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电渗疗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7532阅读:1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离子电渗疗法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于经皮以及经粘膜治疗的离子电渗疗法装置。
但是,正常的皮肤当然对来自外界的刺激具有保护作用,因而药物的吸收·透过比较困难。因此,目前的现状是采用外用剂型给药时,为了充分发挥药效所必需的药物量很难被皮肤容易地吸收。
另外,即使是由皮肤以外的生物膜吸收的途径,例如经口、直肠、口腔、鼻、舌下等给药方法,根据药物种类的不同,难以浸透或透过所述生物膜,生物利用度低的药物也较多。
因此,期望有一种对于皮肤及其它生物膜可以充分提高浸透、透过、吸收,显示药理效果,而且自身的局部毒性或全身毒性等少,实用性以及安全性高的吸收促进方法。
现在吸收促进方法中有使用吸收促进剂的化学促进法以及采用离子电渗疗法或声波渗入疗法(phonophoresis)的物理促进法。近年来,离子电渗疗法突然受到了瞩目,期待它成为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给药方法。离子电渗疗法是对皮肤或粘膜施加电压,使离子性药物发生电泳,透过皮肤或粘膜给药。
一般,离子电渗疗法装置的结构包括用于贮藏药物的层和电极。为了在一定时间内维持药效成分在体内的血药浓度,在用于贮藏药物的层中按照预先设定的量封入药效成分,必要时也封入用于维持药效的各种添加剂。另外,作为电极准备阳极和阴极2种离子电渗疗法用电极,它们之间仅相隔一定距离贴在皮肤上,通过将电流发生器产生的电流导入该电极,即可采用本装置实施治疗。
这种离子电渗疗法装置已在特开平62-268569号公报、特开平2-131779号公报、特开平3-268769号公报、特开平3-45271号公报、特表平3-504343号公报、特表平3-504813号公报等中公开。
但是,这些离子电渗疗法装置在使用水中的稳定性存在问题的药物(生理活性肽类等)时,由于药物历时分解,恐怕设定的药物量会减少。而且,欲以高浓度给药时,恐怕在保存过程中会引起药物的稀释。
另外,采用离子电渗疗法经皮吸收肽类药物时,通常将保持药物的环境设定在药物等电点的酸性侧或碱性侧。因此,对于为辅助生理活性物质发挥药理效果含有的添加剂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恐怕药理效果会降低。
而且,生理活性肽类等在溶解状态下保存时,确认会吸附在构成制剂的部件周围,长时间稳定保持规定的浓度是非常困难的。
作为其它问题,有报道指出在以溶解状态含有药物的导电层直接与通电之后的电极接触的装置中,通电时药物在电极表面电分解,分解的药物在体内被吸收恐怕对人体也会有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迄今为止提出了多种方案。例如,特开昭63-102768号公报、美国专利5310404号公报中提出了一种将封入水或电解质的胶囊或长柱(porch)安装在电极结构的上部,用时将胶囊或长柱破坏含浸药物保持层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从可以在稳定(干燥)状态下保存药物的角度来看是优良的,但是为了使水分均一的浸透到药物保持层中需要很长时间,另外由于药物的稀释可能会造成药效降低,不能说是很令人满意的。
另外,在特许第2542792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使药物保持层和含有电解质的电极层处于分离状态,分别安装在隔室内,使用时将折页结构上的2个隔室相互折叠使之活化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虽然在药物的长期稳定性方面有所提高,但是由于活化时剥离膜与药物保持层接触,溶解的药液可能会附着在剥离层一侧,存在不能使制剂维持均一药物含量的问题。另外,在活化方法方面设计得不是很充分,导致人为误差的因素较多,活化后的制剂也不能说是十分均匀的,在实用性方面存在问题。
另外,在特开平3-94771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装置,通过设置离子选择透过性膜(离子交换膜等),使之与水保持部的皮肤侧相邻,并在离子选择透过性膜的生物接触面上附着干燥的药物,来防止药物稀释和实现微量药物的局部高浓度给药。
而且,在特开平9-201420号中公开了一种离子电渗疗法用装置,依次设置电极结构层、溶解液保持层以及含有处于干燥状态的生理活性物质的药物保持层,形成分层结构,并在溶解液保持层和药物保持层之间设置一层非透水性的分隔层。采用这种装置的情况下,从所谓防止装置组装时人为的误差方面来看是优秀的。但是在这种装置中,由于溶解液保持层与药物保持层包装在一起,恐怕溶解液从溶解液保持层渗漏会引起药物的稳定性降低,非常难以保证质量。另外,假定在技术上完全可以防止溶解液的渗漏,可以预想其制造成本也会变得很高。
因而,目前的现状是尚未得到一种可以保证药物的长期稳定性,而且使用时活化操作容易、准确,能够尽量排除人为误差的离子电渗疗法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保证药物的长期稳定性,而且使用时装配操作容易的离子电渗疗法装置。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离子电渗疗法装置由于活化时药物保持体与剥离膜不直接接触,再次溶解的药液不会附着在剥离膜一侧,可以降低制剂中药物含量的损失。而且,由于使用时患者的手不直接与药物保持体接触即可贴付到皮肤上,因而不必担心药物吸附在手的皮脂上、手上附着的水分引起药物分解或手上附着的污垢和异物等污染药物。而且通过使用药物保持体,可以得到一定的给药面积,实现定量给药。
