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气管炎、哮喘病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66970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气管炎、哮喘病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气管炎、哮喘病的药物。更具体地讲涉及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中成药,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气管炎、哮喘病是一种很顽固的慢性病和常见病,年幼的小孩到年长的老人,发病率都比较高,有些甚至丧失了工作和生活自理能力,不但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同时也给家庭造成很大负担。
目前,国内外对该病的治疗多采用西药,如氨茶硷、消咳宁或克特罗等,初服疗效较好,但由于气管炎、哮喘病是一种经常反复的慢性病,病人身体对西药抗药性较强,所以临床上采取加大用药量的办法控制病情,有些因抗药性原因,既使加大了用药量也难获效果,同时,由于西药的毒副作用较大,并发症多,使众多患者难以服用。现有的中药相对于西药副作用小、抗药性弱,但服用量大,起效太慢,且对哮喘病疗效甚微。为此,本申请人曾向中国专利局提出97105840.7号专利申请,以中、西药结合制成的胶囊、丸剂或片剂药物,但由于西药有效期较短和存在着副作用,以及服用的药均为粉剂组合物,载药量小,稳定性差,另由于处方中多味药含有皂甙对咽喉部有刺激作用,可促进排痰,而胶囊剂、片剂及丸剂是用水瞬间送入胃内,药物与咽喉未有直接接触,从而使排痰作用不能得到较大发挥。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稳定性好,载药量大,止咳化痰作用均较好的纯中药的治疗气管炎、哮喘病的治疗剂。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该气管炎、哮喘病的治疗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本发明药物是由下列组分制成的(用量为重量份)鱼腥草2~15白前 1~10旋覆花1~12甘草 2~15桔梗 0.5~10 前胡 3~10百部 0.5~10 蛤蚧 1~10陈皮 1~10川贝母 0.5~10款冬花2~15沉香 0.3~2炒苦杏仁 1~10制备本发明药物的配方优选重量(份)配比范围是
鱼腥草6~10 白前5~8旋覆花6~10 甘草5~8桔梗 2~8 前胡4~8百部 2~8 蛤蚧3~6陈皮 3~6 川贝母 3~6款冬花5~8 沉香0.5~1炒苦杏仁 3~8本发明药物最佳重量(份)配比是鱼腥草8 白前7旋覆花8 甘草7桔梗 7.5前胡6百部 7.5蛤蚧5陈皮 5 川贝5款冬花6 沉香0.8炒苦杏仁 6将上述各组分制成本发明药物的生产方法是(1)取陈皮、鱼星草、沉香和粉碎成粗粉的甘草加入水,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2)将前胡、桔梗、白前、款冬花、旋覆花、蛤蚧与(1)中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合并后加水煎煮提取,煎煮中加入炒苦杏仁,弃去残渣,提取液与(1)中提取挥发油后的水溶液合并,经浓缩后作为清膏(I);(3)取川贝母、百部粉碎成粗粉,用稀乙醇溶液提取,弃去残渣,提取液浓缩后作为清膏(II);(4)取(1)中的挥发油,加入β-环状糊精和稀乙醇溶液研磨成糊状物,在40℃下干燥后,加工粉碎成120目细度的细粉(III);(5)将清膏(I)和清膏(II)合并,经浓缩干燥后粉碎成120目细度,加入辅料及湿润剂制成颗粒,再通过加入粉剂(III)混匀及干燥,制成颗粒剂。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还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
所述的加水煎煮提取分为两次,第一次加10~14倍量水,提取90~150分钟;第二次加6~10倍量水,再加入炒苦杏仁,提取90~150分钟,然后合并提取液。
前面所述的辅料为糖粉与糊精的混合物,混合比通常控制为1∶1;所述的湿润剂是采用大于80%的乙醇溶液。
通过实验得知水煎煮次数对甘草次酸的提取影响最大,其次是粒度;水煎煮时间对苦杏仁甙的提取影响最大,随煎煮时间延长,苦杏仁甙的提取量渐少;川贝母和百部对总生物碱的提取,醇提法优于水提法,渗漉法优于回流法,经粉碎的优于未经粉碎的。另外,醇浓度对提取结果的影响也较大;甘草在此方为君药,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的作用,其平喘止咳和化痰的活性成分为甘草酸(甘草次酸)。炒苦杏仁具有降气止咳平喘的作用,其所含的苦杏仁甙进入胃肠道后分解,释放出微量的氢氰酸,具有较好的止咳作用。川贝母及百部的总生物碱具有明显的镇咳作用。桔梗具有宣肺、利咽、祛痰的作用,其活性成分皂甙类,对口腔、咽喉部粘膜具有直接刺激作用,促进排痰。陈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作用,其所含的陈皮甙具有解除平滑肌的痉挛作用,所含的挥发油具有刺激性祛痰作用。
