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气式扩张充血性海绵体组织之改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0650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抽气式扩张充血性海绵体组织之改良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有关于一种抽气式扩张充血性海棉体组织之改良装置,属于医疗器具。
首先,请参阅图1所示系习知充血性海棉体组织扩张装置之立体图,其主要系由一呈中空长条状之罩杯10、一抽气器20以及一连接于罩杯10及抽气器20间之连通管30等构件所组成,其中,该罩杯10系可容充血性海棉体组织伸入,且罩杯10之杯口套合一橡胶材质护套11,以作为使用时避免身体阴部之肌肤受创并可助于保持罩杯10与阴部间之气密程度。该罩杯10通常系为一透明材质,并由10a、10b两部分所黏合组成,且罩杯10呈抛物线状之顶缘形成一气阀12,藉该气阀12与连通管30(图中之连通管30亦为透明材质)套接,至于抽气器20则系由一气缸21,一由气缸21外缘延伸而形成之握把22,以及一枢接于气缸21内之拉柄23所构成,该气缸21内置有一活塞及一回复元件(图中均未示出),拉柄23深入气缸21内之一端系贯穿回复元件而与活塞接合,当拉柄23被往后拉动时则可令抽气器20产生对罩杯10之抽气作用。
再请参阅图2所示,图中显示气阀12与连通管30之套接关系,其中该气阀12系包含有一呈中空之座体121(系可与罩杯10一体成形),在座体121朝罩杯10内之一端套入一呈中空之塞体122,再配合图3所示,其系图2之Ⅲ-Ⅲ剖视图,如图所示于座体121之另端内壁面更形成两中心凸伸之两凸缘123,另外座体121内设有一具圆锥形塞头125之柱塞124贯穿,且其塞头125位于凸缘123及塞体122间,当抽气器抽气时,塞头125如图所示受吸力影响脱离塞体122而抵于凸缘123,则罩杯10内之空气循环箭头所示之方向通过塞头125及座体121间之空隙F而流出,完成一次抽气动作后,罩杯10内之气体已被部分抽出而逐渐造成低压状态,由于压差即形成对柱塞124之吸引,即如图中假想线所示,可令塞头125抵于塞体而造成封密,防止外界空气再流回罩杯10内,在进行往复之抽气运动时,则可渐渐将罩杯10内之空气适量抽出,于是当充血海棉组织置入罩杯10中并令护套11抵密进行抽气后,则充血性海棉组织受压差(罩杯10内之压力小于外界之大气压力)之影响,而使得血液可被引入充血性海棉体组织之海棉体中造成充血现象,从而可令充血性海棉体组织扩张。
惟达到扩张后欲将罩杯10脱离时,由于吸力之产生故以手将罩杯10自充血性海棉体组织拔除时有其困难性之存在(颇为费力),此亦直接将造成充血性海棉体组织之疼痛,故正确之拔除方式应是将连通管30自气阀12拔除,再拉动柱塞124使其塞头125脱离塞体122即解除罩杯10内外之压差现象,外界空气涌入罩杯10内消除罩杯10之吸力,则罩杯10可轻易地与充血性海棉体组织脱离,然而,习知充血性海棉体组织扩张构造在使用上仍造成有如下之困扰(一)绝大多数之实用者为顾及连通管30及气阀12之气密程度,而将连通管30及气阀12套合过紧,抽气后连通管30及气阀12内之压力低于外界,更造成连通管30拔除之困难,且此拔除动作使力方向是垂直于身体,并仅能以单手向外拔除,使力不易外亦可能因此造成充血性海棉体组织之疼痛。
(二)再如图2所示,藉柱塞124之往复移动以将罩杯10内之气体抽出,并避免抽气器完成抽气后窜入连通管30内之外界空气再流回罩杯10,惟柱塞124抵于塞体122之动力系源自罩杯10内尚未充分抽气,压差不大时此压差吸力较为薄弱,柱塞124无法迅速顶于塞体122,导致被抽出的空气再回留,使抽气不确实,而需要较多次之抽气器20连续抽拉动作才能达到适当之状态,较耗时费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更为便利且抽气更为确实之抽气式扩张充血性海棉体组织之改良装置。
本实用新型一种抽气式扩张充血性海棉体组织之改良装置,其主要包含有一呈中空长条状可容充血性海棉体组织伸入之罩杯、一抽气器以及一连接于罩杯及抽气器间之连通管;该罩杯与连通管之连接处形成一气阀,该气阀系包含有一呈中空状之阀座,阀座内可依序置入一可抵于阀座一端之弹性元件,一可受弹性元件顶撑之柱塞以及一可迫紧于阀座另端之中空塞体,常态时柱塞受弹性元件之弹力而紧顶于塞体之开口,当抽气器作动时则造成之气压差大于弹性元件之弹力而可吸引柱塞脱离塞体并可同时抽取罩杯内之空气,待每一抽气动作停止后则柱塞迅速自动抵密塞体以维持罩杯内之低气压状态。
其中,该罩杯之适当处更可形成一开孔。
其中,更可以一塞块塞于开孔。
其中,该罩杯与气阀系可一体成型。
其中,该气阀之阀座一端系形成一向中心适当凸伸之凸缘以供弹性元件顶撑。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一)由于本实用新型之设计,使得柱塞在每一抽气动作完成后可迅速地抵紧塞体,以避免被抽出之空气返回罩杯,使抽气作业可尽速并确实,令罩杯内达成理想之低压状态。
(二)藉开口之开设,使得抽气完成后欲拔除罩杯时不必将连通管自罩杯拔开,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能较省时省力地以拇指控制罩杯之气密程度,且不必怕伤及充血性海棉体组织。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附图图1为习知充血性海棉体组织扩张装置之立体图。