而且,本发明涉及的离子电渗疗法装置由于具有上述结构,在操作前也可以使药物部与药物溶解部在分离的状态下保存。因此,在药物部含有对于水分存在稳定性问题的药物(生理活性肽类等)时,没有必要担心水分从内设有药物溶解部的电极部分挥发引起药物历时分解。另外,由于用来完全防止水分从电极挥发的包装是不必要的,因而从经济的角度来看也得到了改善。因此,药物部与药物溶解部成为一体时,可以使用以前考虑到对药物溶解部的影响不能使用的干燥剂等药物部的稳定性改善剂。因此,进一步提高了药物的长期稳定性。
而且,保护上述药物保持体的膜的帽部具有用于将药物部与药物溶解部准确层叠的附加结构。这里所说的附加结构是指例如在药物部和药物溶解部相互对应的位置上开的孔以及插入该孔的棒。通过采用该附加结构使位置对正,可以使药物保持部与药物溶解部以准确的位置关系层叠。
另外,在药物溶解部的部分剥离膜上设置的孔与保护药物保持体的膜的帽部可以连接,通过折叠该剥离膜,可以使药物溶解部与药物保持体以正确的位置关系层叠。
另外,药物溶解部的周围设有凸型或凹型的框架,通过将药物部的帽部放入该框架中,可以使药物溶解部与药物部以正确的位置关系层叠。
另外,在药物部的周围实施凸型或凹型成型处理,在药物溶解部的相应位置设置凹型或凸型成型处理部,通过这种凸凹部的组合,可以使药物部与药物溶解部以正确的位置关系层叠。
而且,在药物部的保护膜的帽内部实施成型处理,以便使可以保持药物保持体,通过从上侧按压该帽部,可以使药物溶解部与药物部以正确的位置关系层叠。
另外,上述药物部作为含有药物的部件,具备保持药物的药物保持体以及至少在药物保持体的一面设置的与上述药物保持体处于非接触状态的膜构成。通过在这种含有药物的部件周围设有用于使位置重合的加工部,可以与药物溶解部正确层叠。这里含有药物的部件上的膜例如呈帽状,在该帽状膜上具有加入药物用的开口。
另外,本发明作为离子电渗疗法装置药盒具备包括药物溶解部的电极部以及药物部,其中药物部具有保持药物的药物保持体以及至少在药物保持体的一面设置的与药物保持体处于非接触状态的膜,该药物部与电极部分别包装。对该电极部与药物部分别实施用于层叠的位置重合加工。
因此,如果采用本发明涉及的离子电渗疗法装置,使用时的活化操作容易而且准确,因此能够尽量排除人为的误差,将药物再次溶解所必需的水分高精度地供给药物保持体。
图2是表示药物部的一个实施例的图,(a)为药物保持膜的俯视图,(b)为药物部的俯视图,(c)为药物部的剖面图。
图3是表示电流发生部Ia具体结构的图,(a)为正视图,(b)为后视图,(c)和(d)为剖面图。
图4是表示电极部Ib具体结构的图,(a)为正视图,(b)为内部图,(c)为内面图,(d)为剖面图。
图5是表示导电性揿钮连接器Id具体结构的图,(a)为正视图,(b)和(c)为剖面图。
图6是用来说明实施例1的离子电渗疗法装置的活化方法的图。
图7是表示实施例2使用的药物部Ic的图,(a)为药物保持膜的俯视图,(b)为药物部的俯视图,(c)为药物部的剖面图。
图8是表示实施例2使用的电极部Ib的图,(a)为正视图,(b)为内部图,(c)为内面图,(d)为剖面图。
图9是用来说明实施例2的离子电渗疗法装置的活化方法的图。


图10是表示实施例3使用的电极部Ib的图,(a)为正视图,(b)为内部图,(c)为内面图,(d)为剖面图。
图11是表示实施例3使用的药物部Ic的图,(a)为药物保持膜的俯视图,(b)为药物部的俯视图,(c)为药物部的剖面图。
图12是表示实施例3使用的活化用辅助台Ie的图,(a)为正视图,(b)为剖面图。
图13是用来说明实施例3的离子电渗疗法装置的活化方法的图。
图14是表示实施例4使用的药物部Ic的图,(a)为药物保持膜的俯视图,(b)为药物部的俯视图,(c)为药物部的剖面图。
图15是表示实施例4使用的电极部Ib的图,(a)为正视图,(b)为内部图,(c)为内面图,(d)为剖面图。
图16中(a)~(d)是用来说明实施例4的离子电渗疗法装置的活化方法的图。
图17是表示实施例5使用的药物部Ic的图,(a)为药物保持膜的俯视图,(b)为药物部的俯视图,(c)为药物部的剖面图。
图18是表示电流发生部Ia通过导线32与电极部Ib连接的实例的图。
图19是表示实施例5使用的电极部Ib的图,(a)为正视图,(b)为内部图,(c)为内面图,(d)为剖面图。
图20中(a)~(e)是用来说明实施例5的离子电渗疗法装置的活化方法的图。
图21是比较例1涉及的离子电渗疗法装置的示意图,(a)为正视图,(b)为内部图和后视图,(c)为剖面图。
图22是表示实验例1中血清内鲑降钙素浓度历时变化的图。
图23是表示实验例2中药物部含有的鲑降钙素残存率历时变化的图。
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图1是本发明涉及的离子电渗疗法装置在使用之前的剖面示意图。为了便于看清楚各部分之间的层叠关系,在示图中它们相互分离,但实际上各层之间是紧密结合的。
在该图中,背衬层4的一面设有供体电极印刷部6,另一面设有参比电极印刷部7。在背衬层4的周围设有用于将制剂固定在患处的医用胶带等粘合膜3。两个电极印刷部6、7通过导电性揿钮连接器Id与电流发生部Ia相连。背衬层4的供体电极印刷部6上具有供体电极侧导电层(药物溶解部)11,参比电极印刷部7具有参比电极侧导电层10。药物溶解部11与作为药物保持体的药物保持膜14相连,该药物保持膜14可以取下来。药物保持膜14上设有粘着层13。药物保持膜14通过电极部Ib侧的粘着层13固定在背衬层4或供体电极印刷部6上。另一方面,在皮肤侧的粘着层13上设置帽状成型保护膜12,该帽状成型保护膜12上具有用于加入药液的孔16。
这样构成的离子电渗疗法装置,在使用时将帽状成型保护膜12剥离,露出药物保持膜14。在这种状态下将装置贴付在皮肤上。而且,通过接通电流发生部的电源,可以驱动该离子电渗疗法装置。
以下详细说明这种离子电渗疗法装置各部分的具体结构。
