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血流量测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9610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股骨头血流量测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学中放射诊断仪器测定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在核医疗方面测量辐射强度反映人体股骨头血流量仪器的测定装置。
股骨头缺血坏死是导致关节功能丧失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国内外对股骨头缺血坏死最有效的诊断手段为核磁共振(MRI)、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X线断层(CT)以及X线摄片,但这些诊断手段均不能有效地达到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O期和I期)诊断目的,致使股骨头缺血坏死进一步发展,造成关节功能丧失。比如核磁共振(MRI)无法定量测定股骨头血流量及股骨头缺血状况,尤其对股骨颈折后钢针内固定病例无法进行检查。再比如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测定为半定量,其辐射剂量大,放射性强度高(20mG),股骨头“兴趣区”定位差,且1价格昂贵,不宜复查,缺血坏死检出率较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基于核医学的核素示踪动力学原理结合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另案申请专利),提供一种能早期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以及在疗效和愈后监测的股骨头血流量测定装置,为股骨头早期缺血坏死诊断、疗效分析、预后及病因研究提供检测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立柱,其底部置有可沿地面滑动的立柱座,中部置有一可沿立柱上下移动或平面回转的活动连接平台。一滑架与活动连接平台平行滑动连接,该滑架在活动连接平台上可作横向位移。该滑架的一端向外延伸一探头架,该探头架上置有至少一组可平行位移的探头;探头架通过侧端向下的连杆至少置有一个可平行位移的探头;该探头架上还至少置有一个可通过旋转臂作位移的探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并与结合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非损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早期诊断”27例经手术和电子显微镜病理诊断证实缺血坏死者,其对比结果如下
由上表得出本实用新型的检出率为92.6%,核磁共振(MRI)为88.8%,X线断层(CT)为62.9%,X线摄片则无法检出O-I期的股骨头缺血坏死病例。
本实用新型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对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显示出其明显的优点以及积极的效果1、可早期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2、能定量分析股骨头血流量,利于疗效分析和预后估计;3、对于具有金属钢针内固定的病例,不影响血流量检查;4、结构合理可靠性强,测定结果有效性高,操作简便快速;5、设备费用便宜,仅为核磁共振(MRI)的三分之一,便于推广直用。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下例疾病的诊断与研究1、股骨头早期缺血坏死的诊断和预防;
2、非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3、股骨头缺血坏死血供状态、疗效观察、预后估计和随访;4、观察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血供状态;5、骨质疏松症的骨血流量研究。
除了上述用途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适用于其他骨疾病,包括骨肿瘤等的骨血流量研究,其用途较为广泛。
以下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图2中I_I向剖面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探头的结构示意图;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设有一立柱1,该立柱1的底部固定连接一个可沿地面滑动的立柱座2,沿立柱1的中部置有一活动连接平台3,该活动连接平台3通过调节旋钮3.1,可以使其上下移动或平面回转,平衡钢索3.2可以使活动连接平台3上下移动时趋于平衡匀速运动。滑架4平行滑动连接在活动连接平台3上,调节滑架4上的旋钮4.1,即可使该滑架4在活动连接平台3作横向位移。
滑架4的一端固定连接一向外延伸探头架5。该探头架5上分别通过齿轮6.3以及齿条6.4滑动连接四个可实行平行位移的探头座6.1、6.2、以及7.1、7.2。
在探头架5当中位置的两个探头座6.1、6.2上分别设置一组探头,每组探头10的数量为三个。该探头10的探头口10.1向下穿过探头座平板6.5后,在该平板6.5上呈三角形设置,其中每一个探头10的中轴线与探头座平板6.5垂线构成60°-80°夹角,本实施例为75°夹角。三个探头10的中轴线延长后相交并构成一三棱锥体。
在探头架5两侧位置的两个探头座7.1、7.2上分别固定设置向下垂直的连杆8,并在该连杆8上设置一个探头10。该探头10的探头口10.1向下倾斜穿过垂直连杆8,使探头10的中轴线与连杆的垂线构成60°-80°夹角,本实施例为75°夹角。
本实用新型在探头架5的两个侧端还分别设置水平旋转臂11,该水平旋转臂11是通过转轴12与探头架5连接的。一般这种旋转臂可以一节,也可以是两节,本实施例选用的是两节的旋转臂,其之间通过转轴12相连接。该水平旋转臂11的另端连接一探头10,该探头口10.1向下垂直穿过水平旋转臂11,使探头10的中轴线与水平旋转臂11相垂直。
