矫正术中常将若干根脊柱矫正杆置于脊柱的两侧,沿矫正杆长度的不同位置上安装各种类型的附加装置,并且以各种方式与椎骨相连。例如,在1987年3月10日授予Steffee的美国专利4648388中就公开了这类装置,该专利文献揭示了一种“力传递构件”,构件一端用螺钉固定在椎骨上,构件上装有若干夹子,矫正杆置于夹子中,并通过一个位于构件另一端的旋紧螺母固定在夹子上,从而使椎骨与矫正杆固定。如1987年2月10日授于Cotrel的US4641636中所示,另一种装置采用了各种钩子而不用螺钉来固定椎骨。还有一种装置也是用各种钩子,但是矫正杆上有一个带孔螺栓用以固定钩子,这就是达尼克医药公司(Danek Medical,Inc.)的“三点剪切系统”。显然,在脊柱植入手术中,有时需要或者至今希望在原来已考虑到的需要位置之外再安排固定装置。在某些病例中可能要求增加或卸掉某个固定装置。但是在上述专利所公开的那些装置中,多加或卸掉某个固定装置是非常不方便的。虽然达尼克的三点剪切系统可以方便地加上一些钩子,但却不能方便地多加带孔螺栓,因为必须从矫正杆的一端或另一端才可以装上带孔螺栓。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突破矫正脊柱侧弯需植骨融合而影响脊柱生长和运动的框框(即在矫正脊柱侧弯同时允许矫正区内脊柱继续生长),提供一个结构简单,容易放置的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能具备矫正脊柱侧弯最全面的功能,如矫正脊柱侧弯,后凸;矫正脊柱旋转;又能维持脊柱的胸后凸和腰前凸的生理弧度,而当小儿骨发育成熟后,取掉矫正装置后,得到形态和功能都近乎正常的脊柱装置。
本发明的这个和其他目的将通过下列详细描述和说明来进一步阐述。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在脊柱侧弯的凸侧使用一具有弹性的板一棍部件,通过反弹力矫正脊柱侧弯,同时,对侧弯区每个椎体的凸侧半的椎体终板软骨施以压缩力而抑制其生长发育。相反在凹侧半的椎体终板软骨则受到牵张力的刺激而加速发育,使椎体两侧不平衡生长而达到最终矫正脊柱侧弯的目的。板一棍的下端插入下方固定部件的园孔内并预先多伸出一段,当脊柱生长发育变长时,这一段可随之向上移动、而又不影响矫正脊柱侧弯的矫正弹力。板一棍部件的棍的部分,可预弯出胸后凸和腰前凸以利于维持脊柱的正常生理弧度。
由于本发明的钩具有特殊结构,可通过其上的螺钉直接将钩嵌夹在椎板上,而不会发生脱钩。凹侧矫形园棍则具有同C-D棍一样的矫正旋转的功能。
本装置植入后,直接形成矩形结构,无需加用横向连接部件(DTT)。固定部件上具有放棍的特殊槽的结构,使放入棍或板一棍部件都很容易。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使本发明的脊柱侧弯矫正装置,具有结构紧凑、容易放置,固定部件少,但固定牢固,矫正功能全面的优点。而最大的优点是不需植骨融合脊柱,能在矫正脊柱侧弯的同时,允许矫正节段的脊柱继续生长,是矫正儿童脊柱侧弯的理想装置以下通过附图及其说明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图1是本发明脊柱侧弯板一棍矫正装置安装过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脊柱侧弯板一棍矫正装置安装完毕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脊柱侧弯板一棍矫正装置旋转安装过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脊柱侧弯板一棍矫正装置正视图。
图5是本发明脊柱侧弯板一棍矫正装置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脊柱侧弯板一棍矫正装置棍体部分正视图。
图7是本发明脊柱侧弯板一棍矫正装置俯视图。
图8是本发明脊柱侧弯板一棍矫正装置上固定器正视图。
图9是本发明脊柱侧弯板一棍矫正装置上固定器俯视图。
图10是本发明脊柱侧弯板一棍矫正装置下固定器正视图。
图11是本发明脊柱侧弯板一棍矫正装置下固定器俯视图。
图12是本发明脊柱侧弯板一棍矫正装置固定螺钉正视图。
图13是本发明脊柱侧弯板一棍矫正装置固定长钩的示意图。
在图1至图13中,本发明的脊柱侧弯板一棍矫正装置,包括矫形板棍6,上固定器3,中间固定器2,下固定器12和矫正园棍1,其中,矫形板棍6和矫正园棍1用上固定器3,中间固定器2,下固定器2固定;矫形板棍6为二端园棍形,中间凸起成平板形,棍与板间的夹角大于15°,小于28°,较好的是,矫形板棍6为二端园棍形,中间凸起成平板形,矫形板棍6整体成弓形,棍与板间的夹角大于18°,小于22°;矫形板棍6的中间板形部分为弹力钢板。在矫正园棍1上可安有带自攻螺纹的固定螺钉10,在上固定器3,中间固定器2、下固定器12上可带有固定长钩8,固定器与固定长钩间通过螺母5连接;固定长钩8的上端插入固定螺钉10的凹槽内,固定螺杆9朝上放入固定器的孔11中,最后用螺母5紧固,上固定器3的一端有一孔13,另一端为一开口上部、底部为半园、中间为楔形槽14;中间固定器2和下固定器12是相同的,其二端均为开口上部、底部为半园、中间为楔形槽;上固定器3,中间固定器2、下固定器12上可安有扣盖7和固定扣盖螺钉4。
在本发明中,所有的材料均可以选用不锈钢材料,当然也可以选用其他适合医疗用途的材料。
