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7239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配药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配药器。
目前在临床静脉输液过程中,一般要先使用注射器抽吸配制药液于液体瓶(袋)中,再使用一次性输液器进行静脉输液。因此存在以下缺点1、当配制药液或向液体中加药时,需使用容量不同的注射器操作。临床中每配制一瓶液体,一般至少需要1支注射器,据调查目前医院消耗的注射器中,10-50毫升的注射器大部分都是用于配药,一个中型综合医院每天用于配药的注射器就达千余支,全年消耗价值达三十余万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负担。
2、现有注射器用于药液配制时污染几率高,尤其配制瓶装粉剂药物时,需从液体瓶(袋)中抽取一定量的液体作为溶剂,灌注于药瓶中溶药,实际操作时往往需要向无菌液体内反复插入抽取和注入液体,操作者反复抽拉注射器活塞及推杆与针管后部反复接触,针管内壁反复暴露,易造成液体污染,污染几率极高。
3、医护人员劳动强度大,配药时一般采用较大注射器反复抽吸,为保证无菌操作,需要一定的操作技巧,当配制液体较多时,手、臂疲劳尤为突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一次性配药器,代替注射器进行配药,最大限度地减少配药过程中的药液污染和对注射器的消耗;降低临床输液费用;简化配药操作,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配药器由液体容器和针头组成,其特征在于本实用新型配药器的液体容器为具有适当硬度的塑料制成的弹性药囊(1)(如附图一所示),弹性药囊(1)一端封闭,另一端有针头座(2)可与针头(3)嵌合连接。对弹性药囊(1)施加外力挤压时,药囊能够变形,排出囊中的液体或空气;外力消除后弹性药囊(1)自动弹性恢复,形成负压,从而吸进液体或空气。本实用新型配药器的弹性药囊(1)可制成不同容量规格,以适应不同的临床需要。
本实用新型配药器使用原理及方法如下1、对密闭的硬包装液体瓶或药瓶抽、注液体抽取液体时将配药器针头(3)插入密闭液体瓶,挤压弹性药囊(1)使空气进入液体瓶,然后将液体瓶翻转置于配药器上方,放松弹性药囊(1)即可吸出液体;注入液体时将配药器针头(3)插入密闭的药瓶或液体瓶,使配药器置于药瓶或液体瓶上方,挤压配药器弹性药囊(1),液体排入药瓶或液体瓶内,放松药囊抽出多余的空气使药瓶或液体瓶内外压力平衡,拔出配药器针头(3),完成操作。
2、对安瓿等非密闭性药瓶及软包装液体袋抽、注液体抽取液体时先挤压弹性药囊(1)排出囊中空气,并将针头(3)插入安瓿或液体袋的液体内,放松药囊即可吸出液体;注入液体时将配药器针头(3)插入液体袋,挤压配药器弹性药囊(1),液体排入液体袋内,保持对药囊的压力,拔出配药器针头(3),完成操作。
本实用新型配药器主要用于以药品整瓶药量作为用药计量单位进行药液配制的情况,,因此在临床绝大多数情况下本实用新型配药器可以取代注射器进行配药。对配药需要精确计量抽吸的情况,仍需使用注射器进行配药操作。
本实用新型一次性配药器零件数量少,材料成本仅为一次性注射器的1/2~1/3,其生产工艺简单,制造成本明显低于同规格一次性注射器,用于取代注射器进行输液配药可大量节省价格较高的注射器,显著降低生产费用和临床输液费用;本实用新型配药器进行药液配制时,因药囊密闭,消除了操作者对药液污染的可能,明显减少了配药过程中对药液的污染,也减少了使用后的废弃物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本实用新型配药器采用挤压式操作,较之注射器的活塞推拉式操作更加简便易行,明显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和操作难度。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输液配药器的具体实施例。
图中
图1A是配药器示意图,其中(1)弹性药囊;(2)针头座;(3)针头;
图1B是配药器弹性药囊的侧向视图。
权利要求1.一种配药器,由液体容器和针头构成,其特征在于本实用新型配药器的液体容器为具有适当硬度的塑料制成的弹性药囊,弹性药囊一端封闭,另一端有针头座与针头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药器。目的是设计一种代替一次性注射器用于配药的一次性使用配药器。本实用新型用弹性药囊进行抽、注液体操作,简化了配药过程,可减少临床输液对注射器的消耗,降低临床输液费用;减少液体污染;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和操作难度。
文档编号A61J1/05GK2407759SQ99257838
公开日2000年11月29日 申请日期1999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1999年12月30日
发明者王淑美 申请人:王淑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