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内套管小孔侧支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0814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管内套管小孔侧支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的将介质输入体内的器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小孔侧支帽。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各种原因所致呼吸衰竭的措施,气管切开后,需插入气管套管连接呼吸机通气,为湿化气道,每日由内套管侧支滴入250毫升左右含抗生素、糜蛋白霉等药物的生理盐水,以湿化气道稀释痰液、控制感染等,但这种方法有以下缺点一是打开侧支帽向侧支内滴液时,由于呼吸机正压通气,气流量大,加之滴液快刺激气管,引起反射性咳嗽;二是滴液时部分液体随气体从侧支内喷出,不能有效地将液体全部滴入气道,难以估计24小时内液体进入量,易形成痰痂,影响通气功能;三是反复打开侧支帽,部分气体由侧支流出体外,造成无效通气,也增加了感染机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管内套管小孔侧支帽,它能防止滴液时喷出液体,减少无效通气及感染的机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小孔侧支帽,能将注射针头穿过小孔,向气管内滴药,可避免打开侧支帽。其结构特点是它包括帽盖1、帽壁2、小孔3。帽盖1为圆形,在其中心开有小孔3,帽壁2的内侧有螺纹,便于固定,小孔的大小可容6号或7号注射针头通过。
本实用新型的侧支帽上做一个小孔,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侧支帽由不锈钢或铜制造,消毒后可反复使用,操作方便,可代替目前临床使用的侧支帽。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绘出。


图1是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小孔侧支帽的结构主视图。
图2是
图1的俯视图。
下面结合
图1、图2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小孔侧支帽的细节及工作情况。
该小孔侧支帽包括帽盖1、帽壁2、小孔3,帽盖1为圆形,在其中心开有小孔3,小孔的大小可通过6号或7号注射针头,帽壁2的内侧壁上有数条螺纹便于固定,其工作过程如下将小孔侧支帽固定于气管套管的内套管侧支上,用医用胶布覆盖小孔,以防止微量气体通过小孔漏出,滴液时将胶布打开,将注射针头插入小孔,将液体缓慢滴入气管内,后将针头拔出,再次用胶布覆盖。
权利要求1.一种小孔侧支帽,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帽盖(1),帽壁(2),小孔(3)帽盖(1)为圆形,帽盖的直径应根据气管内套管侧支的大小而定,帽壁(2)内侧壁上有数条螺纹。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孔侧支帽,其特征在于帽盖中心有一可插入6号或7号注射针头的小孔。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孔侧支帽,可由不锈钢或铜制造,可反复使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孔侧支帽,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其结构特点是:帽盖1,为圆形,其直径依据气管套管的侧支大小而定,在其中心有小孔3,其大小可插入6号或7号注射针头。帽壁2的内侧壁有数条螺纹,便于固定在气管套管的侧支上,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文档编号A61M31/00GK2371997SQ9824497
公开日2000年4月5日 申请日期1998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1998年10月30日
发明者潘永峰, 李凤环, 王坤荣 申请人:潘永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