以下结合图1至图13进一步说明矫正装置作用方式。首先于侧弯上下端椎处咬开棘间韧带及黄韧带,于棘定两侧置入上方二个钩子,钩尖向上并用钩上螺钉锁定,如法放置中间固定部件及下方固定部件(注意下方凹侧为短钩钩尖向下),然后放入金属棍和板一棍部件,上、中、下固定器由同定到椎板下钩子固定到脊柱上,成为放板一棍或棍的支持点,并与板一棍和棍形成矩形矫正连接。
使用时如侧弯较重可先上凹侧矫形园棍,先预弯成与侧弯一致的弧度,将园棍放入到固定器凹侧的孔和槽口内(加钩拴盖锁定),然后将棍从侧弯凸侧向凹侧旋转(图3所示),进行反旋转矫正,并矫正一部分侧弯,以利凸侧放置板一棍部件。
将板一棍下端园棍放入下固定部件园孔内,并向下伸出一段(以备小孩长高时向上延伸)。然后用持棍钳持板一棍上端、将上端园棍推压入上方和中间固定部件的槽口内、并用钩盖拴紧。这时板一棍的钢板部分紧压脊柱侧弯顶推及其相邻上下椎体凸侧的棘和椎板,施以弹力矫正作用(如图1、2所示)。
虽然以上说明和附图已显示和详述了本发明,类似的技术也应认为与已描述的一样,并且也不是仅限于已描述过的特点,应当理解,此处只图示和描述了优选的实施例,凡是在本发明思想之内的所有变化与改进都在保护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脊柱侧弯板一棍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矫形板棍(6),上固定器(3),中间固定器(2),下固定器(12)和矫正园棍(1),其中,矫形板棍(6)和矫正园棍(1)用上固定器(3),中间固定器(2),下固定器(2)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侧弯板一棍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矫形板棍(6)为二端园棍形,中间凸起成平板形,棍板间的夹角大于15°,小于28°。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脊柱侧弯板一棍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矫形板棍(6)为二端园棍形,中间凸起成平板形,矫形板棍(6)整体成弓形,棍与板间的夹角大于18°,小于2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侧弯板一棍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矫形板棍(6)的中间板形部分为弹力不锈钢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侧弯板一棍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矫正园棍(1)上可安有带自攻螺纹和凹槽的固定螺钉(1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侧弯板一棍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固定器(3),中间固定器(2)、下固定器(12)上可带有固定长钩(8),固定器与固定长钩间通过螺母(5)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脊柱侧弯板一棍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长钩(8)的上端插入固定螺钉(10)的凹槽内,固定螺杆(9)朝上放入固定器的孔(11)中,最后用螺母(5)紧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侧弯板一棍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固定器(3)的一端有一孔(13),另一端为一开口上部、底部为半园、中间为楔形槽(14)。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侧弯板一棍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中间固定器(2)和下固定器(12)是相同的,其二端均为开口上部、底部为半园、中间为楔形槽(14)。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侧弯板一棍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固定器(3),中间固定器(2)、下固定器(12)上可安有扣盖(7)和固定扣盖螺钉(4)。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脊柱侧弯板一棍矫正装置,包括矫形板棍6,上固定器3,中间固定器2,下固定器12和矫正圆棍1,其中,矫形板一棍6和矫正圆棍1用上固定器3,中间固定器2,下固定器2固定;本发明的产品突破了矫正脊柱侧弯需植骨融合而影响脊柱生长和运动的框框,提供一个结构简单,容易放置的装置。能全面的矫正脊柱侧弯,而当小儿骨发育成熟后,取掉矫正装置后,脊柱从形态和功能都近乎正常。
文档编号A61F5/01GK1201646SQ9810235
公开日1998年12月16日 申请日期1998年6月8日 优先权日1998年6月8日
发明者叶启彬, 曾桓标 申请人:叶启彬, 宋小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