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上下楼轮椅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0115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上下楼轮椅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自动上下楼的轮椅车。
现有的轮椅车,不管是自驱动,或是由他人拉动,在使用中总是让人觉得很费力,这给病人(残疾人)及其家属带来诸多不便。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布的“能上下楼的多功能轮椅车”(专利号92229410),其技术特征是,它由轮椅和传动机构及调整机构三部分组成,传动机构由两条行走链条各装在四个行走齿轮的齿上与传动齿轮、传动链条、主动齿轮连接,调整机构由行走链条的上下与安全叉的前后及行走链条前面抬高及座椅平行调整,可以看出其技术贡献主要是在驱动部分上,再如专利号为93229761的“多用轮椅车”,它的发明点也基本上是在驱动和传动机构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动力装置驱动的轮椅车,它可使其方便自如地实现上下楼的目的。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它包括由车架、前轮、后轮和安装在车架上的座椅组成的轮椅部分,以及由发动机和传动箱组成的驱动部分,上述后轮为主动轮,在所述座椅的后背,通过与车架相接的转轴,还设有一对副轮,该副轮直接与传动箱连接,并由其带动旋转,所述的副轮和后轮,其外环面为直齿状。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1)由于在座椅的背后增加了一对直接由发动机及传动箱驱动的副轮,使该车能双轮(即包括副轮和后轮)驱动,加大了上楼时的动力,2)上述副轮和后轮所具有的直齿状结构,使其与楼梯的咬合力和摩擦力大为增强。如此,该轮椅车即能平稳、安全地实现自动上、下楼梯的目的。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
图1的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副轮和后轮的局部剖视图。

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由车架1、前轮2、后轮3和安装在车架上的座椅组成的轮椅部分,以及由电机和传动箱组成的驱动部分4,其中8为轮椅推手,上述后轮3为主动轮,其对现有技术作出贡献的主要特征在于,在所述座椅的后背,通过与车架相接的转轴5,还设有一对副轮6,该副轮可直接由电机及传动箱带动旋转。所述的发动机可以是由电动的或是由汽油、柴油发动的。
而所述的副轮和后轮,其外环面均为直齿状。这使其与楼梯的咬合力和摩擦力大为增强。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在不上楼时可收起副轮,以免影响轮椅车的美观,或不致使其体积太大,可将转轴通过弹簧7、压柄9与车架体活动连接,使其能收起副轮6。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上下楼轮椅车,它包括由车架、前轮、后轮和安装在车架上的座椅组成的轮椅部分,其中后轮为主动轮,以及由发动机和传动箱组成的驱动部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座椅的后背,通过与车架相接的转轴,还设有一对副轮,该副轮直接与传动箱连接,并由其带动旋转,所述的副轮和后轮,其外环面为直齿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上下楼轮椅车。它包括由车架、前轮、后轮和安装在车架上的座椅组成的轮椅部分,以及由发动机和传动箱组成的驱动部分,其主要特点是,在所述座椅的后背,通过与车架相接的转轴,还设有一对副轮,该副轮直接与传动箱连接,并由其带动旋转,所述的副轮和后轮,其外环面为直齿状。本实用新型采用双轮驱动,上述副轮和后轮所具有的直齿状结构,使其与楼梯的咬合力和摩擦力大为增强。
文档编号A61G5/00GK2320233SQ9823260
公开日1999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1998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1998年3月25日
发明者叶明 , 黄赞新, 叶芯 申请人:叶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