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白塞氏病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67451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白塞氏病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白塞氏病的药物,具体涉及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中药口服制剂及该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
白塞氏病(Behcet’s Disease,简称B.D.),曾名口、眼、生殖器综合征,与祖国医学“狐惑病”的描述极为相似,属世界性疑难性难治病之一。本病首先由土耳其皮肤病理学医师一白塞氏医师(Dr.Behcet)在1937年提出的,在同一患者可先后或同时出现口腔溃疡、眼部损害、外生殖器溃疡的一种独立性疾病。随着对该病的认识深化,发现该病还可累及皮肤、关节、消化道、心血管、肾脏、神经系统等脏器,也可伴发热。本病源流行于地中海地域,自50年代起日本及亚洲地区发病数骤增。据资料统计,本病发病后五年并发眼病的发生率达45%~80%,在患眼病后五年的失明率可达40%~80%,本病的死亡率为2.4%~4.5%。日本因本国的发病数为世界首位,曾组织副教授级以上180位专家参与有关白塞氏病的31个专题项目研究。经过20年的研究,至今仍对病因、发病机理不明,且缺乏特异性诊断手段和方法,也缺乏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手段,西医只能依靠激素(如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缓解症状,但不能阻止病变复发和恶化,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有严重毒副作用,最终患者仍不能控制病情导致严重并发症,尤其是眼病。根据1976年上海地区皮肤病流行病学调查,白塞氏病发病率为0.05%,我国属高发地区,由此估计我国约有白塞氏病患者60万人以上,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按国外失明率计算,我国将有10.8~38.4万人因此而失明。这将给我国社会、家庭带来在经济、财力、人力、精神方面相当的损失。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治疗白塞氏病的药物,它能治愈或明显改善白塞氏病的上述症状,特别是预防眼病发生、保持眼病的残留视力、降低失明率,并且服药方便、无副作用、价格便宜,有利于临床广泛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了上述治疗白塞氏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的治疗白塞氏病的药物是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徐长卿10-40%、金雀根10-40%、千斤拔10-20%、紫草5-20%、米仁1-10%、地黄1-10%、泽兰1-5%、赤芍0.5-5%、白术0.5-5%、云苓0.5-2%、半夏0.5-2%、陈皮0.5-1%、虫草0.1-0.5%。
将上述各组份制成治疗白塞氏病的中药制剂,可以是口服制剂,如口服液、颗粒剂、胶囊等。
本发明公开的治疗白塞氏病的中药制剂是通过下述方法制得的取上述配比的中药水煎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滤液浓缩,加95%乙醇,使乙醇的含醇浓度为60%,搅拌静置沉淀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加热到无乙醇味,制得提取液;取上述提取液,加入0.2~2份糖浆、0.01~0.05份防腐剂、适量矫味剂,并加一定量蒸馏水,搅匀,过滤,灭菌,灌封,即制得口服液。
取上述提取液,浓缩粘稠成浸膏,浸膏1份,加1~4份糖粉,0.2~1份糊精,适量乙醇,混匀过12目筛成颗粒,烘干,分包,即制得颗粒剂。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基于祖国医学如《金匮要略)》等对与白塞氏病极相似的“狐惑病”的详细描述及历代医家对病因及病损脏腑的认识,申请人综合各家所述,发现该病早期病因病机属肝经郁火、兼挟风邪、热毒相搏聚于肌肤或肝经温热流注下焦而成。病程较长期后,由于患者服用滋补养阴药或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而致阴损及阳,或阴阳俱损属病邪余波,邪少虚多的夹杂症状态,随其病情轻重不同呈现不同部位的病损。现代医学认为该病的基本病理是血管炎性疾病。
本发明通过对白塞氏病455例,其中完全型305例(即累及眼部者),不完全型150例(即未累及眼部者),对照组300例(年龄不超过50岁的健康者,40岁以上血脂偏高者剔除)进行临床及实验室观察,观察结果如表一表一白塞氏病组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测定结果(X+SD)
P值*>0.10**<0.05***<0.025****<0.01结果表明1、完全型白塞氏病组除血球压积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外,高切变率(230s-1)和低切变率(9.6s-1)下的全血粘度以及血浆粘度、血沉、血沉方程K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25和<0.01。
2、不完全型白塞氏病组高切变率下全血粘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低切变率下全血粘度及血球压积、血浆粘度、血沉、血沉方程K值均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别P>0.10。
3、完全型白塞氏病组的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高于不完全型白塞氏病组。
结果说明白塞氏病的基本病理特征是血栓性血管炎,符合中医的血瘀证范畴。从上述数据提示,白塞氏病存在纤溶系统的功能障碍。完全型白塞氏病组的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高于不完全型白塞氏病组,故而累及眼部,由于葡萄膜的血管丰富,血粘度高更易促使葡萄膜炎发病且易反复发作,最后导致失明。在临床诊治中观察到属血瘀证范畴的不完全型白塞氏病组的患者极易在发病后1-2年内患葡萄膜炎,激素和其它免疫抑制剂虽大剂量使用,但疗效较差,从虹睫炎转为全葡萄膜炎或后葡萄膜炎,视力锐降,反复发作,病程4年后常致失明。
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治疗白塞氏病临床疗效观察如下完全型白塞氏病人30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75例,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每日三次,每次10ml口服,以3个月为一疗程,共治疗4-6个疗程,系统观察一年以上,最长8个疗程。对照组130例,用秋水仙碱每日二次,每日0.5mg口服,二周后根据病情改为0.5mg/次,总量不超过1.5mg/日,疗程同上。两组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沉、血沉方程K值等指标。
