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癌症疼痛合并癌症相关性乏力治疗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211129阅读:来源:国知局
0030] 实施例2-种用于癌症疼痛合并癌症相关性乏力治疗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 法
[0031] -种用于癌症疼痛合并癌症相关性乏力治疗的中药组合物,其由如下重量Kg的 中药组分制备得到:瓜萎60Kg、细辛7Kg、茵陈蒿40Kg、大黄30Kg、鱼腥草35Kg、山茱萸 90Kg、野菊花20Kg、英丝子15Kg、黄苗10Kg、怀牛膝15Kg、徐长卿15Kg、酸赛仁9Kg、甘草 15Kg〇
[0032] 一种用于癌症疼痛合并癌症相关性乏力治疗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 下步骤:
[0033] (1)取茵陈蒿、鱼腥草、菟丝子和徐长卿加水浸泡1小时,用挥发油提取器提取挥 发油,再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取得挥发油,再用0 _环糊精包合,制得包合物,包合物及药渣 备用;
[0034] (2)取山茱萸、瓜萎、黄芪、野菊花和赤芍加70 %乙醇提取2次,每次1.5小时,合 并药液,静置24小时,备用;
[0035] (3)取大黄、细辛、酸枣仁、甘草和白花蛇舌草粉碎成细粉和步骤(1)中药渣混合 后用适量75%乙醇提取2次,每次1小时,收集提取液,静置24小时,备用;
[0036] (4)取第⑵和(3)步骤中制得的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60°C,密度为 1.09的浸膏,干燥后备用,向浸膏中加入第(1)步骤中制得的环糊精包合物,测定其重 量,加入其重量10 %的乳糖和糊精的混合物,其中乳糖和糊精的混合物中乳糖和糊精的重 量比为2 :1 ;搅拌均匀加热至90°C,过100目筛,用喷雾干燥机制得提取物粉末,分装即得 颗粒剂。
[0037] 实施例3 -种用于癌症疼痛合并癌症相关性乏力治疗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 法
[0038] -种用于癌症疼痛合并癌症相关性乏力治疗的中药组合物,其由如下重量Kg的 中药组分制备得到:瓜萎52. 5Kg、细辛6. 5Kg、茵陈蒿35Kg、大黄27. 5Kg、鱼腥草32. 5Kg、山 茱萸87. 5Kg、野菊花17. 5Kg、菟丝子13. 5Kg、黄芪7. 5Kg、怀牛膝12Kg、徐长卿12. 5Kg、酸枣 仁 7. 5Kg、甘草 12. 5Kg。
[0039] -种用于癌症疼痛合并癌症相关性乏力治疗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 下步骤:
[0040] (1)取茵陈蒿、鱼腥草、菟丝子和徐长卿加水浸泡1小时,用挥发油提取器提取挥 发油,再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取得挥发油,再用0 -环糊精包合,制得包合物,包合物及药渣 备用;
[0041] (2)取山茱萸、瓜萎、黄芪、野菊花和赤芍加70%乙醇提取2次,每次1.5小时,合 并药液,静置24小时,备用;
[0042] (3)取大黄、细辛、酸枣仁、甘草和白花蛇舌草粉碎成细粉和步骤⑴中药渣混合 后用适量75%乙醇提取2次,每次1小时,收集提取液,静置24小时,备用;
[0043] (4)取第⑵和(3)步骤中制得的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65°C,密度为 1.06的浸膏,干燥后备用,向浸膏中加入第(1)步骤中制得的环糊精包合物,测定其重 量,加入其重量10 %的乳糖和糊精的混合物,其中乳糖和糊精的混合物中乳糖和糊精的重 量比为2 :1 ;搅拌均匀加热至85°C,过100目筛,用喷雾干燥机制得提取物粉末,分装即得 颗粒剂。
[0044] 实施例4 一种用于癌症疼痛合并癌症相关性乏力治疗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 法
[0045] -种用于癌症疼痛合并癌症相关性乏力治疗的中药组合物,其由如下重量Kg的 中药组分制备得到:瓜萎45Kg、细辛5. 5Kg、茵陈蒿30Kg、大黄25Kg、鱼腥草30Kg、山茱萸 85Kg、野菊花15Kg、英丝子12Kg、黄苗5Kg、怀牛膝9Kg、徐长卿10Kg、酸赛仁6Kg、甘草10Kg、 白花蛇舌草15Kg、赤苟18Kg。
[0046] -种用于癌症疼痛合并癌症相关性乏力治疗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 1〇
[0047] 实施例5-种用于癌症疼痛合并癌症相关性乏力治疗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 法
[0048] -种用于癌症疼痛合并癌症相关性乏力治疗的中药组合物,其由如下重量Kg的 中药组分制备得到:瓜萎60Kg、细辛7Kg、茵陈蒿40Kg、大黄30Kg、鱼腥草35Kg、山茱萸 90Kg、野菊花20Kg、英丝子15Kg、黄苗10Kg、怀牛膝15Kg、徐长卿15Kg、酸赛仁9Kg、甘草 15Kg、白花蛇舌草18Kg、赤苟14Kg。
[0049] -种用于癌症疼痛合并癌症相关性乏力治疗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 2〇
[0050] 实施例6 -种用于癌症疼痛合并癌症相关性乏力治疗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 法
[0051] -种用于癌症疼痛合并癌症相关性乏力治疗的中药组合物,其由如下重量Kg的 中药组分制备得到:瓜萎52. 5Kg、细辛6. 5Kg、茵陈蒿35Kg、大黄27. 5Kg、鱼腥草32. 5Kg、山 茱萸87. 5Kg、野菊花17. 5Kg、菟丝子13. 5Kg、黄芪7. 5Kg、怀牛膝12Kg、徐长卿12. 5Kg、酸枣 仁7. 5Kg、甘草12. 5Kg、白花蛇舌草16. 5Kg、赤芍12Kg。
[0052] -种用于癌症疼痛合并癌症相关性乏力治疗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 3〇
