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儿双项速成康复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7076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聋儿双项速成康复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聋儿听力、语言康复的新方法。
神经性耳聋是世界性一大难题。致聋原因较多,但多数是药物损伤,导致神经性耳聋。我国聋哑人现已超过1800万,其中0-6周岁的74万人,8-14周岁的108万人,两项共计182万人。按1996年4月26日国务院批转的《中国残疾人事业“九五’’计划纲要》的目标要求,到本世纪末我国年仅康复2万人。以这个数字计算,康复182万聋儿需91年。
国内外虽有“电子耳蜗”临床试验,但难于普及。其一,不是所有的聋儿都能适应这种手术;其二,费用昂贵,一般家庭承担不起。配戴助听器已被广泛采用,但戴上助听器不等于聋儿可以说话,须进行听力和语音语言两个方面的反复训练才能开口说话。现行的康复办法,多是“以目代耳”,模仿口形发音,康复时间长,大约需四年的时间,效果很不理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聋儿双项速成康复法,使聋儿在短期内消除听力、语言障碍可以说话,使聋儿康复后早日进入普幼、普小学习。
聋儿双项速成康复法一是提高听力,听力提高是唤醒、提高聋儿的残余听力,培养起聆听习惯和能力,使聋儿听清、听懂声音,建立起声音概念;二是语言康复,在听懂声音的基础上,实施语音、语言训练,逐步建立语言概念,最终形成口语。
本发明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唤醒听觉。接收听力在100分贝以内智力较好的2-14周岁聋儿,并给聋儿配戴适合其听力的助听器,通过理疗,磁疗、康复功等方法提高聋儿的听力。
专家研究证明,过量的抗生素会使血液的粘稠度增加,导致血液循环不平衡,听觉神经细胞在缺氧的情况下变性死亡。
近年来,生物工程学界发现BFGF等类似的神经营养因子能促进神经细胞再生,推翻了过去医学界认为“神经细胞不能再生”的结论。
理疗的机理是根据理疗专家“人体是个由分子、原子、电子构成的综合物理场”的理论,选择适当的电磁波频段,与人体内的生物电磁波产生一定的谐振,以调节人体的生物电场,恢复损伤的外周神经动作电位,增强神经的传导功能。
理疗的功效是电磁波反复穿透人体组织,经外耳辐射微波,直接作用于内耳,改善循环,促进听神经组织的修复再生。
理疗部位是中枢神经(颈部、头部、耳部),每日一次。根据聋儿的年令、听力损伤程度,理疗时间20-30不等分钟。
磁疗的机理是电磁场产生的磁力作用于人体的生物电场,加速该生物电场的活动,从而增强听神经活力。
磁疗的功效是降低血液粘稠度,活血化阏,增强人体生物膜的通透性,恢复血管的弹性,维持神经的传导,促进人体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透过毛细血管进入间质和细胞内,增强新陈代谢,提高听种经的活力。同时,该过程还兼有声音反馈的作用。
磁疗部位是耳部(外耳、内耳),每日20分钟。
康复功,调整人体的经络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活动,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并激发听神经的潜能、促进听神经的细胞再生。
康复功,每日早饭前、临睡前各一次,按摩听宫、医风、外关、耳门、听会等穴位10分钟。
(2)、树立声音概念。在提高听力的基础上,培养起聆听能力和习惯,以提高听觉能力。循序渐进地使聋儿听清,听懂各种声音,树立声音概念,再逐步地使聋儿从纷繁的声音中分辨、认识、理解语言声,树立语言概念。
(3)、发声训练。其一,天天做口舌操,提高舌、唇、齿的配合活动能力;其二,呼吸训练,包括深、慢、快,缓、急等方式交叉训练;其三,唱歌,有一定语言能力的,通过唱歌提高呼吸,运气和口语能力,并且不同听力的聋儿使用不同的声强级,提高其对各种频率音乐的感知力;其四,表演节目,包括说、唱、音乐舞蹈,提高口语能力和表达能力。
(4)、语言训练。这是个多手段、多形式、多方法的综合强化过程,是一个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循序浙进、交叉反复的过程。其一,使用与本发明相配套的听力、语言康复自编教材;其二,针时聋幼、聋儿、聋少各自的年令、心理特征和听力状况,不同程度地分别采取游戏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自然教学法、美术教学法、音乐教学法,因人而异;其三,快速强化训练。从单音词到双音词、多音词;从词组到句子,快速反复强化训练,最终使聋儿达到国家规定的1-4级康复标准。达到国标3、4级的均可入普幼、普小。
