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骨质增生的外用搽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5093阅读:7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骨质增生的外用搽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外用药,具体说是以中药为原料制备而成的外用搽剂,属于中药领域。
骨质增生是临床中的常见症,多发症,该病虽不致命,但给人们的运动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和痛苦。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治疗骨质增生的口服药和外用药都只能起到减痛作用,不能从根本上治疗达到去本固源作用。严重的骨质增生采取手术治疗风险大,且耗资耗时,患者负担重,疗效也不十分理想。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见效快、疗效好、使用方便的治疗骨质增生的外用药。
骨质增生祖国中医学称它为“痹症”,历来就有无“湿”不成痹之说。痹的形成主因是血瘀。瘀血凝聚和骨膜相粘接,故成为骨刺或称为骨质增生。其实质就是瘀血冷凝后粘接骨节处的障碍物,由于粘接物的凸点,侵占了关节处原有间隙,因此人们在运动活动中,由于关节处的凸突物不断撞擦挤压周围末稍神经,所以产生疼痛,或运动受阻。为此,发明人提出了行气化瘀,活血止痛,祛风除湿,杀虫止痒的治则。根据此治则,发明了下述外用药物。
因此,本发明的外用药物其原料药组成是生川乌180-500克 生草乌250-600克 红花3-8克八里麻150-210克 雪上一枝藁75-350克 梅片20-40克鸡血藤6-12克上述药物组合物各组份的优选用量配比为生川乌180-350克 生草乌250-400克雪上一枝藁75-150克八里麻150-210克 红花4-6克 鸡血藤6-12克梅片20-35克上述药物组合物各组份的另一优选用量配比为生川乌250-500克生草乌300-600克雪上一枝藁250-350克八里麻150-210克鸡血藤6-12克 红花6-8克梅片20-40克上述药物组分各组份的另一优选用量配比为生川乌300-450克生草乌225-550克 红花3-6克八里麻150-210克雪上一枝藁150-300克 梅片20-30克鸡血藤6-12克以上各组合物的用量与50公斤35℃以下的无灰白酒浸泡可制成外用搽剂。
本发明外用搽剂的制备方法如下(1)按配方将所用中药去杂质,水洗,凉干,切片,烘干入粉碎机内粉碎研磨成粉状,过60目筛,在一大容器中放上述的药面干品;(2)在上述放有药面干品的容器中倒入配方中应用量的35℃无灰白酒,充分搅拌20分钟,搅拌均匀,每天搅拌一次;(3)夏天在常温,常压,室内浸泡三周时间,冬天在常压,室温中浸泡五周时间;(4)浸泡时间达标后,沉淀过滤,将净药液收瓶。
所述的无灰白酒是指粮食酒酿造中未加白灰。
本发明药物的使用方法是A.寻找骨刺处的最痛点;B.喷搽本发明外用药水15秒钟左右,用三棱针在痛处皮肤上浅点刺(深度在0.2mm)三针;C.扣上拔火罐10分钟左右,罐内即可看到紫黑色血块时起罐清瘀;接着再找痛点继而治疗,反复三次到五次即好。
本发明药物的优点(1)是对骨质增生传统治疗的一次突破性革命,实现了简单,快捷,无痛苦,见效快,费用少的治疗临床常见症,多发症的方法;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和前景。
(2)用药种类少,只要7种中药;(3)疗效快,当即治疗当即见效;膝关节以下的骨刺,(包括膝关节)5-6次以内(即18天)就能痊愈。腰椎骨刺,颈椎骨刺,肩周骨刺治疗时间稍长(大约治疗12-13次左右,每三天治疗一次)即可痊愈;(4)治疗方法简单,便于普及推广。此方法便于普及推广,只要有药水,讲明上述A-C操作方法,人人都可以医治骨质增生;(5)低于医院治疗成本,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符合医疗制度“广覆盖,低保障”的改革方针,是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6)治愈率高该药水治疗骨质增生显效率100%,治愈率99%;(7)用途广泛A.对于跌打损伤,运动员在比赛中肌肉软组织受损伤,治愈率99%,显效率100%;B.对于风湿,类风湿患者,此药水也是理想的外搽药剂。
实施例1处方生川乌350克 生草乌250克雪上一枝藁75克红花6克 鸡血藤12克 梅片30克八里麻210克配制溶剂为50公斤≤35度无灰白酒。
按配方将各种中药饮片去杂切片后研末过筛,将药面干品与50公斤≤35度无灰白酒混合,制作时将梅片同上述药面干品一同倒入容器中,然后将50公斤≤35度无灰白酒倒入容器,搅拌20分钟均匀后,浸泡,每天搅拌一次,每次20分钟,浸泡时间为夏天三周,冬天五周时间,浸泡时间达标后,到时过滤去渣取药液,分装。