图2是表示药物部的一个实施例的图,(a)为药物保持膜的俯视图,(b)为药物部的俯视图,(c)为药物部的剖面图。本实施例的药物部是将多孔性的药物保持面膜14夹在电极侧的膜25与皮肤侧的膜12之间形成的。而且,至少将皮肤侧的膜12加工成帽状,并在帽的中央形成用于加入药液的孔16。这些膜12、25可以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吸附药物少的膜。另外,药物可以采用例如喷雾涂膜或含浸等方法附着在药物保持膜14上,然后干燥。而且,在药物保持膜14的周围,两面均设有与电极部和皮肤接触的粘着层13。该粘着层13的涂敷模式是便于排气的纹状涂敷。另外,为了防止药物吸附和提高剥离性,可以对膜12、25与药物保持膜14接触的一面实施硅处理。而且,为了防止药物溶液向粘着层13扩散,也可以对药物实施防止扩散的加工。
其次对构成该药物部的各部分的材料进行说明。
粘着层13可以使用采用后述胶粘膜3的粘合剂。这一层是通过图样涂敷(间歇涂敷、纹状涂敷、间歇纹状涂敷)设置的,优选制成便于排气的结构。图样涂敷间隔的宽度只要粘着力和空气透过性的平衡良好即可,没有特别的限定,优选1mm~20mm。
代表药物保持体的药物保持膜14上可以具有由活性物质构成的药物,只要药物是可以透过的,任何药物均可。另外,药物是生理活性蛋白时,可以使用能够保持干燥而且低吸附性的亲水性多孔材料。这种亲水性多孔材料形成的亲水性膜包括亲水化的疏水性(或防水性)聚合物薄膜、含有亲水性物质的亲水性聚合物薄膜等对水具有较高润湿性的薄膜。
亲水化的疏水性聚合物薄膜例如亲水化的含氟树脂形成的薄膜(例如Millipore公司生产的亲水性DURAPORE,或东洋滤纸社生产的亲水性聚四氟乙烯等)、亲水化的聚醚砜等形成的薄膜(例如GelmanSciences公司生产的Supor等)、亲水化的纤维素衍生物(例如亲水化的醋酸纤维素、亲水化的三乙酸纤维素等)等形成的薄膜等。
含有亲水性物质的亲水性聚合物薄膜例如添加和含浸了适当表面活性剂后干燥得到的各种聚合物,如亲水处理后的醋酸纤维素膜(例如Sartorius公司生产的Asymmetric Ultra Filter、东洋滤纸社生产的醋酸纤维素带等)、亲水处理后的聚碳酸酯膜(例如Millipore公司生产的Isopore Membranes等)、亲水处理后的聚四氟乙烯膜(例如Millipore公司生产的Omnipore Membranes等)、亲水处理后的聚砜膜(例如Gelman Sciences公司生产的HT Toughline等)、亲水处理后的无纺布(例如用醋酸纤维素对聚酯无纺布进行涂膜后得到的膜(东洋滤纸社生产的涂膜型薄膜))等。亲水性膜也包括尼龙膜(日本PALL公司生产的BIODYNE等)等。
另外,优选在干燥的状态下含有对水分不稳定的药物或使对水分不稳定的药物附着。因为这样可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同时防止药物的漏出。另外,对水分稳定的药物也能够以凝胶状保持在药物保持体上。
另外,作为其它药物保持体中的凝胶状药物保持体,优选使用水溶性高分子或其水凝胶。凝胶状药物保持体的制备可以通过将水溶性高分子等凝胶化剂与药物溶液捏合进行。另外,为了提高导电性,也可以加入氯化钠、氯化钾、碳酸钠、磷酸、柠檬酸钠等电解质,醋酸、醋酸钠、磷酸、磷酸钠、柠檬酸、柠檬酸钠等pH缓冲剂。而且,制成可以维持自身保形性的程度,延展成片状或薄膜状。另外,自身保形性差时,也可以在凝胶内部加入网状支持体。凝胶层的厚度优选0.1~2mm,特别优选0.3~0.8mm。过薄则凝胶强度差,相反过厚则由于阻碍药物的移动使药物的吸收降低。
保护膜12、25是只要是非透水性的、可以加工成型(加热成型、真空成型等)的,任何一种物质均可。例如可以使用铝箔、聚酯、聚丙烯、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以及它们层压形成的膜。另外,优选在实施硅氧烷处理或聚四氟乙烯处理等防止吸附的处理后使用。通过这种处理使之容易从粘着层13剥离。
本发明使用的药物只要可以溶解、分散于水即可,可以使用所谓治疗领域中的药物,特别是可以广泛使用分子量为1×102~1×106的生理活性物质。例如麻醉药、镇痛药、抗食欲不振药(anorexic)、驱虫药、抗哮喘药、抗痉挛药、止泻药、抗肿瘤药、抗帕金森氏症药、止痒药、拟交感神经药、黄嘌呤衍生物、心血管药例如钙通道阻滞药、解热药、β-阻滞剂、抗心律不齐药、降压药、利尿药、包括全身·冠状血管·末梢血管和脑血管在内的血管扩张药、抗偏头痛药、醒酒药、止吐药、中枢神经兴奋药、止咳和感冒用药、decogestant、诊断药、激素治疗药、副交感神经抑制药、拟副交感神经药、神经兴奋药、镇静剂、安定药、抗炎药、抗关节炎药、镇痉药、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镇晕药、抗焦虑药、麻醉性拮抗药、抗癌药、催眠药、免疫抑制剂、肌肉松弛药、抗病毒药、抗生素、食欲抑制药、镇吐药、抗胆碱作用药、抗组胺药、避孕药、抗血栓形成药、骨吸收抑制剂、骨形成促进剂等,对此并没有限定。这些药物可以单独使用,或必要组合使用。
作为各种药物的实例,甾体类化合物例如雌二醇、孕酮、炔诺孕酮、左炔诺孕酮、炔诺酮、醋酸甲羟孕酮、睾酮及其酯,硝基化合物等的衍生物例如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醇酯类、尼古丁、氯苯那敏、特非那定、曲普利啶、氢化可的松,抗炎药例如吡罗昔康、酮洛芬,粘多糖酶例如硫粘多糖酶、丁丙诺啡、芬太尼、纳洛酮、可待因、利多卡因、双氢麦角胺、苯噻啶、沙丁胺醇、特布他林,前列腺素类例如米索前列醇、恩前列素、奥美拉唑、丙米嗪,苯甲酰胺类例如甲氧氯普胺、东莨菪碱、可乐定,二氢吡啶类例如硝苯地平、维拉帕米、麻黄碱、吲哚洛尔、美托洛尔、螺内酯、盐酸尼卡地平、骨化三醇,噻嗪类例如氢氯噻嗪、氟桂利嗪,悉尼酮亚胺类例如吗多明,硫酸多糖类例如肝素成分和蛋白质,肽类例如胰岛素及其同系物,降钙素及其同系物例如依降钙素、精蛋白、高血糖素、球蛋白类、血管紧张素I、血管紧张素II、血管紧张素III、赖氨加压素、加压素、促生长素抑制素及其同系物;生长激素和缩宫素,以及必要时这些化合物与药剂学上允许的酸或碱形成的可药用盐。
