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式颅骨牵引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9537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调式颅骨牵引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临床治疗器械,主要提出一种可调式颅骨牵引器,适用于颈椎损伤时颅骨持续牵引。
对颈椎损伤需通过颅骨加以持续牵引,目前临床所用的颅骨牵引器需手术切开头皮,对颅骨钻孔,将颅骨牵引器固定。这种常规方法操作复杂,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出一种颅骨牵引器的结构设计,使其在颅骨持续牵引时避免现有牵引器操作时所存在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完成其发明任务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其具有由两块L形调节板组成的可调式框架,两块L形调节板前端顶板上开置有通过固定螺栓定位的调节孔,调节板侧边开孔穿过两根对拉在一起的拉杆,调节板侧边还开置有供颅骨钉穿过的钉孔,牵引拉环中部的卡栓卡入调节板的中点调节孔内。
也可设置一带卡入孔的中点扣垫,两块L形调节板对合后,当其调节孔不在中点时,可将中点卡垫卡在调节板的中点位置,将牵引拉环的中间卡栓卡入中点卡垫的卡入孔内,通过牵引拉环进行牵引。
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操作过程1、依头颅双顶经内外调节板间距,插入固定螺栓,旋紧螺帽,使拉杆固定。
2、旋紧颅骨钉使牵引器固定于颅骨,旋紧调节板固定螺栓。
3、如果调节板的调节孔正在顶端的中点上,可直接拉紧牵引拉环,拉环的中间卡栓卡入调节孔。如顶端中心不正对调节孔,可垫入中点扣垫。
4、牵引力接牵引拉环。
5、根据头顶至固定点的距离,可调节拉杆在侧孔的位置。
实施例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参照附图对其结构加以进一步说明如附图所示其具有由两块L形调节板3、11组成的可调式框架,两块调节板对合的宽度可调并通过调节板上的调节孔5用固定螺栓6固定,调节板侧边开孔4穿过两对拉在一起的拉环7,进一步将两调节板位置固定,并通过螺帽9将拉杆7固定,调节板侧边上开置有颅骨钉孔10,使颅骨钉1穿过其进入颅骨内。在调节板侧边上开置的孔4有平行的几个。以根据头顶在固定点的距离选择拉杆的位置,牵引拉环7的卡栓卡入调节板3、11的顶板中点的调节孔内,再连接牵引力。当调节板的调节孔不在顶板的中点上,可将中点卡垫8卡扣在调节板的中点位置,牵引拉环的卡栓卡入中点卡垫8的卡入孔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可调式颅骨牵引器,其特征是具有两块L形调节板(3)(11)组成的可调式框架,两块L形调节板(3)(11)前端顶板上开置有通过固定螺栓(6)定位的调节孔(5);调节板(3)(11)侧边开孔(4)穿过两根对拉在一起的拉杆(2),调节板(3)(11)侧边还开置有供颅骨钉(1)穿过的钉孔(10),牵引拉环(7)中部的卡栓卡入调节板(3)(11)的中点调节孔(5)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颅骨牵引器,其特征是设置有带有卡入孔的中点卡垫(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临床治疗器械。该牵引器具有由两块调节板组成的可调式框架,两块调节板前端顶板上开置有调节孔,调节板侧边开孔穿过两根对拉在一起的拉杆,侧边还开置有钉孔,颅骨钉旋过钉孔进入颅骨,牵引拉环的卡栓卡入调节板的中点调节孔内。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牵引器操作简单、快捷,可避免现有颅骨牵引中需切开头皮、颅骨钻孔等复杂程序,并减轻了病人痛苦。
文档编号A61B17/56GK2345165SQ98222819
公开日1999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1998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1998年10月31日
发明者戴刚, 李锐, 李亚伟, 范波 申请人:戴刚, 李亚伟, 范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