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挤式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6255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压挤式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的压挤式输液器,是对现行医用输液器结构所作的技术改进。
现行普遍使用的医用输液器,主要由配置针头、过滤器、调速轮夹的输液管和串接在输液管中的液体流量管及用于连接液瓶的穿刺针组成。是依靠液面高、低差提供的液体重力来完成向受体输入药液的,即需要悬吊液瓶与受体体位形成液面高度差来进行输液。而悬吊液瓶输液不但会使患者活动受到限制,而且在某种情况下也是极不方便的,例如战、灾伤员的担架护送,车、船、飞机运送伤员过程中的应急输液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而提供不需悬吊液瓶依靠重力输液,因而使输液变得简单、方便、灵活的压挤式输液器。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压挤式输液器,其具有一端配置针头、中间设置过滤器、活动调速轮夹以及串接液体流量管的输液管,在输液管的另一端连接有一由柔性透明材料制成的输液袋,在该输液袋与液体流量管之间的输液管上设置有指压式水止夹,在液体流量管内设置有同输液管相接且伸入管体长度1/2处的出液管,该出液管的前端部管体内径增大呈杯形入口。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在液体流量管的出液口端引出有一排液细管与液体流量管出液口一侧的输液管连通,在该排液细管上设置有滑动式水止夹。
本压挤式输液器由于在液体流量管中心处设置出液口,可保证在管内充液量达容积2/3时,不论处于何种方位,均可使出液管口处于液面以下,避免气体进入输液管内,从而实现液体流量管的全方位使用。而设置于出液管前部的杯形入口,具有在液面晃动的情况下防止空气进入出液管的作用。在解决了液体流量管悬吊使用的问题后,通过对柔性的输液袋的压挤而产生的压力即可进行非悬吊液瓶的输液。在具体操作时,可将输液袋置于患者使用的睡枕下,依靠患者头部的压力进行输液,亦可使用双板夹提供的压挤力进行输液。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可方便地随身携带进行输液,特别适合于战、灾伤员的担架护送及车、船、飞机运送伤员过程中的应急输液。
附图
是本压挤式输液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给出的,本压挤式输液器包括有一端配置针头1、中间设置过滤器2、活动调速轮夹3、以及串接液体流量管5的输液管4,在输液管4的另一端连接有一由柔性透明材料制成的输液袋6,在该输液袋与液体流量管5之间的输液管上设置有指压式水止夹7,在液体流量管5内设置有同输液管4相接且伸入管体长度1/2处的出液管8,该出液管的前端部管体内径增大呈杯形入口。为保证进入液体流量管内的输入液及外加药液全部进入输液管内,在液体流量管5的出液口端引出有排液细管9与液体流量管出液口一侧的输液管4连通,在该排液细管9上设置有滑动式水止夹10。
权利要求1.一种压挤式输液器,具有一端配置针头(1)、中间设置过滤器(2)、活动调速轮夹(3)以及串接液体流量管(5)的输液管(4),其特征是在输液管(4)的另一端连接有一由柔性透明材料制成的输液袋(6),在该输液袋与液体流量管(5)之间的输液管上设置有指压式水止夹(7),在液体流量管(5)内设置有同输液管(4)相接且伸入管体长度1/2处的出液管(8),该出液管的前端部管体内径增大呈杯形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挤式输液器,其特征是在液体流量管(5)的出液口端引出有一排液细管(9)与液体流量管出液口一侧的输液管(4)连通,在该排液细管(9)上设置有滑动式水止夹(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的压挤式输液器。它具有配置针头、过滤器、调速轮夹、液体流量管和柔性输液袋的输液管,在输液袋与流量管之间的输液管上设置有指压式水止夹,在液体流量管内设置有同输液管相接且伸入管体长度1/2处的出液管,该出液管的前端部管体内径增大呈杯形入口。本实用新型不需要悬吊液瓶进行输液,使用灵活方便。特别适合于战、灾伤员的担架护送及车、船、飞机运送伤员过程中的应急输液。
文档编号A61M5/14GK2404538SQ9924323
公开日2000年11月8日 申请日期1999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1999年9月17日
发明者杨忠 申请人:杨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