上述在探头座平板6.5、垂直连杆8以及水平旋转臂11上的探头设置都是分别通过各套筒9实现连接。该套筒9按要求固定连接在上述探头10的安装处,然后将探头10嵌设在该套筒9中,并使该探头10在套筒9中可沿其轴向作相对少量的位移,以便适用使用中的调整。
请参照图4,本实用新型所述探头10的构造为在该探头口10.1处置有铅准直装置10.2,其铅厚度应大于3cm,准直孔直径为2.0mm,准直孔长度为15mm;该铅准直装置10.2的后部固定置有一屏蔽罩10.5,该屏蔽罩10.5的长度为5cm;探头10内部沿探头口10.1依次向里置有碘化钠(铊)晶体10.3以及光电培增管10.4,并在其后通过导线与计算机前置器件相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临床应用时,将探头座6.1、6.2上的两组探头10分别对准病人两侧股骨头区;探头座7.1、7.2上的探头10分别对准病人两侧股骨颈及粗隆区;并两与旋转臂11相连接的探头10分别对准病人监测区,即心脏和膀胱。基于核医学的核素示踪动力学原理,在人体肘静脉“弹丸”式注射99m锝一亚甲基二磷酸盐(99mTC MDP)1毫居里/0.1毫升。然后通过各探头10来测定注射后1-5分钟的放射性变量,并结合计算机技术输出正确的股骨头血流量结果,供临床医生直观判断。
权利要求1.一种股骨头血流量测定装置,包括一立柱,其底部置有可沿地面滑动的立柱座,中部置有一可沿立柱上下移动或平面回转的活动连接平台,一与活动连接平台平行滑动连接的滑架,该滑架在活动连接平台作横向位移,其特征在于该滑架的一端向外延伸一探头架,该探头架上置有至少一组可平行位移的探头,该探头架通过侧端向下的连杆至少置有一个可平行位移的探头,该探头架上还至少置有一个可通过旋转臂作位移的探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股骨头血流量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组可平行位移的探头连接在一探头座上,该探头座与探头架通过可实行平行位移的齿轮以及齿条呈滑动连接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股骨头血流量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组可平行位移并连接在探头座上的探头,其数量为三个,该探头的探头口向下穿过探头座平板,在该平板上呈三角形设置,其每一个探头的中轴线与探头座平板垂线构成60°-80°夹角,三个探头的中轴线延长后相交并构成一三棱锥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股骨头血流量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的中轴线与探头座平板垂线构成75°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股骨头血流量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探头架侧端向下的垂直连杆所设置的可平行位移的探头,也连接在一探头座上,该探头座与探头架通过可实行平行位移的齿轮以及齿条呈滑动连接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股骨头血流量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过探头架侧端向下的垂直连杆所设置的可平行位移的探头,其探头口向下倾斜穿过垂直连杆,该探头的中轴线与垂直连杆的垂线构成60°-80°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股骨头血流量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的中轴线与垂直连杆的垂线构成75°夹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股骨头血流量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探头架的侧端通过转轴还连接一水平旋转臂,该水平旋转臂的另端连接一探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股骨头血流量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与水平旋转臂相连接的探头,其探头口向下垂直穿过水平旋转臂,探头的中轴线与水平旋转臂相垂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股骨头血流量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平旋转臂也可以是两节以上的旋转臂构成,其之间通过转轴相连接,一端通过转轴与探头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探头相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3、6、9所述的股骨头血流量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探头座平板、连杆以及旋转臂上与探头相连接处都固定置有套筒,探头嵌设在该套筒中,并可沿其轴向作相对位移。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股骨头血流量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探头其探头口处置有铅准直装置,该铅准直装置后部固定置有屏蔽罩,探头内沿探头口依次置有碘化钠(铊)晶体以及光电培增管。
专利摘要一种股骨头血流量测定装置,包括立柱,立柱座,立柱上置有活动平台,滑架与活动平台连接,其一端向外延伸一探头架。探头架上置有至少一组可平行位移的探头,侧端向下连杆上也至少置有一个可平行位移的探头,另外还至少置有一个通过旋转臂位移的探头。利用本实用新型能定量分析股骨头血流量,可早期诊断缺血坏死,检出率为92%。具有可靠性强,有效性高,操作简便快速,便于推广应用等特点。尤其适用于股骨头早期缺血坏死诊断、疗效分析、预后及病因研究。
文档编号A61B6/00GK2342772SQ98224210
公开日1999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1998年6月5日 优先权日1998年6月5日
发明者黄抗初 申请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