适应症治疗骨质增生及软组织外伤及风湿效果极佳,则重在风湿治疗方面。
实施例2处方生草乌255克生川乌450克雪上一枝藁300克八里麻150克红花6克鸡血藤12克梅片20克配制溶剂为50公斤≤35度无灰白酒。
制法同实施例1适应症此配方治疗骨质增生为最佳配方实施例3处方生川乌250克 生草乌600克雪上一枝藁250克红花8克 梅片20克 八里麻210克鸡血藤6克配制溶剂为50公斤≤35度无灰白酒制法同实施例1适应症此配方对于风湿,类风湿,运动员赛场损伤疼痛难忍者,搽药剂后,等15秒钟后即可上场参赛,风湿,类风湿每天外搽病灶处3-5次,按揉,以痛止停药。
临床治疗实例实例1.田XX男43岁,北京通州区工商局干部患腰椎骨质增生疼痛难忍,导致双下肢肌肉萎缩行动无力,生活要人照顾,曾在多家大医院治疗无改善;患者于1990年2月来我所求诊,就诊时患者痛苦不堪,面容憔悴,疼痛难忍,不能行动,腰以下肌肉明显萎缩,生活要家人照料,经我诊断后给予治疗(1)找出骨质增生凸点,将实施例2的配方喷撒凸点及周围;(2)用三棱针浅点三针;(3)用4号火罐扣上,待10分钟后,出现大量紫色血块,此刻起罐清除皮肤上余血块,接着在主痛处附近前、后、左、右以同样手法顺序喷药,点刺,扣罐,起罐等治疗三次后,当即疼痛减轻便可下地行走1.5里路到家;三天治疗一次,历时67天身体痊愈,至今未犯。
实例2.王XX女52岁,北京通州区财政局家属患双膝骨质增生7年有余,双膝关节前、后、左、右均凸起变形,不能蹲起,个人生活极为不便,各大医院治疗病情未除,逐年加重,1995年6月9日偶来我所时,由其爱人背进屋;我用实施例1的配方喷搽双膝关节前后左右,用三棱针浅点三下(点刺深度0.2毫米)然后扣罐排瘀,等10分钟瘀血拔出,即起罐清除血块,当主痛点疼痛消失后,以同样方法治疗主痛点附近的小痛点、微痛点及酸胀点;历时2个小时的治疗后,患者下床即可自己做蹲站动作,连续三次,当即称赞说“真妙!”,以后每三天治疗一次,共治疗6次获痊愈至今未犯。
实例3.张XX男62岁,北京通州区宋庄白庙村人患双脚跟底骨质增生疼痛三年有余,平日用双拐点足缓慢行走,每前进一步都刺心痛,各家医院诊治疗效不佳,于89年4月初到我所求治;患者查为双脚跟底骨质增生,骨刺生长点在脚跟底中部此处皮厚,粗硬,喷药后浸药时间约为半分钟后立即扣罐排瘀,待10分钟左右时,瘀血即拔出,连行三次排瘀后双脚跟即可落地行走自如了;当即患者自己行走离所,陪同来的家属感谢万分。
临床统计数据(从1987--1997年)(1)骨质增生患者求诊14,315人,男性5730人,女性8589人,运用疼痛点喷搽实施例1-3的配方拔罐法,治愈率100%;(2)运动软组织损伤患者求诊626人,男性381人,女性245人,运用喷药揉按法治愈率100%;(3)骨折复位后瘀肿疼痛者求诊158人,男性152人,女性6人,拟纱布浸药外敷法治疗,治愈率100%。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外用药,其特征在于它是以下述组份加白酒浸泡制的外用搽剂生川乌180-500克 生草乌250-600克 红花3-8克八里麻150-210克 雪上一枝藁75-350克 梅片20-40克鸡血藤6-12克。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外用药,其特征在于各组份的用量比为生川乌180-350克 生草乌250-400克雪上一枝藁75-150克八里麻150-210克 红花4-6克 鸡血藤6-12克梅片20-35克。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外用药,其特征在于各组份的用量比为生川乌250-500克生草乌300-600克雪上一枝藁250-350克八里麻150-210克鸡血藤6-12克 红花6-8克梅片20-40克。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外用药剂,其特征在于各组份的用量比为生川乌300-450克生草乌225-550克 红花3-6克八里麻150-210克雪上一枝藁150-300克 梅片20-30克鸡血藤6-12克。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外用搽剂,它是以生川乌、生草乌、红花、八里麻、雪上一支藁、梅片、鸡血藤为原料加入白酒浸泡而成的外用搽剂。
文档编号A61P19/00GK1254579SQ9812485
公开日2000年5月31日 申请日期1998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1998年11月23日
发明者陈振声, 史国珍 申请人:陈振声, 史国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