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拔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3112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改进的拔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拔罐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可供使用者单手握执操作,并且可调整握持角度,舒适地触贴在人体上,因此操作十分顺手且方便。
拔罐操作是中国传统医术中重要的一环,用罐体内的真空产生吸力触贴在人体肌肤表面,造成皮肤充血,促进血液循环而达到医疗效果,唯常用的拔罐操作是利用火焰在罐体内烘烤,使罐内挖掘受热温度上升而体积膨胀并排出部分空气,接着将拔罐触贴在人体皮肤上,待罐内空气冷却后体积缩小产生真空吸力,使拔罐吸附在人体上,但此种拔罐操作无法控制罐内吸力状况,容易发生脱落情形,而且操作时须点燃火源,手续十分不便,若不慎罐体受火焰烘烤温度太高反而易有烫伤皮肤的情况发生,此为常用拔罐操作的缺陷。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的拔罐装置,使用者可单手握持即可操作,同时拔罐装置可不须垂直触贴在人体上,依人体肌肤表面或穴道部位弹性调整最舒适的握持角度,操作十分顺手且方便,此为本实用新型最主要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拔罐装置,其特征在于园柱状的气缸体后端形成一可供使用者手部握持的握柄体201,同时在气缸体200的后端向外伸出形成一拉柄202,操作时使用者手掌贴附在握柄体201,手指部位即顺势弯曲伸入于拉柄予以扣拉,而在气缸体前端的抽气口部位套接一弹性材料构成的调整环,经由该调整环与拔罐208连接,气缸内的活塞体由活塞环204,活塞杆205和弹簧206构成,且活塞杆与拉柄连成一体。
至于本实用新型之详细构造,其他目的与功能,请参照下列附图所作之说明,即可完全了解。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观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构造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动作示意图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外观立体示意图,由图中可看出本实用新型拔罐装置之形状,其主要特征是在圆柱状的气缸体200后端形成一个可供使用者手部握持的握柄体201,同时在气缸体200的后端向外伸出形成一拉柄202,操作时使用者手掌贴附在握柄体201,手指部位即顺势弯曲伸入于位柄202予以扣拉,而在气缸体200前端喷口部位套接一弹性材料构成的调整环203,经由该调整环203予以连接一拔罐体208。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分解图,它是将拔罐装置的握柄体201与气缸体200予以拆解,可看出气缸体200所容置的活塞环204后端相连接一活塞杆205,该活塞杆205外部套置一弹簧206,供活塞环204在气缸体200内部往复动作所需之弹力,活塞杆205伸出气缸体200之外的端部系弯折伸延形成一拉柄202,该拉柄202被握柄体201围绕着,而在气缸体200的前端抽气口207部位套接一弹性材料构成的调整环203,该调整环203可在抽气口207上作弹性弯折动作,使用时如图3所示,用手指扣住拉柄202向后牵引,则活塞环204即在气缸体200内滑移,形成真空产生吸力,而抽气口207部位所套接的拔罐208如图4所示之使用状态示意图,使用者可用手握执握柄体201,毋须将气缸体200以及拔罐208垂直触贴在人体上,可随人体的肌肤形状或穴道部位予以调整适当握执的角度,使用者可采取最舒适姿势进行操作,故操作十分顺手方便而且增进拔罐装置的使用功效。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拔罐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气缸体、握柄体、拉柄和调整环组成,在园柱状气缸体后端形成握柄体,拉柄从气缸体后端向外伸出,气缸体前端的抽气口部位套接一弹性材料构成的调节环,经由该调节环与拔罐连接,气缸内的活塞体包括活塞环、活塞杆和弹簧,活塞杆与拉柄连成一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改进的拔罐装置,它是将一种作为抽取罐体内的空气形成真空吸力的拔罐装置,予以在气缸体后端形成握柄体,并自气缸体向外伸出的活塞杆后端形成一拉柄,使用者可单手握执,用手指扣住拉柄操作拔罐装置,操作过程进行十分顺手方便,并且在气缸体前端抽气口部位套接一调整环,经由调整环可弯曲角度插接在罐体上,使用者可调整最舒适角度操作拔罐装置,而常用的拔罐装置必须垂直触贴在人体上,操作很不方便。
文档编号A61H7/00GK2203602SQ9424723
公开日1995年7月19日 申请日期1994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1994年12月9日
发明者吴陈芳美 申请人:吴陈芳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