本发明具有宣肺降气、健脾化湿祛痰、温肾纳气定喘的功能。用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属脾虚痰盛,肾虚不降所致哮喘痰鸣胸闷憋气,喘咳气急及动则气喘,呼多吸少等症。具体来讲具有如下优点1、本发明为纯中药制剂,保质期长,利用各味中药的综合作用治疗气管炎、哮喘病,可长期服用,并对人体无毒无害和无任何副作用。
2、本发明由于处方中多味药物含有皂甙对咽喉部有刺激作用,能够有效地促进排痰,本发明所述药物服用体积大,与咽喉部接触时间长,与胶囊剂,丸剂及片剂相比更能发挥药物的作用。
3、本发明可取代所有用于治疗该类病的西药和其他中药或中成药。
4、本发明所述药物是由十三味纯中药材经提取活性成分后组成的更能发挥其治疗作用的颗粒剂,载药量大,服用药浓度高且起效快,不需煎煮,服用方便,药的稳定性好。
服用方法开水冲服。5克/次,日服2次,10天为一个疗程。
本发明已经国家批准的中药药理实验中心进行了药效和毒性试验,结果如下受试药物本发明药物——自制;消咳喘糖浆——哈尔滨中药二厂制造。
1、本发明药物止咳作用实验结果表1、本发明药物对小鼠浓氨水喷雾法引起咳嗽的影响
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小剂量组有止咳作用,大剂量组有显著的止咳作用,其作用强于阳性药组。
2、本发明药物平喘作用试验结果表2、本发明药物对豚鼠乙酰胆碱引喘的影响
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大剂量组有较强的平喘作用,于常水组相比有较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3、本发明药物祛痰作用试验结果表3. 本发明药物对家兔离体气管纤毛粘液流运行的影响(x±S)
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大、小剂量组与常水组相比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
4、本发明药物抗炎作用试验结果表4.本发明药物对大鼠棉球芽肿的影响
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大、小剂量组均能抑制棉球肉芽的生成,大剂量组与常水组相比,P<0.01。
表5.本发明药物对大鼠胸腔白细胞游走的影响
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大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有显著的差异,P<0.01。表6.本发明药物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大、小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与阳性药组相比,P<0.05。
5、本发明药物抑菌作用试验结果表7.本发明药物对金葡菌的抑菌作用
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对金葡菌有抑菌作用,其最低抑菌浓度为0.039g/mL。
本发明药物长期毒性试验如下取大鼠120只,体重180±10g,分4组。
给本发明药物大剂量组为50.4g/kg,相当于人临床用量的68.1倍;给本发明药物中剂量组为25.2g/kg,相当于人临床用量的34.0倍;给本发明药物小剂量组为0.74g/kg,相当于人临床用量;空白对照组(常水组)观察时间为40天,每天上午灌胃一次,灌胃剂量为4ML/200克,于给药20天、40天分别抽血常规,白细胞分类,查肝、肾功能,称体重,于给药40天做完其它检查,处死三分之二的动物,肉眼观察消化系统,无任何异常,取心、肝、肺、肾、脾、肾上腺、胃、卵巢、子宫、睾丸、脑称重,计算系数并作病理学检查,对重要脏器无明显影响,停药15天后,重复上述脏器检查,也均未发现有异常。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提取活性成份和颗粒制备提取方法分为三部分,即以70%乙醇渗漉提取、挥发油提取和水提取。其中,由于川贝母和百部提取条件相同,所以合并一起以稀乙醇渗漉提取;水提取时,由于甘草需提取3次效果最好,其他药材需提取2次,为保证甘草的提取效果和简化生产工艺,特将甘草首先与陈皮、鱼腥草、沉香混合加水提取挥发油,收集挥发油和提取液,药渣再与其他药材一同提取2次即可,又由于苦杏仁中的苦杏仁甙易溶于水,提取一次即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因此,确定在其他混合后的药材提取一次后再加入苦杏仁一同提取。
在颗粒剂的制备方面,用通常颗粒剂制法(清膏加辅料制软材,再制颗粒)存在困难,本发明设计先将提取液浓缩干燥成干浸膏,再加入辅料制颗粒的工艺。辅料选择糊精和糖粉,配比以1∶1为好,这一配比可使制得的颗粒硬度适中,既不太硬,也不会造成松散和细粉较多,而且易于制粒。另外,选择大于80%的乙醇溶液为湿润剂,醇浓度太低时,制软材太粘,难以制粒。
实施例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千克)鱼腥草 6.5白前 2旋覆花 3 甘草 6.5桔梗 2 前胡 8百部 2 蚧8陈皮 4 川贝母3款冬花 6.5沉香 1炒苦杏仁 1.5生产方法如下将甘草、川贝母、百部分别粉碎成10目细度。
