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籽跌打接骨散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41896阅读:7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三籽跌打接骨散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骨折的内服药物,具体地说是一种三籽跌打接骨散及其制备方法。
目前常见的用于治疗骨折的内服药物主要有三七片、接骨丸等,骨折病人服用这些药物后恢复慢、疗程长,所需的医疗费用也相应较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疗效好、疗程短的三籽跌打接骨散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由下列组分按下述重量比配制而成生菜籽7.9-9.9%、黄瓜粒7.9-9.9%、甜瓜籽7.1-9.9%、山龙4.2-7.1%、刘寄奴2.8-5.1%、汗三七5.1-7.1%、西藏花2.3-3.4%、土虫5.1-7.6%、申姜4.2-5.7%、狗骨7.1-9.9%、朱砂2.3-4.2%、血力花6.2-9.3%、梅片2.3-3.4%、元寸0.3-1.4%、自然铜4.2-5.7%、乳香7.1-8.5%、没药7.1-8.5%。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生菜籽、黄瓜粒、甜瓜籽分别炒至微黄色;(2)将山龙、刘寄奴、汗三七、西藏花、土虫、申姜分别烘干;(3)将狗骨锯成粉状;(4)将朱砂、血力花、梅片、元寸研碎;(5)自然铜用坩锅煅烧,然后有醋淬,重复7-10次;(6)乳香、没药每斤用灯芯四两放入锅内炒至圆脆后去除灯芯。
以上十七味混合均匀后,用粉碎机粉碎,再过100目筛后即制成本发明。
本发明原料来原丰富,制备方法简单,具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接骨续筋的功效和疗效快,疗程短,病人无痛苦、无后遗症,医疗费用低的优点,不仅适用于治疗各类骨折,还可用于急慢性挫伤、扭伤及软组织损伤等各类跌打损伤。本发明已临床应用816例,有效率达98.7%。以下是骨折病人服用本发明的愈合天数与《临床骨科学》记载的骨折病人的愈合天数的对比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首先,分别称取生菜籽、黄瓜粒、甜瓜籽各29克、山龙18克、刘寄奴13克、汗三七21克、西藏花10克、土虫18克、申姜13克、狗骨30克、朱砂10克、血力花28克、梅片10克、元寸2克、自然铜18克、乳香28克、没药28克。
然后,将上述各味药分别按下述方法加工;(1)将生菜籽、黄瓜粒、甜瓜籽分别放入锅内炒至微黄色,炒时需用文火;(2)将山龙、刘寄奴、汗三七、西藏花、土虫、申姜分别用微火烘干,烘时需用比文火更小的微火,即若有若无的火。其中,山龙、刘寄奴、汗三七、土虫应烘干至黄色,西藏花应烘至用手一捻即散的程度,申姜应烘干至黄色后去毛;(3)用钢锉将狗骨锯成粉状;(4)将朱砂、血力花、梅片、元寸分别用碗研碎;(5)将自然铜放入坩锅煅烧至红色后取出,浸入醋中淬之,然后再放入坩锅煅烧至红色,再取出浸入醋中淬,如此重复7-10次,时间大约为一小时。
(6)将乳香、没药按每斤用灯芯四两的比例分别放入锅内炒至圆脆后扇去灯芯,所谓圆脆即将此二味药炒至成珠状,凉后即脆。
最后,将上述加工过的各味药混合均匀,用粉碎机粉碎后过100目筛,即制成210克三籽跌打接骨散。
本发明每10克为1包,成人用量为每天2包,孕妇禁服,小儿酌减。
权利要求
1.一种三籽跌打接骨散,其特征在于它由下列组分按下述重量比配制而成生菜籽7.9-9.9%、黄瓜粒7.9-9.9%、甜瓜籽7.1-9.9%、山龙4.2-7.1%、刘寄奴2.8-5.1%、汗三七5.1-7.1%、西藏花2.3-3.4%、土虫5.1-7.6%、申姜4.2-5.7%、狗骨7.1-9.9%、朱砂2.3-4.2%、血力花6.2-9.3%、梅片2.3-3.4%、元寸0.3-1.4%、自然铜4.2-5.7%、乳香7.1-8.5%、没药7.1-8.5%。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籽跌打接骨散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生菜籽、黄瓜粒、甜瓜籽分别放入炒至微黄色;(2)将山龙、刘寄奴、汗三七、西藏花、土虫、申姜分别烘干;(3)将狗骨锯成粉状;(4)将朱砂、血力花、梅片、元寸研碎;(5)将自然铜用坩锅煅烧,然后用醋淬,重复7-10次;(6)乳香、没药每斤用灯芯四两放入锅内炒至圆脆后去除灯芯。以上十七味按比例混合均匀后,用粉碎机粉碎,再过100目筛即制成本发明。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籽跌打接骨散,由下列组分按下述重量比配制而成:生菜籽7.9—9.9%、黄瓜粒7.9—9.9%、甜瓜籽7.1—9.9%、山龙4.2—7.1%、刘寄奴2.8—5.1%、汗三七5.1—7.1%、西藏花2.3—3.4%、土虫5.1—7.6%、申姜4.2—5.7%、狗骨7.1—9.9%、朱砂2.3—4.2%、血力花6.2—9.3%、梅片2.3—3.4%、元寸0.3—1.4%、自然铜4.2—5.7%、乳香7.1—8.5%、没药7.1—8.5%。本发明原料来源丰富,制备方法简单,疗效快,疗程短,适用于治疗各类骨折及各类跌打损伤。
文档编号A61K9/14GK1242994SQ9811142
公开日2000年2月2日 申请日期1998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1998年7月24日
发明者崔青云 申请人:崔青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