优选麻醉药、激素、蛋白质、镇痛药或其它低分子量的阳离子等,更优选肽或多肽类的胰岛素、降钙素、与降钙素有关的遗传肽、加压素、去氨加压素、普罗瑞林(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LH-RH)、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RH)、神经生长因子(NGF)以及其它释放因子,血管紧张素、甲状旁腺素(PTH)、促黄体激素(LH)、促乳素、血清促性腺激素、垂体激素(例如HGH、HMG、HCG)、生长激素、促生长素抑制素、促生长因子、高血糖素、缩宫素、胃泌素、胰泌素、内啡肽、脑啡肽、内皮素、缩胆囊素、神经降压素、干扰素、白介素、转铁蛋白、红细胞生成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血管活性肠肽(VIP)、胞壁酰基二肽、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尿抑胃素、心房利钠多肽(h-ANP)等,对此没有限定。其中特别优选肽类激素。
另外,根据需要可以使用苯扎氯铵、BSA(牛血清白蛋白)以及单月桂酸等吸附防止剂。
在本发明中,药物保持膜可以具有一种或数种上述药物或其盐。另外,药物的量根据各种不同的药物决定,以便患者使用时可以在有效时间内得到预先设定的有效血药浓度,据此也可以决定离子电渗疗法装置的大小和药物释放面积。
图3是表示电流发生部Ia具体结构的图,(a)为正视图,(b)为后视图,(c)和(d)为剖面图。电流发生部Ia在塑料成型体内部藏有电流控制电路,电流发生部的上部设有电流调节开关1,下部设有正或负电极端子2(阳极和阴极各一个)。该电流发生部Ia优选具有不会给患者带来负担的大小和重量。
具体的说,电流发生部由内藏有小型电池的自振荡电路、与该振荡电路相连的适当高电压发生电路、控制上述两电路驱动的控制电路构成。另外,也可以设置用于使药物的注入速度暂时提高的快速浓注(BOLUS)按钮。这是在投给镇痛剂时相应于显著剧烈的疼痛患者期望给药量暂时增加的场合相当有效的功能。
而且,控制电路可以通过手动切换开/关实现需要时给药(on-demand medication regime),可以根据适应生物24小时生物节律或24小时间隔模式的周期切换开/关。另外,由于控制电路中内藏有微处理器,也可以随时间改变应施加的电流的水平和脉冲、正弦波等的波形。而且,控制电路也可以包括监视生物信号、评价治疗方法并据此调节给药量的生物传感器和某种反馈系统。另外,也可以根据药品制造商、医师或患者设定一种以上既定的程序。
图4是表示电极部Ib具体结构的图,(a)为正视图,(b)为内部图,(c)为内面图,(d)为剖面图。电极部具有由聚酯、聚丙烯等聚烯烃的薄膜或它们的铝层压薄膜模制品构成的背衬层4。形成的背衬层4上设有印刷了银(阳极侧)、氯化银(阴极侧)形成的供体电极印刷部6以及参比电极印刷部7。而且背衬层中央部的电极印刷部6、7上设有2个导电层揿钮连接器用的插入口5(阳极侧、阴极侧各一个)。另外,电极部设有帽状成型保护膜收纳空间用框架27。
该电极部具有与电极印刷部6、7相连的参比电极侧导电层10以及供体电极侧导电层(药物溶解部)11,可以使用在无纺布、亲水性高分子等水保持材料中含有电解质的物质。另外,供体侧的导电层11(在本实施例中为阳极侧)还具有活化时将水分供给药物部中药物的功能。
而且,为了防止保存时水分挥发,对于导电层可以采用非透水性帽材料9实施易于剥离的热封包装。另外,背衬层4的周围设有用于将制剂固定在患处的医用胶带等粘合膜3,保存时装有衬垫,保存时分别装有粘合膜用衬垫8。
另外,这些电极部分6、7只要是现有公知的具有电极结构的物质即可,可以使用任何结构的物质,例如可以使用铂黑、钛、碳、铝、铁、铅、碳导电性橡胶、导电性树脂、铂电极、银电极、氯化银电极,特别优选使用铂电极、银电极、氯化银电极等。
另外,帽材料9只要是由非透水性原料构成的即可,可以使用任何物质,例如可以使用铝层压膜。必须通过热封得到高密封性时,可以将多数上述衬垫的膜等层压,或用其它高分子树脂涂膜。这样容易剥离。例如可以使用易于剥离的层压膜。优选这种层压膜的180°剥离强度为2000g以下。
粘合膜3的材料可以使用压敏性粘合剂。这种压敏性粘合剂可以使离子电渗疗法装置与患者的皮肤或粘膜表面保持保持状态,而且只要具有使药物部和药物溶解部充分结合的粘合力,并且是生理学允许的物质,就可以任意使用。例如可以使用由丙烯酸以及丙烯酸甲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癸酯、丙烯酸十二烷基酯、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等烷基碳原子数为4~18的丙烯酸烷基酯的单聚物或共聚物构成的丙烯酸类粘合剂,由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等烷基碳原子数为4~18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单聚物或共聚物构成的甲基丙烯酸类粘合剂,聚有机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等硅氧烷类粘合剂,天然橡胶、聚异丁烯、聚乙烯基醚、聚氨基甲酸酯、聚异戊二烯、聚丁二烯、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等橡胶类粘合剂。
背衬层4的材料可以使用对药效成分为非透过性的材料,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可塑性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可塑性醋酸乙烯酯-氯乙烯共聚物、聚酰胺、玻璃纸、醋酸纤维素、乙基纤维素、聚酯、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氨基甲酸酯、聚丁二烯、聚酰亚胺、聚丙烯腈、聚异戊二烯、聚苯乙烯衍生物、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聚乙烯醇共聚物、含氟树脂、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等合成树脂制的薄膜、片材或发泡体等可以单独或多种层压后使用。
