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管炎药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7067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脉管炎药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所述的脉管炎药及其生产工艺,脉管炎药由阿胶、白花钱蛇、红参、麝香等多种中草药配制而成,是用于治疗脉管炎的新型中药制剂;其生产工艺是用于制做脉管炎药的特殊制作方法。
目前在我国广大地区尤其男性脉管炎的发病率正呈上升的趋势,现在治疗脉管炎的方式主要采用西医的注射和点滴,中医采用药物外敷,有些脉管炎患者久治不愈,甚至截肢,从而造成终生痛苦。由于对脉管炎的治疗周期长、费用高,使许多患者家庭不堪负重,故而寻求一种治疗简单、效果显著、费用低廉的中医良药。是广大患者的渴求,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研制一种新型的治疗脉管炎的药物是十分必要的。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研制一种可内服的中药制剂,通过患者服用本发明的药剂,可使患者病变处活血化瘀、软化血管,最后使脉管炎症彻底消除,故而属于一种新型的治疗脉管炎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所述的脉管炎药;其配方在于由阿胶、白花钱蛇、红参、蟾酥等多种中草药所组成;其配方比例(重量%)阿胶1-1.5 白花钱蛇1.5-2.5 红参3.5-4.5斑毛0.01-0.02蟾酥0.001-0.002 麝香0.06-0.07银朱0.25-0.35 黄酒65-75白酒15-20本发明所述的脉管炎药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工艺流程分以下几步第一步将阿胶、白花钱蛇、红参、斑毛、蟾酥、黄酒和白酒按比例装入白钢制的煎药锅中,煮沸后用温火煎熬时间约2-3小时,通过观察煎药锅的容量指示计,锅内药物约剩3600g左右时停止煎熬。
第二步用过滤网将锅内药液滤出到罐中,然后将粉末状的麝香和银朱按比例放入到罐中混合搅拌均匀,待药液变凉后分装到药瓶中,并将装有药物的药瓶包装入库。
本发明所提供的脉管炎药属于一种在古老祖传秘方的基础上,研制出的一种新型中草药配方药剂,通过患者内服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采用本发明治疗脉管炎病患者具有疗程短、见效快、服用方便、价格低廉、治疗无痛苦特点。患者一个疗程为15天,轻病患者可连续服用4个疗程,重病患者需6个疗程,服药时间为早、晚各一瓶药剂,每瓶药量20g。根据临床实践证明本发明对轻、重脉管炎患者疗效均比较显著,一般治愈率可达85%以上。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如下若制备3600g脉管炎药的药剂,其配方中各药物的重量组分构成如下阿胶50g 白花钱蛇105g 红参200g 斑毛0.7g 蟾酥0.07g麝香3g银朱15g 黄酒3500g 白酒1000g具体生产工艺分以下两步第一步将阿胶50g、白花钱蛇105g、红参200g、斑毛0.7g、蟾酥0.07g黄酒3500g和白酒1000g放入白钢制煎药锅内煮沸后改用温火煎熬,经2-3小时左右,观察锅内液体容量指示计,药液容量达到3600g左右即停止煎熬。
第二步利用过滤网将锅内煎熬好的药液过滤到罐内,然后将粉末状的麝香3g、银朱15g一同放入罐内。用搅棒搅拌均匀,待药液凉后将所制得的3600g左右的药液分装,每小瓶20g,将分装后的药液经包装后装箱入库。
权利要求
1.一种脉管炎药;其配方在于由阿胶、白花钱蛇、红参、蟾酥等多种中草药所组成;其配方比例(重量%)阿胶1-1.5白花钱蛇1.5-2.5 红参3.5-4.5斑毛0.01-0.02蟾酥0.001-0.002 麝香0.06-0.07银朱0.25-0.35 黄酒65-75白酒15-20
2.一种脉管炎药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工艺流程分以下几步第一步将阿胶、白花钱蛇、红参、斑毛、蟾酥、黄酒和白酒按比例装入白钢制的煎药锅中,煮沸后用温火煎熬时间约2-3小时,通过观察煎药锅的容量指示计,锅内药物约剩3600g左右时停止煎熬。第二步用过滤网将锅内药液滤出到罐中,然后将粉末状的麝香和银朱按比例放入到罐中混合搅拌均匀,待药液变凉后分装到药瓶中,并将装有药物的药瓶包装入库。
全文摘要
一种脉管炎药及其生产工艺,是采用阿胶、白花钱蛇、红参、蟾酥等多种中药辅以白酒、黄酒配制而成;其生产工艺将阿胶、白花钱蛇等中药加黄酒、白酒煎熬、过滤,然后加麝香、银朱而制成药剂。本发明具有活血化瘀、软化血管、最后使脉管炎症消除,故而属于一种新型的治疗脉管炎的中药制剂。本发明具有疗程短、见效快、标本兼治、服用方便、价格低廉等特点。
文档编号A61K35/56GK1277867SQ9911303
公开日2000年12月27日 申请日期1999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1999年6月21日
发明者刘寿臣 申请人:刘寿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