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智能输液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8576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小型智能输液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借助于输液器将介质引入人体内的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智能输液泵。
输液泵是一种安全、精确控制输液的装置。对疾病的治疗有很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吊瓶输液方式很难较长时间稳定地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特别是对于输液过程中出现的气泡及管路阻塞无法预测,由此引起的医疗事故并不少见。本公司ZL94243596.6公开了一种智能输液泵它安装了红外检测装置,保证了使用安全。增加了心率自动检测,可根据心率状调整输液快慢及流量,杜绝因输液不当导致的医疗事故。采用微机控制,提高了输液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
但此智能输液泵体积较大,携带不方便。红外检测器只能对无色透明液体中气泡进行检测,而对于血浆、高营养液等有色液体中气泡无法检测,不利于临床上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便于携带,适于无色及有色液体输液的新型小型智能输液泵。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在本公司ZL94243596.6的基础上进行改革,1、选用性能相同或相近的体积小的元器件,使泵体积缩小为180(高)×128(宽)×124(深)mm3±20%。2、采用超声检测装置,替代红外检测装置。3、为满足医院临床使用的方便与习惯,增加了毫升滴数转换装置。4、增加了输液泵的兼容性。在泵的侧面板上设有一个双刀双掷开关,标出专用和普通两档,使泵既可使用一次性专用输液器,又可使用价格低廉的一次性高弹输液器。超声检测装置的结构如下壳盖与园柱形壳身粘接,其内填充吸音材料,压电陶瓷片粘接在壳身上,二个铜箔分别粘接在压电陶瓷片上,一引出线焊接在一个铜箔上,另一引出线与另一铜箔焊接,保护与此铜箔粘接,两引出线与超声检测线路的输出两端连接。超声检测装置的线路部分与接收部分安装在输液管两侧,超声检测线路见附图5。毫升滴数转换装置由控制键与单片机相连,单片机分别与毫升/小时显示,数码显示屏,及滴/分显示相连。数码显示屏及控制键安装在面板上。其线路采用已有技术。压电陶瓷片直径为Φ2~6mm,厚0.2~0.5mm,工作频率为4~10M。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除可用于输无色液体外,也可用于输高营养液、血浆等有色液体,克服了红外检测装置只能检测无色透明液体的缺点。2、体积小,便于携带及移动,使用方便。3、兼容性好,本实用新型除可使用专用输液器,也可使用国产高弹普通输液器,降低了医疗费用。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1超声检测装置结构图图2控制面板图图3毫升滴数转换装置框图图4本实用新型外形图图5超声检测装置电路图实施例选用性能相同的体积小的元器件,使泵体积为180×128×124mm3,采用超声检测装置替代红外检测装置,壳盖1与园柱形壳身2粘接,内放吸音材料3,压电陶瓷片6粘接在园柱形壳身2上,压电陶瓷片直径为Φ6mm,厚0.5mm,工作频率为4M。铜箔4与铜箔5粘接在压电陶瓷片6上,引出线8焊接在铜箔4上,引出线9与铜箔5焊接,保护膜7与铜箔5粘接,引出线8,9与超声检测线路的输出两端连接。超声检测装置的发射部分10与接收部分11安装在输液管12两侧,超声检测线路按附图5连接。毫升滴数转换装置按图3安装,在面板上安装数码显示屏13及控制键14。其它结构同ZL94243596.6。
权利要求1.一种小型智能输液泵,包括箱体,主机泵,心率检测系统,微型计算机,其特征在于用超声检测装置代替红外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壳盖(1)与园柱形壳身(2)粘接,壳身内放吸音材料(3),压电陶瓷片(6)粘接在壳身(2)上,铜箔(4)与铜箔(5)粘接在压电陶瓷片(6)上,引出线(8)焊接在铜箔(4)上,引出线(9)与铜箔(5)焊接,保护膜(7)与铜箔(5)粘接,引出线(8)、(9)与超声检测线路的输出两端连接,超声检测装置的发射部分(10)与接收部分(11)安装在输液管(12)两侧,另外还安装3毫升滴数转换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泵,其特征在于毫升滴数转换装置由控制键(14)与单片机(15)相连,单片机(15)分别与毫升/小时显示(16),数码显示屏(13)滴/分显示(17)相连,数码显示屏(13)及控制键(14)安装在面板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泵,其特征在于输液泵体积为180×128×124mm3±2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泵,其特征在于输液泵侧面板上安装有双刀双掷开关,可与一次性专用输液器联接,也可与一次性高弹输液器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借助于输液器将介质引入人体内的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智能输液泵。它在ZL942435966的基础上改进,用超声检测装置代替红外检测装置,增加了毫升滴数转换装置,并缩小了泵的体积,增加了泵的兼容性。使该产品不仅可输注无色液体,也可输注静脉高营养液、血浆等有色液体,体积小,携带方便,便于医疗临床使用。
文档编号A61M5/14GK2375312SQ98207988
公开日2000年4月26日 申请日期1998年9月4日 优先权日1998年9月4日
发明者侯忠诚, 李鸿德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