另外,也可以使用这些合成树脂制的薄膜、片材或发泡体等与铝箔、锡箔等金属箔、无纺布、合成纸层压或铝蒸镀或陶瓷涂敷的物质。而且必须进行热封等密封包装时,可以与能够热封的材料层压后使用。
电极部层压到容器材料背衬层4上的方法可以采用将配电用印刷油墨与上述电料混合,涂敷在背衬层的材料上使之干燥的方法;印刷上述电极材料固定的方法;将上述电极材料蒸镀的方法;通过将上述电极材料光刻制造的方法等。另外,对于电极部可能与皮肤接触的部分,也可以在电极印刷层上再敷一层绝缘层。
导电层中可以仅注入水,另外也可以含有选自离子交换性高分子以及发泡材料、海绵等构成的柔软的多孔材料、吸水性聚合物等的至少1种。另外,为了提高导电性,也可以加入氯化钠、氯化钾、碳酸钠、磷酸、柠檬酸钠等电解质,醋酸、醋酸钠、磷酸、磷酸钠、柠檬酸、柠檬酸钠等pH缓冲剂。
作为导电层的具体实例,通常优选在无水的条件下使用无纺布、纸、纱布、脱脂棉、具有连续气泡的聚乙烯或聚丙烯、醋酸乙烯酯、聚烯烃泡沫、聚氨基甲酸酯等多孔膜和发泡体,刺梧桐胶、黄蓍胶、黄原胶、淀粉、阿拉伯胶、槐树豆胶、gellan gum等天然多糖类,明胶、果胶、琼脂、海藻酸钠或聚乙烯醇及其部分皂化物,聚乙烯甲缩醛、聚乙烯基甲醚及其共聚物、聚乙烯吡咯烷酮及其共聚物,羧甲基纤维素钠、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醋酸邻苯二甲酸纤维素等亲水性或水溶性纤维素衍生物,羧基乙烯基聚合物、聚丙烯酰胺以及聚丙烯酰胺衍生物、酪蛋白、白蛋白、甲壳质、壳聚糖、聚丙烯酸钠、聚HEMA类、聚HEMA衍生物及其交联体,必要时可以使用乙二醇、甘油等进行增塑化的水溶性高分子以及水凝胶,但是本发明对此没有特别的限定。另外,上述材料也可以2种以上组合使用。另外,必要时可以使用苯扎氯铵、BSA(牛血清白蛋白)等吸附防止剂。
另外,导电层上也可以含有离子交换性高分子以便除去与药物竞争的离子。离子交换性高分子可以根据药物的离子性从阴离子交换高分子、阳离子交换高分子以及两性离子交换高分子中适当选择。另外,配合方式有将离子交换树脂的微粉分散到上述高分子中形成凝胶状的方法或预先形成膜状的方法,本发明对此并没有限定。
供体电极侧导电层(药物溶解部)的容量依赖于电极部的大小以及药物部中所含有的药物所必需的水分量,或药物溶解部的吸收性材料的含水量等,没有特别的限定。但是,水分量过多会造成药物再溶解液漏出,过少则由于药物部的药物不能完全溶解导致药效降低。因此,水分量优选药物部的吸水最大量,当药物溶解部使用水凝胶时,特别优选脱水量为10mg/cm2~100mg/cm2。而且,水凝胶有必要具有活化时以及贴付在皮肤上时不会被破坏的凝胶强度,优选凝胶强度为400mg/cm2~1500mg/cm2。
溶解药物保持体中药物所必需的水分量预先通过药物溶解部控制。因此,在使用时无论何时均能准确而迅速的将水分供给药物保持膜,使治疗效果变得准确。另外,也可以缩短治疗操作、治疗时间。
图5是表示导电性揿钮连接器Id具体结构的图,(a)为正视图,(b)和(c)为剖面图。该连接器在电极端子固定台17上设有2个电极端子18(阴极或阳极),能够与电流发生部Ia的电极端子2(阳极或阴极)相连。
电流发生部Ia与电极部Ib的连接是将电极部Ib夹在电流发生部Ia侧的电极端子与导电性揿钮连接器侧的电极端子之间。通过连接使导电性揿钮连接器侧的电极端子与电极部的电极印刷部(阳极和阴极)接触,因此电流发生部与电极部处于可以导电的状态,实现了电的结合。
另外,作为电流发生部与电极部的连接方式有无绳式或遥控式。前者的情况下,欲简便治疗时,直接将小型的电流发生部与电极部连接。另一方面,后者的情况下,欲边手工操作电流发生部边治疗时,在电流发生部与电极部之间用专用连接线连接。
另外,连接线的两端具有用于和电流发生部侧及导电性揿钮连接器侧相连的连接方式。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方式是在塑料成型体上装入电极端子(阳极和阴极),使电流发生部侧与导电性揿钮连接器侧的电极端子可以连接。另外,连接方式并不限定于电极端子,连接方式的形状和连接状态可以随时变更。优选导电性揿钮连接器侧的连接方式可以使药物部与电极部不发生错位,并牢固地保持其排列。
以下通过实施例1~5说明采用这种构件的离子电渗疗法装置的层压方法。(实施例1)图6是用来说明实施例1的离子电渗疗法装置的活化方法的图。其操作步骤如下所述。操作步骤①剥离电极部Ib的帽材料9,使药物溶解部11露出。操作步骤②中间夹有药物保持膜的保护膜中,将电极侧的膜25剥离。操作步骤③剥离电极侧的膜25后,将药物保持膜14与药物溶解部11连接成一体,使帽状成型保护膜与帽状成型保护膜收纳空间用框架27重合,上述药物部Ic与药物溶解部11接触不至相互错位。操作步骤④装配好后,剥离皮肤侧的膜12。操作步骤⑤使用揿钮连接器Id,使分别独立的电流发生部Ia、药物部Ic、电极部Ib这3部分接触。操作步骤⑥将药物部Ic的粘合膜用衬垫8剥离。这样可以直接用于皮肤,开始治疗。
另外,活化方法的操作步骤并不限于此,根据患者的使用方式可以随机应变。
如上所述,实施例1的离子电渗疗法装置通过将药物保持膜保护膜中电极侧的膜25剥离后,使帽状成型保护膜12嵌入帽状成型保护膜收纳空间用框架27,可以使药物部Ic与药物溶解部11位置重合,因此使用时的活化操作容易且准确。而且,可以尽量排除人为的误差,将该药物再次溶解时所必需的水分高精度地供给药物层。(实施例2)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中的离子电渗疗法装置具有几乎相同的结构,但是药物部Ic与药物溶解部11的位置重合以及药物活化是采用药物保持膜保护膜12周围加工成型的位置重合用膜成型加工部28进行的,从这一点来看是不同的。
图7是表示实施例2使用的药物部Ic的图,(a)为药物保持膜的俯视图,(b)为药物部的俯视图,(c)为药物部的剖面图。如图所示,该药物部上设有位置重合用膜成型加工部28。