[0053] 实施例7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次数的影响
[0054] 1.动物分组及给药
[0055] 雄性ICR小鼠70只,(20±2)g,按体重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具体分组情况如 下:
[0056] 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0057] 阿司匹林组:灌胃给予阿司匹林20.Omg/kg;
[0058] 中药高组:灌胃给予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中药组合物2g/kg;
[0059] 中药中组:灌胃给予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中药组合物4g/kg;
[0060] 中药低组:灌胃给予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8g/kg;
[0061] 2.实验方法及数据处理
[0062] 小鼠腹腔注射醋酸,引起腹腔深部大面积而较持久的疼痛刺激,致使小鼠产生扭 体反应。各剂量组给药lh后,腹腔注射0. 7%醋酸生理盐水溶液0.lml/10g,记录自注射醋 酸致痛后每只小鼠在20min内出现的扭体反应次数,计算各给药组的扭体抑制率。扭体抑 制率=[(对照组扭体次数-药物组扭体次数)/对照组扭体次数]X100%。实验数据以 X±s表示,采用SPSS15. 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0063] 3.实验结果
[0064] 表1中药组合物对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次数的影响
[0065]
【主权项】
1. 一种用于癌症疼痛合并癌症相关性乏力治疗的中药组合物,其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 组分制备得到:瓜萎45-60份、细辛5.5-7份、茵陈蒿30-40份、大黄25-30份、鱼腥草30-35 份、山茱萸85-90份、野菊花15-20份、菟丝子12-15份、黄芪5-10份、怀牛膝9-15份、徐长 卿10-15份、酸枣仁6-9份、甘草10-15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还包括15-18份白 花蛇舌草和10-14份赤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 中药组分制备得到:瓜萎52.5份、细辛6.5份、茵陈蒿35份、大黄27.5份、鱼腥草32.5份、 山茱萸87.5份、野菊花17.5份、菟丝子13.5份、黄芪7.5份、怀牛膝12份、徐长卿12.5份、 酸枣仁7.5份、甘草12.5份。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 中药组分制备得到:瓜萎52.5份、细辛6.5份、茵陈蒿35份、大黄27.5份、鱼腥草32.5份、 山茱萸87.5份、野菊花17.5份、菟丝子13.5份、黄芪7.5份、怀牛膝12份、徐长卿12.5份、 酸枣仁7.5份、甘草12.5份、白花蛇舌草16.5份、赤芍12份。
5. -种制备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 取茵陈蒿、鱼腥草、菟丝子和徐长卿加水浸泡1小时,用挥发油提取器提取挥发油, 再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取得挥发油,再用环糊精包合,制得包合物,包合物及药渣备用; (2)取山茱萸、瓜萎、黄芪、野菊花和赤芍加70%乙醇提取2次,每次1.5小时,合并药 液,静置24小时,备用; (3) 取大黄、细辛、酸枣仁、甘草和白花蛇舌草粉碎成细粉和步骤(1)中药渣混合后用 适量75%乙醇提取2次,每次1小时,收集提取液,静置24小时,备用; (4) 取第(2)和(3)步骤中制得的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60°C-70°C,密度为 1. 03-1. 09的浸膏,干燥后备用,向浸膏中加入第(1)步骤中制得的0 -环糊精包合物,测定 其重量,加入其重量10%的乳糖和糊精的混合物,其中乳糖和糊精的混合物中乳糖和糊精 的重量比为2 :1 ;搅拌均匀加热至80-90°C,过100目筛,用喷雾干燥机制得提取物粉末,分 装即得颗粒剂。
6. 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癌症疼痛合并癌症相关性乏力治疗药物中 的用途。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癌症疼痛合并癌症相关性乏力治疗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现有的治疗药物难以有效提高肿瘤患者化疗后免疫力。为此,本发明提供用于癌症疼痛合并癌症相关性乏力治疗的中药组合物,其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组分制备得到:瓜蒌45-60份、细辛5.5-7份、茵陈蒿30-40份、大黄25-30份、鱼腥草30-35份、山茱萸85-90份、野菊花15-20份、菟丝子12-15份、黄芪5-10份、怀牛膝9-15份、徐长卿10-15份、酸枣仁6-9份、甘草10-15份。该中药组合物在治疗癌症疼痛合并癌症相关性乏力方面优于现有治疗药物,因此适宜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IPC分类】A61P37-04, A61P15-00, A61K36-78, A61P35-00, A61P29-00
【公开号】CN104523954
【申请号】CN201510039454
【发明人】胡学荣
【申请人】邹士东
【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7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