图2为习知充血性海棉体组织扩张装置之部分剖视图。
图3为图2Ⅲ-Ⅲ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及较佳实施例之立体图。
图5、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之部分剖视图。
图中标号如下10.罩杯 11.护套 12.气阀121.座体 122.塞体123.凸缘124.柱塞 125.塞头20.抽气器21.气缸 22.握把 23.拉柄30.连通管40.罩杯 41.开口50.抽气器60.连通管 70.气阀71.阀座 711.凸缘72.塞体73.弹性元件 74.柱塞 80.泵9.拇指兹举实施例并配合

如下首先,请参阅图4及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系主要包含有一罩杯40、一抽气器50以及一连接于罩杯40及抽气器50间之连通管60,该罩杯40呈中空长条状而可容充血性海棉体组织伸入其中,而抽气器50则可为如图4所示之手动式抽气器50或如图5假想线表示之电动式泵80,其中,罩杯40在与连通管60之连接处可一体形成一气阀70,该气阀70包含一呈中空状之阀座71,在阀座71之一端形成向中心凸伸之凸缘711,另端之开口则可迫紧一亦呈中空状之塞体72,该阀座71内可依序置入弹性元件73及与弹性元件73套合之柱塞74,该弹性元件73系可抵于阀座71之凸缘711上,常态时进而顶撑柱塞74顶于塞体72之开口。
再配合图6所示,当抽气器(图中未示)作动时则抽气之吸力大于弹性元件73之弹力,故可吸引柱塞74脱离塞体72,并因此可同时抽取罩杯10内之空气,经塞体72循柱塞74与阀座71间之空隙排出。
再请参阅图5所示,当抽气器每完成单次抽气后,外界空气将自抽气器窜入连通管60内,惟此时柱塞74主要因弹性元件73自身之弹力及罩杯40内逐渐增强之低压吸力而自动、迅速回复抵密塞体72,藉以更确实地避免被抽出之空气部分再流回罩杯40内,以维持罩杯40内之低压状态,并使抽气动作尽速完成达到理想之低压状态。
仍请参阅图5所示,在罩杯40之适当处形成一凸伸之开口41,作为罩杯40内外空气流通之通道,在使用之抽气状态时,可轻便地以拇指9轻释,外界空气窜入罩杯40内,罩杯40即可自动松落。
再如图6之假想线所示,亦可采用一塞块91塞于开口41,以作为上述之等效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抽气式扩张充血性海棉体组织之改良装置,其主要包含有一呈中空长条状可容充血性海棉体组织伸入之罩杯、一抽气器以及一连接于罩杯及抽气器间之连通管;其特征在于该罩杯与连通管之连接处形成一气阀,该气阀系包含有一呈中空状之阀座,阀座内可依序置入一可抵于阀座一端之弹性元件,一可受弹性元件顶撑之柱塞以及一可迫紧于阀座另端之中空塞体,常态时柱塞受弹性元件之弹力而紧顶于塞体之开口,当抽气器作动时则造成之气压差大于弹性元件之弹力而可吸引柱塞脱离塞体并可同时抽取罩杯内之空气,待每一抽气动作停止后则柱塞迅速自动抵密塞体以维持罩杯内之低气压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一种抽气式扩张充血性海棉体组织之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罩杯之适当处更可形成一开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之一种抽气式扩张充血性海棉体组织之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更可以一塞块塞于开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一种抽气式扩张充血性海棉体组织之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罩杯与气阀系可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一种抽气式扩张充血性海棉体组织之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气阀之阀座一端系形成一向中心适当凸伸之凸缘以供弹性元件顶撑。
专利摘要一种抽气式扩张充血性海绵体组织之改良装置,包含有一呈中空长条状可容充血性海绵体组织伸入之罩杯、一抽气器以及一连接于罩杯及抽气器间之连通管;该罩杯与连通管之连接处形成一气阀,该气阀系包含有一阀座,阀座内置入一可抵于阀座一端之弹性元件,一受弹性元件顶撑之柱塞以及一迫紧于阀座另端之中空塞体,常态时柱塞受弹性元件之弹力而紧顶于塞体开口,当抽气器作动时可吸引柱塞脱离塞体并可同时抽取罩杯内的空气。
文档编号A61H7/00GK2346426SQ9824177
公开日1999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1998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1998年10月30日
发明者蔡纪文 申请人:蔡纪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