取陈皮、鱼腥草、沉香、甘草加水,水蒸汽蒸馏法提取4小时,得挥发油和提取挥发油后的水溶液;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与前胡、桔梗、白前、款冬花、旋覆花、蛤蚧合并加12倍量水,水煎煮提取2小时,然后再加8倍量水和炒苦杏仁,水煎煮提取2小时,合并提取液并与提取挥发油后的水溶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55℃)的清膏(I)。然后取川贝母、百部加70%乙醇溶液,按1995年版药典附录中的渗漉法提取,浸渍时间为12小时,渗漉速度为0.75ml/min,接受渗漉液的量为药材量的1750ML(体积与重量比),渗漉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55℃)的清膏(II)。再取挥发油,加10倍量的β-环状糊精和2~4倍量的20%乙醇液,于胶体磨上研磨20分钟,收集糊状物,胶体磨以少量水冲洗,冲洗物与糊状物合并,以30℃温度状况下干燥,而后粉碎120目细度的细粉(III),最后将清膏(I)和清膏(II)合并、混匀,减压干燥并粉碎成120目的细粉,再加入适量的1∶1的糖粉与糊精混合而成的辅料和90%的乙醇溶液,制成颗粒,最后加入细粉(III)混匀及干燥,制得本发明所述的颗粒剂。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气管炎、哮喘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颗粒剂鱼腥草2~15 白前 1~10旋覆花1~12 甘草 2~15桔梗 0.5~10前胡 3~10百部 0.5~10蛤蚧 1~10陈皮 1~10 川贝母0.5~10款冬花2~15 沉香 0.3~2炒苦杏仁 1~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气管炎、哮喘病的药物,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鱼腥草6~10 白前 5~8旋覆花6~10 甘草 5~8桔梗 2~8 前胡 4~8百部 2~8 蛤蚧 3~6陈皮 3~6 川贝母3~6款冬花5~8 沉香 0.5~1炒苦杏仁 3~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气管炎、哮喘病的药物,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鱼腥草 8白前7旋覆花 8甘草7桔梗7.5 前胡6百部7.5 蛤蚧5陈皮5川贝母 5款冬花 6沉香0.8炒苦杏仁6
4.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气管炎、哮喘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取陈皮、鱼腥草、沉香和粉碎成粗粉的甘草,加入水,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2)将前胡、桔梗、白前、款冬花、旋覆花、蛤蚧与(1)中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合并后加水煎煮提取,煎煮中加入炒苦杏仁,弃去残渣,提取液与(1)中提取挥发油后的水溶液合并,经浓缩后作为清膏(I);(3)取川贝母、百部粉碎成粗粉,用稀乙醇溶液提取,弃去残渣,提取液浓缩后作为清膏(II);(4)取(1)中的挥发油,加入β-环状糊精和稀乙醇溶液研磨成糊状物,在40℃下干燥后,粉碎成细度为120目细粉(III);(5)将清膏(I)和清膏(II)合并,经浓缩干燥后粉碎成120目细度,加入辅料及湿润剂,制成颗粒,再通过加入细粉(III)混匀及干燥,制得颗粒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气管炎、哮喘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加水煎煮提取分为两次,第一次加10~14倍量水,第二次加6~10倍量水,并加入炒苦杏仁,分别提取90~150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气管炎、哮喘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辅料为糖粉与糊精按1∶1配比的混合物,湿润剂为大于80%的乙醇溶液。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气管炎、哮喘病的药物,它是以鱼腥草、旋覆花、桔梗、百部、陈皮、款冬花、炒苦杏仁、白前、甘草、前胡、蛤蚧、川贝母、沉香为原料,根据每味中药的不同特性,分别以粉碎、水蒸汽法和乙醇法提取浓缩干燥等项处理后,按比例配制,再经造粒制成颗粒剂。本发明的配方及制备方法独特,药效显著。
文档编号A61K35/56GK1239671SQ99112228
公开日1999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1999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1999年5月21日
发明者李跃国, 李保忠, 商登贵 申请人:李跃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