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理疗用拔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0793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理疗用拔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医理疗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刺激肌体内穴位的拔罐,它特别适于医疗保健所用。
拔罐疗法具有悠久的历史,所使用的拔罐有陶罐、竹罐、针罐、药罐等多种。虽然各种拔罐的结构和形状各不相同,但却普遍存在着吸力小或操作复杂或携带不便等缺点。同时,上述各种拔罐由于其结构所限,不能根据需要配置相应的吸药管。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理疗用拔罐,从而使之具有更好的医疗保健作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理疗用拔罐组成中包括外壳、气囊、负压腔,气囊分为上、下两个相连的气囊1和气囊2,气囊1一端封闭,另一端与气囊2的上端相连,气囊2的另一端与负压腔的一端相连。负压腔为空腔体,另一端为敞口结构。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挤压气囊,将拔罐拔吸于穴位上进行治疗和保健。具有吸力大、操作简便及携带方便的优点,并可根据需要配置相应的吸药管,提高拔罐的疗效。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纵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仰视图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本实用新型组成中包括上、下两个相连的气囊1和气囊2、外壳3、负压腔4、吸药管5,外壳3由医用橡胶制成气囊1一端封闭,另一端与气囊2的上端相连,气囊2的下端与负压腔4的一端相连。负压腔为柱体或台体,另一端为敞口结构。气囊1和气囊2可以设计为球形、多面柱体或不规则空腔体,气囊1的体积小于气囊2。吸药管5的上端通过外壳3与气囊1的下端相连接,另一端与负压腔4相通。
为方便使用者的不同使用要求,将与气囊1下端相接的吸药管5制成可拆卸式。还可在气囊2与负压腔4相接处设有用于固定吸药管5的隔离环6,隔离环6上设有连通气囊2和负压腔4的气孔7。吸药管5和隔离环6可由无毒材料如医用尼龙棒制成。当理疗过程中需要药疗时,可按压气囊1抽吸药液,然后挤放气囊2将本实用新型置于需拔吸的穴位,并在拔罐状态下将气囊1中的药挤于所拔吸穴位的皮肤上。这样,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理疗可起到罐疗和药疗双重作用,即具有负压拔罐和负压状态下的药疗作用,从而提高疗效。
权利要求1.一种理疗用拔罐,组成中包括气囊,外壳(3)、负压腔(4),气囊与负压腔(4)相连,其特征在于气囊分为上、下两个相连的气囊(1)和气囊(2),气囊(1)一端封闭,另一端与气囊(2)的上端相连,气囊(2)的另一端与负压腔(4)的一端相连,负压腔(4)为空腔体,另一端为敞口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理疗用拨罐,其特征在于组成中还包括吸药管(5),吸药管(5)与气囊(1)下端相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之理疗用拔罐,其特征在于在气囊(2)与负压腔(4)相接处设有用于固定吸药管(5)的隔离环(6),隔离环(6)上设有连通气囊(2)和负压腔(4)的气孔(7)。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之理疗用拔罐,其特征在于气囊(1)的体积小于气囊(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之理疗用拔罐,其特征在于气囊(1)的体积小于气囊(2)的体积。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之理疗用拔罐,其特征在于所说负压腔(4)为柱体或台体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之理疗用拔罐,其特征在于所说负压腔(4)为柱体或台体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之理疗用拔罐,其特征在于所说负压腔(4)为柱体或台体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医理疗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刺激肌体内穴位的拔罐。组成中包括外壳、气囊、负压腔,气囊分为上、下两个相连的气囊1和气囊2,气囊1一端封闭,另一端与气囊2的上端相连,气囊2的另一端与负压腔的一端相连。负压腔为空腔体,另一端为敞口结构。可通过挤压气囊,将拔罐拔吸于穴位上进行治疗和保健。具有吸力大、操作简便及携带方便的优点,并可根据需要安装相应的吸药管,提高拔罐的疗效。
文档编号A61M1/08GK2346448SQ9824455
公开日1999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1998年10月3日 优先权日1998年10月3日
发明者温瑞书, 陈雷, 郑兆华 申请人:温瑞书, 陈雷, 郑兆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