疗效标准临床控制眼球损害症状基本缓解,视力提高,无复发,血液粘度恢复正常范围。
显效眼球损害症状明显改善或症状缓解,但在1年内有轻度发作2-3次,视力较治疗前有提高,血液粘度指标或部分指标恢复正常。
有效眼球损害症状在1年内有3-6次复发,视力有所改变或保持原状。
无效眼球损害无改变,视力进一步减退,甚至失明,视力消失。
临床结果见表二、表三表二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治疗完全型白塞氏病临床结果
<p>治疗结果显示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其总有效率、显效率均高于秋水仙碱组,P<0.05和P<0.025。
表三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改变(X+SD)<t
结果显示用药前后治疗组在高切变率下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的改变高于对照组(P值<0.05),治疗组在低切变率下全血粘度的改变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0.025),而血沉方程K值两组无明显差别(P值>0.10)。
副作用两组治疗前均作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并1-3个月复查,对照组初起每周检测白细胞计数,第二个月起每月复查一次,30例病人给以精子计数测定,治疗后予以复查。治疗组无严重副反应,仅7例胃部短暂饱胀不适感,加用消导药物后症状消失。对照组有16例周围血液白细胞减少,6例精子一时性减少,当减少秋水仙碱的剂量为每日0.5mg后,约一个月可恢复正常。
本发明的药物临床观察表明,本发明的药物是通过降低血粘度,改善眼部血循环,缓解眼部症状而保护视力的,发病早期病者用本发明的药物治疗可恢复视力,反复发病眼球结构损害严重者还能保持残余视力,较激素及其它免疫抑制剂(包括秋水仙碱)有效、安全。本发明的药物还对凡属中医血瘀证范畴的疾病均有治疗价值,该药物对复发性口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病、口腔扁平苔癣也有疗效。本发明的中药制剂服药方便、无副作用、价格便宜,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实施例1取徐长卿20g、金雀根20g、千斤拔20g、紫草20g、米仁5g、地黄5g、泽兰2g、赤芍2g、白术2g、云苓1.5g、半夏1g、陈皮1g、虫草0.5g,分别用1000ml水煎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滤液浓缩至约160ml,加95%乙醇,使乙醇的含醇浓度为60%,搅拌静置沉淀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加热到无乙醇味,制得提取液,取上述提取液,加入糖浆(相当于糖粉20g),防腐剂(苯甲酸0.2g,5%尼泊金乙脂1ml),矫味剂(20%桂皮醛液0.05ml),并加蒸馏水至200ml,搅匀,过滤,灭菌,灌封制得口服液。
实例2取徐长卿40g、金雀根30g、千斤拔10g、紫草10g、米仁5g、地黄1g、泽兰1g、赤芍0.7g、白术0.7g、云苓0.5g、半夏0.5g、陈皮0.5g、虫草0.1g,分别用1000ml水煎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滤液,加95%乙醇,使乙醇的含醇浓度为60%,搅拌静置沉淀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加热到无乙醇味,制得提取液,继续将上述提取液浓缩粘稠成浸膏,按1份浸膏,加2份糖粉,0.5份糊精,适量乙醇,混匀过12目筛成颗粒,烘干,分包,制得颗粒剂。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白塞氏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徐长卿10-40%、金雀根10-40%、千斤拔10-20%、紫草5-20%、米仁1-10%、地黄1-10%、泽兰1-5%、赤芍0.5-5%、白术0.5-5%、云苓0.5-2%、半夏0.5-2%、陈皮0.5-1%、虫草0.1-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白塞氏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药剂是口服制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白塞氏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药剂是口服液。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白塞氏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药剂是颗粒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治疗白塞氏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取上述配比的中药水煎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滤液浓缩,加95%乙醇,使乙醇的含醇浓度为60%,搅拌静置沉淀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加热到无乙醇味,制得提取液;取上述提取液,加入0.2~2份糖浆、0.01~0.05份防腐剂、适量矫味剂,并加蒸馏水,搅匀,过滤,灭菌,灌封,即制得口服液。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白塞氏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取上述配比的中药水煎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滤液浓缩,加95%乙醇,使乙醇的含醇浓度为60%,搅拌静置沉淀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加热到无乙醇味,制得提取液;取上述提取液,浓缩粘稠成浸膏,浸膏1份,加1~4份糖粉,0.2~1份糊精,适量乙醇,混匀过12目筛成颗粒,烘干,分包,即制得颗粒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白塞氏病的药物及其该药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徐长卿等为原料,制得口服制剂。本发明药物能治愈或明显改善白塞氏病的症状,特别是预防眼病发生、保持眼病的残留视力、降低失明率,并且服药方便、无副作用、价格便宜,有利于临床广泛应用。
文档编号A61P37/00GK1254589SQ9911698
公开日2000年5月31日 申请日期1999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1999年10月18日
发明者吴堃达 申请人:上海市南市区董家渡地段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