(5),以听力、口语巩固为主的学前教育。凡达国标3、4级的聋儿即编入学前班,接受学前教育,学习拼音识字和百以内数的计算,做到读写兼顾,以读说为主,以巩固语言效果。
(6)、不断培养提高交往意识、交往能力。前述五个方面都是为与正常人交往、沟通最终进入普幼、普小打基础的。根据聋儿的年令和语言能力,有计划、有步骤地分别组织安排交往活动,从取送东西到送口信、听电话,以及走进幼儿园、小学校、市场、商店等,在亲自的实践活动中,提高交往能力,提高口语能力。
本发明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1、本发明采用理疗、磁疗、康复功等方法,与听觉能力训练紧密结合,提高聋儿听觉能力。
2、全托、阶段封闭式管理和强化训练体制,包括医疗在内,无须家长护理。在聋儿没有完全适应环境时,家长只能侧面见孩子,以防止聋儿情绪波动,从而减少外界不必要因素的干扰,减少康复时间的无谓浪费。康复师24小时和聋儿在一起,正式训练之外,饮食、起居、见闻、活动,随时随地都有充分的训练机会。
3、全方位的培养教育。矫正不健康的心理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文明礼貌,谦让友爱风尚,爱祖国、尊老爱幼、爱劳动、节约等思想品质、理想萌发及学前教育等等,所有孩子成长应具备的常识、能力、意识、品质,部进行培养教育。
4、全方位的巩固体制。一是除康复训练外,全员与聋儿接触、交往、沟通必须用口语,不许打手势。二是培训家长,在假期、康复后继续巩固提高康复效果。
5、时间短,收效快。将语言康复的各种训练,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交叉进行使聋儿康复时间缩短,在二年内较短的期限里恢复说话能力。
权利要求
1.一种聋儿双项速成康复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包括;(1)、唤醒听觉,接收听力在100分贝以内智力较好的2-14周岁聋儿,并给聋儿配戴适合其听力的助听器,通过理疗、磁疗、康复功等方法提高聋儿的听力,;(2)、树立声音概念,在提高听力的基础上,培养起聆听能力和习惯,以提高听觉能力,循序渐进地使聋儿听清、听懂各种声音,树立声音概念,再逐步地使聋儿从纷繁的声音中分辨,认识、理解语言声,树立语言概念;(3)、发声训练,其一,天天做口舌操,提高舌、唇、齿的配合活动能力;其二,呼吸训练,包括深、慢、快、缓、急等方式交叉训练;其三,唱歌,有一定语言能力的,通过唱歌提高呼吸,运气和口语能力,并且不同听力的聋儿使用不同的声强级,提高其对各种频率音乐的感知力;其四,表演节目,包括说、唱、音乐舞蹈,提高口语能力和表达能力;(4)、语言训练,这是个多手段、多形式、多方法的综合强化过程,是一个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交叉反复的过程,其一,使用与本发明相配套的听力、语言康复自编教料;其二,针对聋幼、聋儿、聋少各自的年令、心理特征和听力状况,不同程度地分别采取游戏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自然教学法、美术教学法、音乐教学法,因人而异;其三,快速强化训练,从单音词到双音词、多音词,从词组到句子,快速反复强化训练,最终使聋儿达到国家规定的1-4级康复标准,达到国标3、4级的均可入普幼、普小;(5)、以听力、口语巩固为主的学前教育,凡达国标3、4级的聋儿即编入学前班,接受学前教育,学习拼音识字和百以内数的计算,做到读写兼顾,以读说为主,以巩固语言效果;(6)、不断培养提高交往意识、交往能力,前述五个方面都是为与正常人交往、沟通最终进入普幼、普小打基础的,根据聋儿的年令和语言能力,有计划、有步骤地分别组织安排交往活动,从取送东西到送口信、听电话,以及走进幼儿园、小学校、市场、商店等,在亲自的实践活动中,提高交往能力,提高口语能力。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聋儿双项速成康复法,涉及聋儿听力、语言康复的新方法。本发明借助理疗、磁疗、康复功等方法提高听神经细胞活力,激发听神经潜能,促进听神经细胞的再生,从而提高听觉能力,然后结合辅助功能训练,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方式,使用与本发明相配套的自编教材,对聋儿进行系统的科学的听力、语音、语言程序训练,使其在短时间内开口说话,逐步达到国家规定的1—4级康复标准,使聋儿和正常儿童一样入普幼、普小学习,本发明时间短,收效快。
文档编号A61N2/00GK1280862SQ9911311
公开日2001年1月24日 申请日期1999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17日
发明者孙有贵 申请人:孙有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