图8是表示实施例2使用的电极部Ib的图,(a)为正视图,(b)为内部图,(c)为内面图,(d)为剖面图。如图所示,该电极部上设有与图7的药物部中位置重合用膜成型加工部28相应的插入孔,即位置重合用膜成型加工部用孔29。
另外,实施例2中的电流发生部Ia、揿钮连接器Id与实施例1中的图3和图5结构相同。
图9是用来说明实施例2的离子电渗疗法装置的活化方法的图。其操作步骤如下所述。操作步骤①剥离电极部Ib的帽材料9,使药物溶解部11露出。操作步骤②中间夹有药物保持膜的保护膜中,将电极侧的膜25剥离。操作步骤③剥离电极侧的膜25后,将药物保持膜14与药物溶解部11连接成一体,使成型膜的位置重合用膜成型加工部28与位置重合用膜成型加工用孔29重合,使上述药物部Ic与药物溶解部11接触不至相互错位。操作步骤④装配好后,剥离皮肤侧的膜12。操作步骤⑤使用揿钮连接器Id,使分别独立的电流发生部Ia、药物部Ic、电极部Ib这3部分接触。操作步骤⑥将药物部Ic的粘合膜用衬垫8剥离。这样可以直接用于皮肤,开始治疗。
另外,活化方法的操作步骤并不限于此,根据患者的使用方式可以随机应变。
如上所述,实施例2的离子电渗疗法装置通过将帽状成型保护膜12周围加工形成的成型加工部28插入药物溶解部11周围相应设置的插入孔-位置重合用膜成型加工部用孔29中,可以使药物部Ic与药物溶解部11位置重合,因此使用时的活化操作容易且准确。而且,可以尽量排除人为的误差,将该药物再次溶解时所必需的水分高精度地供给药物层。(实施例3)实施例3与实施例1中的离子电渗疗法装置具有几乎相同的结构,但是药物部Ic与药物溶解部11的位置重合以及药物活化是采用活化用辅助台Ie进行的,从这一点来看是不同的。
图10是表示实施例3使用的电极部Ib的图,(a)为正视图,(b)为内部图,(c)为内面图,(d)为剖面图。如图所示,该电极部上设有位置重合棒插入孔15。
图11是表示实施例3使用的药物部Ic的图,(a)为药物保持膜的俯视图,(b)为药物部的俯视图,(c)为药物部的剖面图。如图所示,该药物部上设有位置重合棒插入孔15’。
图12是表示实施例3使用的活化用辅助台Ie的图,(a)为正视图,(b)为剖面图。活化用辅助台Ie具有与电极部的背衬层4形状相符的电极部收纳空间20,而且具有组装时使用的2根位置重合棒19。材料只要是纸、金属、木材、塑料膜(聚丙烯、聚四氟乙烯、氯乙烯)等可以加工成型的物质即可,没有特别的限定,优选厚度为3mm以上的塑料膜中具有较高保形性的物质。
该活化用辅助台是为了使患者可以容易地进行该装置的层叠操作设计的。该实施例中,设有与电极部的背衬层4形状相符的电极部收纳空间20,可以确实将电极部放置在活化用辅助台上。另外,该电极部收纳空间20从可以在层压时防止电极部破损的方面考虑也是实用的。另外,位置重合棒19可以在装置层压时使电极与药物保持膜的位置重合变得容易,因此可以有效抑制人为的误差。
另外,实施例3中的电流发生部Ia、揿钮连接器Id与实施例1中的图3和图5结构相同。
图13是用来说明实施例2的离子电渗疗法装置的活化方法的图。其操作步骤如下所述。操作步骤①使电极部Ib的插入孔15与活化用辅助台Ie的位置重合棒19重合,将电极部Ib设置在辅助台Ie上。操作步骤②剥离电极部Ib的帽材料9,使药物溶解部11露出。操作步骤③将保护药物部Ic的药物保持膜14的电极侧的膜25剥离。操作步骤④将位置重合棒19插入药物部Ic的插入孔15’中,使上述药物部Ic与药物溶解部11接触不至相互错位,将药物保持膜14与药物溶解部11连接成一体。操作步骤⑤由活化用辅助台Ie取下电极部Ib与药物部Ic构成的制剂。操作步骤⑥使用揿钮连接器Id,使分别独立的电流发生部Ia、药物部Ic、电极部Ib这3部分接触。操作步骤⑦将药物部Ic的帽状成型保护膜12以及粘合膜用衬垫8剥离。这样可以直接用于皮肤,开始治疗。
另外,活化方法的操作步骤并不限于此,根据患者的使用方式可以随机应变。
如上所述,实施例3的离子电渗疗法装置通过将活化用辅助台Ie的位置重合棒19插入帽状成型保护膜12周围设置的插入孔15’中,可以使药物部Ic与药物溶解部11位置重合,因此使用时的活化操作容易且准确。而且,可以尽量排除人为的误差,将该药物再次溶解时所必需的水分高精度地供给药物层。另外,通过使用活化用辅助台Ie的位置重合棒19,使药物部Ic与药物溶解部11之间的位置重合变得简便,消除了活化时患者的操作误差。(实施例4)实施例4采用与实施例1、2和3中几乎相同的离子电渗疗法装置,在粘合膜用衬垫8的延长位置上设有帽状成型保护膜用孔21,可以插入药物部的帽状成型保护膜12的帽部,而且在药物部的保护膜中电极侧的膜结构平坦,从这两点来看是不同的。
图14是表示实施例4使用的药物部Ic的图,(a)为药物保持膜的俯视图,(b)为药物部的俯视图,(c)为药物部的剖面图。如图所示,该药物部上设有药物保持膜保护膜连接用线状孔眼30。另外,保护膜25具有平坦的结构。
图15是表示实施例4使用的电极部Ib的图,(a)为正视图,(b)为内部图,(c)为内面图,(d)为剖面图。如图所示,该电极部上设有帽状成型保护膜用孔21、粘合层22(帽状成型保护膜用孔周围部分)、帽状成型保护膜用孔的折叠用线状孔眼24。
图16中(a)~(d)是用来说明实施例4的离子电渗疗法装置的活化方法的图。其操作步骤如下所述。操作步骤①如图(a)所示,剥离电极部Ib的帽材料9,使药物溶解部11露出。操作步骤②③将药物部Ic的帽状成型保护膜12安装在粘合膜用衬垫8的延长线上设置的帽状成型保护膜用孔21中。并使用帽状成型保护膜用孔21周围的粘合层22将帽状成型保护膜12粘着并固定。操作步骤④如图(b)所示,将药物部Ic的电极侧的膜(平坦膜)25剥离,沿药物保持膜保护膜的连接用线状孔眼30切下来,与电极侧的膜25分离。操作步骤⑤
沿粘合膜用衬垫8上设置的包括折线的线状孔眼24向电极侧折叠,使上述药物部Ic与药物溶解部11接触不至相互错位,将药物保持膜14与药物溶解部11连接成一体。操作步骤⑥如图(c)所示,使用揿钮连接器Id,使分别独立的电流发生部Ia、药物部Ic、电极部Ib这3部分接触。操作步骤⑦⑧使用之前将药物部的帽状成型保护膜12和粘合膜用衬垫8剥离。这样,如图中(d)所示可以直接用于皮肤,开始治疗。
另外,活化方法的操作步骤并不限于此,根据患者的使用方式可以随机应变。
