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乳腺癌的外敷膏药及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5092阅读:106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乳腺癌的外敷膏药及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草药领域特征涉及用多味中草药治疗乳腺癌的外敷膏药的配方及其配制方法。
乳腺癌中医常称之为(乳岩)又名(石榴翻花发),初起乳中结核大如枣栗,渐如棋子,一年成之,三年渐渐肿大,始生疼痛,痛则无解、未溃时肿若堆栗或如覆碗,高突如岩,乳头内陷、肿处边缘不清、推之不移若顶透紫色,先腐后溃、溃后状如岩穴如菜花时流污水或出血,臭秽难闻。
目前治疗乳腺癌有很多,在西医方面治疗用化疗、放疗、手术,尔后病情转移、复发,最终患者愈后不良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给家属造成经济,精神上的很大负担及打击。在中医方面的治疗乳腺癌不论内治外敷用药有的毒副作用和刺激性较大,有的疗效不显著。申请号93106641(一种治疗乳腺癌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只能治疗早期和中期乳腺癌的药物,申请号92105679(乳腺癌制备方法)方中夭灵盖,现在根本无法搞到药源,所以不能大批量生产而用于临床。
为了克服原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研制一种外敷纯中药专治乳腺癌达到疗效高,减轻患者的痛苦,成本低经济易行可靠之治疗目的。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采取如下技术措施一种治疗乳腺癌的局部外敷药物,它的配方是鲜牛蒡子1400-1600g(用药根、梗、叶),白凤仙花梗180-220g、川附子80-110g、桂枝80-110g、大黄80-100g、当归80-110g、肉桂80-110g、生草乌80-110g、蚯蚓80-110g、白僵蚕80-110g、赤芍80-110g、白芷80-110g、白蔹80-110g、白芨80-110g、续断40-60g、防风40-60g、荆芥40-60g、灵脂40-60g、木香40-60g、香橼40-60g、乳香140-160g、没药90-110g、射香0.09-0.2g,苏和油180-220g及常规膏药基质7900-9100g。
药物的制备工艺方法是先将鲜牛蒡子1400-1600g(用药根、梗,叶)白凤仙花梗180-220g,二味入香油或麻油4500-5500g熬枯去渣、入下药川附子80-110g、桂枝80-110g、大黄80-110g、当归80-110g、肉桂80-110g、生草乌80-110g、蚯蚓80-110g、白僵蚕80-110g、赤芍80-110g、白芷80-110g、白蔹80-110g、白芨80-110g、续断40-60g、防风40-60g、荆芥40-60g、灵脂40-60g、木香40-60g、香橼40-60g,加热温度300-350℃(熬至滴油成珠后,每斤麻油或香油加黄丹340-380g,熬成膏再入乳香140-160g、没药90-110g(二味药共研末)苏和油180-220g、射香0.09-0.2g、冷却后即得产品。
上述各味药的药性及作用。
鲜牛蒡子,蔬散风热,宣肺透疹,消肿介毒,痛肿疮毒。
白凤仙花梗活血,通经,软坚,消肿,祛风止痛。
川附子回阳补内,散寒除湿,阴疽疮漏及一沉寒痼冷之疾。
桂枝发汗介肌,温经通脉。
大黄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
当归补血和血,润燥滑肠,痿痹。
肉桂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
生草乌搜风胜湿,散寒止痛,开痰消肿。
蚯蚓清热,平肝,止喘,通络。
白僵蚕祛浊,丹毒作痒,散风痰,结核瘰疬。
赤芍行瘀止痛凉血消肿。
白芷祛风燥湿,消肿止痛。
白蔹清热介毒,散结,生肌止痛。
白芨补肺止血,消肿,生肌敛疮。
续断补肝肾,续筋骨,调血脉。
防风发表祛风胜湿止痛。
荆芥发表,祛风理血。
灵脂生用行血止痛。
木香行气止痛温中和胃。
香橼理气舒郁,消痰利膈。
香油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疗恶疮。
黄丹金疮血溢,止痛生肌傅疮长肉。
乳香调气活血,定痛追毒。
没药散血祛瘀,消肿定痛。
苏合油通窍辟秽,开郁豁痰。
射香开窍,辟秽,通络,散瘀。
用法将膏药摊布上,贴患处(事先切一大片鲜姜,擦净患处),天热时半月换一次,天凉时一个月换一次。
反应一般初贴药后患处发痒禁忌戒急燥发怒。
病例一刘术英,女,55岁,1989年9月29日诊,现住黑龙江哈尔滨市道里区,省肿瘤医院确诊为乳腺癌、二年来左乳房内结小核、大如棋子、小如粟子。不赤不疼,后渐增大,根底坚硬、形如堆粟、麻木无痛,医院准备手术,患者不同意,而接受此膏药外敷。五个月临床治愈,而后随访未见复发,至今健在。
