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掌指骨骨折外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9209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微型掌指骨骨折外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固定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掌指骨骨折外固定器。
外固定器是骨折治疗常用器具,但大多由许多螺丝构成,操作很繁琐,不适于实际临床,尤其对掌指骨的骨折显得过大,特别是平行设计的两个骨针在临床进针时容易使细小骨头发生跑针及新的劈裂等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实现一种微型的对掌指骨骨折实施固定的外固定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传统的骨针钳结构,骨针钳设计为椭圆柱体或长方体,两钳口设计为菱形锉齿纹,使两个骨针可以任意理想角度放置并被钳紧,同时骨针钳通过合页结构的固定夹固定在连杆上。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固定夹侧视示意图;图3为骨针钳侧视示意图;图4为骨针钳钳口正视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由骨针钳(3)、骨针(7)、固定夹(10)、连杆(8)、螺钉(1)及螺丝(6)构成,见
图1。图3中骨针钳(3)近似是椭圆柱体(或长方体),椭圆长径2cm左右,短径1.2cm左右,圆柱长2.5cm,它由内钳(4)、外钳(5)和固定螺丝(6)构成,内钳(4)和外钳(5)通过螺丝(6)固定在一起,两钳口设计为菱形交叉锉齿纹结构,见图4,图4为内钳菱形锉齿的示意图,菱形纹的设计是为了使骨针能够在任意理想角度放置,均能被骨针钳(3)牢固地夹紧。骨针直径1mm-2mm,长40mm。固定夹(10)为合页结构,由上块(12)和下块(15)及合页(14)、合页轴(13)组成,上块(12)和下块(15)通过合页(14),合页轴(13)连接在一起,并以合页轴(13)为轴上下翻动,夹紧连杆(8),上块(12)和下块(15)内侧均开有相对应的半圆形槽(11),连杆(8)穿入孔中。通过螺钉(1)固定在骨针钳(3)的钳体上,钳体的一侧设计成平面,以便于与固定夹(10)相固定,同时螺钉(1)的旋紧使固定夹(10)抱紧连杆(8),使骨针钳(3)、固定夹(10)、连杆(8)固定在一起。
骨针钳口的菱形交叉锉齿纹设计,使得骨针(7)可以任意理想角度向骨头(2)进针,对于比较细小的掌指骨可以避免平行进针时的跑针现象及平行进针时骨针使掌指骨发生新的劈裂。
固定夹(10)的合页结构,可以使外固定器在治疗过程中,固定便捷快速,而且对于一根掌指骨发生两个部位的骨折,可以在不改变原来两处固定夹的固定情况再增加一个固定夹和骨针钳。
本实用新型采用高强度不锈钢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临床效果理想、明显。
权利要求1.一种微型掌指骨骨折外固定器,由骨针钳3、骨针7、固定夹10、连杆8、螺钉1、螺丝6等组成,其特征在于骨针钳3为椭园柱体或长方体,它由内钳4、外钳5和把内钳4、外钳5、骨针7固定在一起的螺丝6构成;固定夹10为合页结构,合页上块12、下块15内侧对应位置各有一抱紧连杆8的半圆槽11,螺钉1的旋紧使固定夹10固定在连杆8上,同时螺钉1也使固定夹10与骨针钳3固定在一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掌指骨骨折外固定器,其特征在于骨针钳3的内外钳钳口为菱形交叉锉齿纹结构,骨针7可以在任意理想角度放置时被钳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掌指骨骨折外固定器械,该外固定器采用传统的骨针钳结构,骨针钳(3)分为内外钳(4、5),整体呈椭圆柱体或长方体,骨针钳(3)通过合页结构的固定夹(10)固定在连杆(8)上。内外两钳口的特点是菱形锉齿结构,骨针(7)放在两钳中间呈任意角度都能被钳紧,从而骨针可以任意角度进入掌指骨。该固定器尤其适于掌指骨等细小骨头骨折的外固定。
文档编号A61B17/60GK2339166SQ9821840
公开日1999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1998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1998年8月13日
发明者李文锋 申请人:李文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