如上所述,实施例4的离子电渗疗法装置通过将帽状成型保护膜12安装在粘合膜用衬垫8的延长部分设置的帽状成型保护膜用孔21后,沿粘合膜用衬垫8上设置的线状孔眼24折叠,可以使药物部Ic与药物溶解部11位置重合,因此使用时的活化操作容易且准确。而且,可以尽量排除人为的误差,将该药物再次溶解时所必需的水分高精度地供给药物层。(实施例5)实施例5与实施例4的离子电渗疗法装置具有几乎相同的结构,但是帽状成型保护膜用孔21部不是在粘合膜用衬垫8延长的外侧,而是沿线状孔眼26折入内侧;而且电极发生部Ia的电流控制驱动部不设置在使用部位,通过导线32进行适当的电流控制,另外导线前部的连接部分通过前后滑动可以夹入电极部端子;另外对帽状膜的内部实施成型加工,使药物保持膜14可以保持在其中,药物保持膜的面与膜不接触,处于浮游在空中的状态,从这三点来看与实施例4不同。
图17是表示实施例5使用的药物部Ic的图,(a)为药物保持膜的俯视图,(b)为药物部的俯视图,(c)为药物部的剖面图。如图所示,该药物部上设有药物保持膜保持用膜成型加工部31。
图18是表示电流发生部Ia通过导线32与电极部Ib连接的实例的图。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导线32的一端连接连接器2’,通过夹入电极部端子固定在电极部。导线的另一端连接电流发生部Ia。如果使用该导线32,能够以分开的位置操作该装置。
图19是表示实施例5使用的电极部Ib的图,(a)为正视图,(b)为内部图,(c)为内面图,(d)为剖面图。如图所示,该电极部上设有埋入式帽状成型保护膜用孔部分的线状孔眼26。
图20中(a)~(e)是用来说明实施例5的离子电渗疗法装置的活化方法的图。操作步骤①如图(a)所示,将折入粘合膜用衬垫8的一部分(内侧)的上述帽状成型保护膜用孔部分沿线状孔眼26折向外侧。操作步骤②如图(b)所示,将药物部Ic的帽状成型保护膜12安装在上述帽状成型保护膜用孔21中,将药物保持膜保护膜中电极侧的膜(平坦膜)25剥离,沿药物保持膜保护膜的连接折线的线状孔眼切下来,与电极侧的膜25分离。操作步骤③剥离电极部Ib的帽材料9,使药物溶解部11露出。其次,将成型膜沿粘合膜用衬垫上设有的包括折线的线状孔眼再折向电极侧,从上部按压帽状成型保护膜12的药物保持膜保持用膜成型加工部31,帽内部的药物保持膜14落下,使上述药物部Ic与药物溶解部11接触不至相互错位,将药物保持膜14与药物溶解部11连接成一体。操作步骤④如图(c)所示,使电流发生部Ia的导线32前端的连接器2’滑动,与电极部Ib连接。操作步骤⑤⑥如图(d)、(e)所示使用之前将药物部的帽状成型保护膜12和粘合膜用衬垫8剥离。这样,可以直接用于皮肤,开始治疗。
另外,活化方法的操作步骤并不限于此,根据患者的使用方式可以随机应变。
如上所述,实施例5的离子电渗疗法装置通过将药物部Ic的帽状成型保护膜用孔21安装在粘合膜用衬垫8的内侧,可以减小制剂的大小,使处理更容易。(比较例1)图21是比较例1涉及的离子电渗疗法装置的示意图,(a)为正视图,(b)为内部图和后视图,(c)为剖面图。比较例1是通过背衬层将将电极部和药物部设置成一体的装置,使用时将铰链式连接的电极部和药物部的衬垫剥离,折叠重合使之活化。另外,各部分的内部构成与实施例4几乎相同。(实验例1)血中鲑降钙素的浓度测定在本实验例中,预先制备下述物质用于实施例3和比较例1。
实施例4和比较例1是在与银印刷部(阳极)2.5cm2邻接的导电层中填充含有柠檬酸缓冲液(33mM,pH5)的1.5%琼脂凝胶1.0g,再在氯化银印刷部(阴极)中填充含有氯化钠的聚乙烯醇(UF-250G,Unitika生产)1.0g,制造电极部。另外,药物部通过在药物保持膜(BIODYNE+,Bole公司生产)3.46cm2上滴加鲑降钙素20IU后干燥制得。
如上所述制得的离子电渗疗法装置安装实施例4和比较例1活化后,贴付在SD大鼠(体重250g)的腹部,以供体电极为阳极,参比电极为阴极,由电流发生部进行12V的脉冲式去极化通电。另外,离子电渗疗法装置的活化对于实施例、比较例分别由4名男性实施。历时从大鼠的颈静脉内取血,得到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测定试剂盒(半岛鲑降钙素定量分析试剂盒)测定血清中的鲑降钙素浓度。其结果如图22所示。
根据图22的结果,约5分钟后的鲑降钙素血药浓度在实施例4的情况下为2075+108pg/ml(平均值±标准误差),比较例1的情况下为1867±548pg/ml,而且血药浓度的变化趋势也几乎相同,两者未见有显著差异。但是,比较例1比实施例4波动大,药物部与药物溶解部进行位置重合时,确认比较例的4例中所有制剂在剥离后均有药液附着在平坦衬垫面上,说明活化时的人为误差对血药浓度有较大影响。
这种结果意味着实施例4的装置在使用时活化操作容易而且准确,因此可以尽量排除人为的误差,将该药物再次溶解时所必需的水分高精度地供给药物层。(实验例2)药物部所含鲑降钙素的历时稳定性评价对于试验例1所使用的实施例4和比较例1进行下述包装,在25℃、65%R.H.放置条件下评价鲑降钙素的历时稳定性。另外,本试验中包装材料试验使用铝复合包装材料(冈田纸业生产),干燥剂使用OZO 1.0g(OZO化学生产)。其结果如图23所示。
由图23的结果可以确认将含有水的电极部与保持干燥状态的药物部包装在一起时,会对药物的历时稳定性带来不良影响(图23中比较例1-B)。另外,将电极部与药物部包装在一起并使用干燥剂时,多少会提高药物稳定性,但发现4例中有1例在放置6个月后电极部的水分干枯(图23中比较例1-A)。另一方面,实施例4显示出非常优良的药物稳定性。
如上所述,可以判断出药物溶解部与药物部一体化的装置实际上难以保证药物的长期稳定性。而且,电极部与药物部分开的装置由于也可以使用干燥剂,可以说进一步提高了药物的稳定性。
由上述结果可知采用本发明涉及的离子电渗疗法装置进行治疗,可以显示出优良的药理效果,而且提高了对患者的顺应性,这是从现有装置所不能想象的。而且,由于在操作方面和功能方面也能充分确保安全性,因而可以得到较高的可信性。
工业实用性本发明涉及的离子电渗疗法装置具有下述优点可以有效保证药物的长期稳定性,而且使用时的装配操作容易,适用于医疗领域中的离子电渗疗法。