病例二张小华,女,44岁,1980年1月2日诊,黑龙江省沾河林业局工人,三年前左乳房有肿块,如鹅蛋大小,有时阵发持续性钝痛,刺痛乳房肿块聚在乳房一处、硬韧、皮不红有粘连腋淋巴结肿大,经院确诊为乳腺癌,不愿手术接受此膏药外敷、治疗七个月,临床治愈,而后随访未见复发,至今健在。
本发明特点本发明中药对于治疗乳腺癌有独特疗效,而且无毒副作用、疗程短、见效快,经济实用方便。经临床验证有效率达95.8%,治愈率90.6%,复发率小于5%。
最佳实施例其药的配方是鲜牛蒡子1600g(用药、根、梗、叶)白凤仙花梗210g、川附子110g、桂枝110g、大黄110g、当归110g、肉桂110g、生草乌110g、蚯蚓110g、白僵蚕110g、赤芍110g、白芷110g、白敛110g、白芨110g、续断60g、防风60g、荆芥60g、灵脂60g、木香60g、香橼60g、麻油或香油5500g、黄丹4000g、乳香160g、没药110g(二味药研成末)射香0.2g、苏和油220g。
加工工艺是先将鲜牛蒡子1600g(用药根、梗、叶)白凤仙花梗220g、二味入香油或麻油5500g熬枯去渣、入下药川附子110g、桂枝110g、大黄110g、当归110g、肉桂110g、生草乌110g、蚯蚓110g、白僵蚕110g、赤芍110g、白芷110g、白蔹110g、白芨110g、续断60g、防风60g、荆芥60g、灵脂60g、木香60g、香橼60g,加热温度350℃熬至滴油成珠后、每斤麻油或香油加黄丹380g,熬成膏再入乳香160g,没药110g、(二味药共研末)苏和油220g,射香0.2g,冷却后即得产品。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乳腺癌的外敷药膏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含有鲜牛蒡子1400-1600g,(用药根、梗、叶)白凤仙花梗180-220g,川附子80-110g,桂枝80-110g,大黄80-110g,当归80-110g,肉桂80-110g,生草乌80-110g,蚯蚓80-110g,白僵蚕80-110g,赤芍80-110g,白芷80-110g,白蔹80-110g,白芨80-110g,续断40-60g,防风40-60g,荆芥40-60g,灵脂40-60g,木香40-60g,香橼40-60g,乳香140-160g,没药90-110g,射香0.09-0.2g,苏和油180-220g及常规膏药基质7900g-9100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膏药基质是麻油或香油4500g-5500g,黄丹3400g-3600g。
3.根据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是鲜牛蒡子1600g(用药,根、梗、叶)白风仙花梗210g,川附子110g,桂枝110g,大黄110g,当归110g,肉桂110g,生草乌110g,蚯蚓110g,白僵蚕110g,赤芍110g,白芷110g,白蔹110g,白芨110g,续断60g,防风60g,荆芥60g,灵脂60g,木香60g,香椽60g,乳香160g,没药110g,苏和油220g,射香0.2g。加工工艺是先将鲜牛蒡子1600g(用药根、梗、叶)白凤仙花梗210g,二味入香油或麻油5500g,熬枯去渣、入下药川附子110g,桂枝110g,大黄110g,当归110g,肉桂110g,生草乌110g,蚯蚓110g,白僵蚕110g,赤芍110g,白芷110g,白蔹110g,白芨110g,续继60g,防风60g,荆芥60g,灵脂60g,木香60g,香橼60g,加热温度300℃-350℃,熬至滴油成珠后,每斤麻油或香油加黄丹380g,熬成膏再入乳香160g,没药110g(二味药共研未),苏和油220g,射香0.2g。冷却后即得产品。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乳腺癌的外敷膏药及制备方法,该制剂由鲜牛蒡子、白凤仙花梗、川附子、桂枝、大黄、生草乌、蚯蚓、白僵蚕、乳香、没药、麝香、苏和油等26味中药材组成,先将鲜牛蒡子、白凤仙花梗二味入香油熬枯去渣后,入以上18味中药材,熬至滴油成珠后再入黄丹熬膏入乳香,麝香等即得产品,此药治疗乳腺癌有独特疗效,无毒副作用,疗程短、见效快、有效率95.6%,治愈率90.5%,复发率小于5%。
文档编号A61K9/06GK1226443SQ9812481
公开日1999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1998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1998年11月13日
发明者郝玉凤, 郝帅, 郝丹, 郝彬 申请人:郝玉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