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药物乳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7059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热药物乳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电热药物乳罩,是一种治疗乳腺疾病的新型医疗装置。在现有乳罩的内壁层,利用电热温热效应引导药物向乳房内的病灶渗透,有加快局部血液循环、提高和改善局部正常组织抗病能力的作用。能促使乳房内的肿瘤、结节软化和萎缩,增粗的血管恢复正常,增生的乳腺小叶逐渐消失,乳腺腺体及组织细胞代谢活跃,弹性增强,表层柔润丰满,使其萎缩和分解的病理产物、有害毒素逐渐经过新陈代谢排出体外,以达到治疗、健美为目的。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往乳腺小叶增生、乳腺囊肿、乳腺肿瘤等疾病,主要靠口服中西药、肌肉注射、静脉注射、贴膏药,甚至手术等治疗方法,疗程长,有痛苦的状况,特研制出电热药物乳罩,能集温热场效应、药效应为一体,直接作用于患处,有综合治疗作用。本实用新型拓宽了乳腺病治疗领域,应用临床有一见就懂、一用就会、见效快、疗程短、既治疗、又健美、无痛苦、实用简便为特点。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采用安全电压≤36V和产生温热效应的电阻丝。最高温阈值38.9℃,以串联方式将电阻丝螺旋状缠绕在乳罩第二层海棉垫外侧壁并缝制固定,每圈电阻丝间隔0.5cm,左罩进线和右罩出线均安排在海棉垫内侧壁上并缝制固定,两乳罩之间连接带上安置一微型插座,是通入乳罩内电源的插头。海棉垫周边以120°分为相等三部分,形成三角的中心部位,乳罩内侧整体垫层也分相等三部分,每部分内侧壁缝制相应三个透气良好的单层布袋,布袋入口处安置上下相对粘合带,便于装取药物封口。垫层周边和乳罩下缘里侧周边安置粘合带,便于装取药物封口。垫层周边和乳罩下缘里侧周边安置粘合带,使垫层包括药袋整体粘下、揭下、洗涤、凉晒方便。乳罩表层和海棉层下缘以药袋间隔线对应向下延伸2.5cm,并剪开与软布料缝制以便使用时转内折以增舒适感,并防漏药气。药包采用稀疏纱布间隔1.5cm透过药包上下层,缝制纵行线,使装药包整体厚薄基本一致,以防药物堆积,影响疗效。
经验处方七叶莲15g、红藤15g、元胡15g、艾叶茸30g、远志12g、柴胡6g、生南星21g、红花12g、青皮12g、淫阳霍31g、辽细辛6g、生乳香12g、生没药12g、肉桂18g、大黄9g等。
治法烘干混合研末,每药包装药12g,5日换药1次,十五日一疗程。
使用方法本实用新型电热药物乳罩随时戴上治疗,微型通电插座设在两罩之间的连接带上,从颈前衣领下或胸前衣缝间均可插入,极为方便,每日通电一次,治疗15—30分钟即可。以坚持最高温阈值38.9℃为最佳,不通电使用时,也能达到较好的药疗作用,不影响工作和其它活动。
本实用新型完成方式详述如下


图1是实用新型的纵向剖视图。
图2是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实用新型的附属图。
参照附图利用≤36V电压(1),连接电阻线(2),螺旋状缠绕乳罩外侧第二层的海棉层上(3)出线和入线在海棉层内侧(4),每圈电阻丝间隔距离0.5cm(5),两罩之间连接带设微型插座(6),乳罩内侧垫层(8),垫层上缝制三个药袋(9),布袋入口处的粘合带(10),乳罩垫层周边和海棉层周边相对处的粘合带(11),乳罩表层和海棉层下缘延伸2.5cm(12),药布包缝制成三角扇形(13),透层缝合线纵行间隔1.5cm(14),乳罩两外侧向后的连接带(15),肩背带(7)。
权利要求1.一种电热药物乳罩具有乳罩特征,其特征在于,利用串联方式将电阻丝螺旋椎状缠绕在两乳罩外侧第二层的海棉垫上,并在两乳罩连接部位安置微型插座;同时在内侧以120°角将其分为三部分,缝制三个相应的布袋,并在布袋的边缘设置上下相应的粘合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药物乳罩,其特征是所述布袋垫层的周边内侧下缘与乳罩下缘相对处,用粘合带粘合,并设置乳罩外层和海棉层沿周边向下延伸2.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热药物乳罩,其特征是所述药布包呈三角扇形,略小于乳罩布袋,每间隔1.5cm,透过布包缝以纵行线,药布包整体厚薄基本一致。
专利摘要一种电热药物乳罩属于治疗乳腺疾病的医疗装置,其特点是:把有电热效应的电阻丝安置在乳罩内,又在两乳罩之间的连接部位装一电源插头,在乳罩内侧垫层上安置三个布袋,另缝制相应三个药包,并在垫层下缘和乳罩周边相对应的部位及装药口上安有粘合的封口,通电、装药治疗,本实用新型电热药物乳罩用温热效应与药物相结合,综合治疗见效快,疗程短,是一种既可治疗、又健美、无痛苦、使用方便的医疗装置。
文档编号A61N2/08GK2412405SQ9925478
公开日2001年1月3日 申请日期1999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1999年12月8日
发明者宋桂红, 张付兴, 王惠萍, 褚运堂, 刘学立, 周瑞 申请人:宋长生, 杜海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