权利要求
1.离子电渗疗法装置,是在使用时使药物部与药物溶解部接触,将药物部具有的药物投给患者,其特征在于,上述药物部具有载有药物的药物保持部以及保护上述药物保持部正反面的膜,至少对上述药物保持体以及膜中一方实施位置重合用成型加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电渗疗法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膜中至少一方加工成帽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子电渗疗法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药物保持体为高分子多孔性膜。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离子电渗疗法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药物保持体是通过加入药液后干燥得到的。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离子电渗疗法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帽的一方具有用来加入药液的孔。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离子电渗疗法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帽中至少一方进行了硅涂覆。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离子电渗疗法装置,其特征在于,药物保持体的正反周围部分设有粘着层。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离子电渗疗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用于上述药物部与药物溶解部进行位置重合的附加结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离子电渗疗法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附加结构是在上述药物部和药物溶解部至少一方的周围设置的位置重合用孔。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离子电渗疗法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附加结构是在上述药物溶解部的一部分剥离膜上设置的可以与上述药物部结合的孔。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离子电渗疗法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在药物溶解部的周围设置凸型或凹型框架,将药物部的帽部装入上述框架中,使药物溶解部与药物部进行位置重合。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离子电渗疗法装置,其特征在于,将药物部的周围处理成凸型或凹型,在药物溶解部的相应位置设置凹型或凸型成型处理部,通过上述药物部与药物溶解部的凸凹部的组合,进行位置重合。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离子电渗疗法装置,其特征在于,对药物部的帽部实施成型处理,通过从上侧按压上述帽部,可以使药物溶解部与药物部进行位置重合。
14.含有药物的部件,其特征在于,具有保持药物的药物保持体以及至少在上述药物保持体的一面设置的与上述药物保持体处于非接触状态的膜。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含有药物的部件,其特征在于,在周围设有用于使位置重合的加工部。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含有药物的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膜呈帽状。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含有药物的部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帽状膜上具有加入药物用的开口。
18.离子电渗疗法装置药盒,其特征在于具备包括药物溶解部的电极部以及药物部,其中药物部具有保持药物的药物保持体以及至少在上述药物保持体的一面设置的与上述药物保持体处于非接触状态的膜,上述药物部与上述电极部分别包装。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离子电渗疗法装置药盒,对上述电极部与药物部分别实施用于层叠的位置重合加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以保证药物的长期稳定性,而且使用时的装配操作容易的离子电渗疗法装置。背衬层(4)的一面设有供体电极印刷部(6),另一面设有参比电极印刷部(7)。两电极印刷部通过连接器(Id)与电流发生部(Ia)连接。药物溶解部(11)与药物保持膜(14)相连,覆帽药物保持膜(14)的帽状成型保护膜(12)在使用时可以剥离。并将露出的药物保持膜(14)贴覆在皮肤上,通过接通电流发生部(Ia)的电源,可以驱动离子电渗疗法装置。
文档编号A61N1/04GK1293581SQ99804208
公开日2001年5月2日 申请日期1999年2月19日 优先权日1998年2月25日
发明者古贺伸裕, 前田浩幸, 栗林满, 肥后成人 申请人:久光制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