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式腹水回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7147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密闭式腹水回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腹水回输装置。
目前,腹水回输采用的方法均为开放性回输,两输液瓶是相互独立的,且输液瓶之间要多次互换,输液管针头需反复穿刺瓶塞,增加了细菌侵入机会,使病人感染机会增大,也给护理带来麻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与人体构成一密闭循环通路,减少中间操作环节,杜绝外来细菌侵入的密闭式腹水回输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采用一个四通导液器作为主干输液管,四通导液器的A、B、C、D段分别与通向腹腔、血管和两输液瓶的输液管连通,两输液瓶之间还设置导气管接通两输液瓶。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了两输液瓶因多次互换而造成频繁拔插输液管针头,从而杜绝外来细菌侵入,减少病人交叉感染的机会。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密闭式腹水回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所示,密闭式腹水回输装置,采用一个四通导液器2作为输液管主干,其四通导液器2的A、B、C、D段分别与通向腹腔、输液瓶1、血管、输液瓶5的输液管相连通,B段通往血管的输液管上设有输液观察壶3,在输液瓶1和5之间还设有导气管4连通两输液瓶。使用时,两输液瓶吊挂在带有滑轮装置的输液架上,通过滑轮装置可使两输液瓶位置高低互换。当输液瓶1满液挂在输液架上方时,输液瓶5为空瓶置于下方,输液瓶5内的空气通过导气管4补给输液瓶1,则输液瓶1内的液体通过输液管流经四通导液器2的B段滴入血管,同时,腹腔内的腹水通过输液管流经四通导液器的D段,进入空的输液瓶5中,此时,四通导液器的A、C段用卡子卡住形成断流状态,这样,就形成了腹水回输密闭状态。当输液瓶1逐渐变为空瓶时,输液瓶5渐为满瓶状态,用卡子将四通导液器的A、B、C、D段同时卡住,形成断流状态,将输液瓶1、输液瓶2互换位置,即输液瓶5位于上方,输液瓶12位于下方,使四通导液器的B、D段保持断流状态,A、C段打开卡子保持流通,则输液瓶5的腹水流向血管,腹腔中的腹水流向输液瓶1,又形成了腹水回输的密闭状态,输液流量可通过输液观察壶3观测。这样,只需将输液瓶1、输液瓶5的高低位置互换,保持四通导液器的A、C段或B、D段的流通或断流,即能形成不断循环并完全封闭的腹水回输。
权利要求1.密闭式腹水回输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一个四通导液器(2)作为主干输液管,四通导液器(2)的A、B、C、D段分别与通向腹腔、血管和两输液瓶(1,5)的输液管连通,两输液瓶(1,5)之间还设置导气管(4)接通两输液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密闭式腹水回输装置,它采用一个四通导液器作为主干输液管,四通导液器的A、B、C、D段分别与通向腹腔、血管和两输液瓶的输液管连通,两输液瓶之间还设置导气管接通两输液瓶。本实用新型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了两输液瓶因多次互换而造成频繁拔插输液管针头,从而杜绝外来细菌侵入,减少病人交叉感染的机会。
文档编号A61M5/14GK2406669SQ9925659
公开日2000年11月22日 申请日期1999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1999年12月23日
发明者刘会敏, 郑岳, 谢长顺, 高彩云, 郭志敏, 王峰, 李朝晖, 曲磊红, 李莉, 鹿庆香, 魏昆, 郑文友, 齐胜民, 张丹 申请人:刘会敏, 郑岳, 谢长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