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11214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
[0001]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3]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主要由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其间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据统计,至少20%的育龄妇女有子宫肌瘤。现代医学多采用手术或激素干扰等方法治疗,因其对女性正常生理功能影响较大且具有一定的副作用,而在停药之后容易复发。本发明人经过多年实践,利用中药治疗子宫肌瘤取得不错疗效。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有效率高、对人体无毒副作用、治愈后不易复发的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根据中医药理论,利用中药独特的药性,采用雷公藤、灯芯草、白术、积实、山茱萸、珠儿参、八月札、乌骨藤、茯苓、地骨皮、远志、龙骨、甘草,按照一定的配伍要求,经过特定的工艺加工而成。
[0006]制备本发明中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雷公藤20-40份,灯芯草20-40份,白术10-20份,积实5-15份,山茱萸10-30份,珠儿参5_15份,八月札5_15份,乌骨藤10-30份,茯苓10-20份,地骨皮5-15份,远志10-30份,龙骨10-20份,甘草10-30份。
[0007]本发明中药原料药的最佳重量份为:雷公藤30份,灯芯草30份,白术15份,积实10份,山茱萸20份,珠儿参10份,八月札10份,乌骨藤20份,获茶15份,地骨皮10份,远志20份,龙骨15份,甘草20份。
[0008]本发明中药的药理作用如下:
雷公藤:苦、辛温。归肝、胃经。行气止痛、活血化癖。用于血癖气滞,胁肋胀痛,胃院痛,跌打损伤。
[0009]抱树莲:甘、淡、微凉。归肝、肺经。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止血。用于湿热黄疽,目赤肿痛,腿腺炎,淋巴结炎,跌打损伤。
[0010]白术:苦、微寒。归肝、脾经。清热凉血,活血祛癖。用于温毒发斑,肠风下血,痈肿疮瘍等。
[0011]积实:苦、辛、寒。归脾、胃、肝、心经。破气消积,化痰除痞。用于积滞内停,痞满胀痛,大便秘结,胃下垂,脱肛等。
[0012]山茱萸:酸、微温,归肝、肾经。补益肝肾、收敛固脱。主治头晕目眩,耳聋耳鸣等证。
[0013]珠儿参:苦、寒,归肺、肝经。散结消瘤,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治瘤瘤,喉痹,痈肿疮毒,肺热咳喘等。
[0014]八月札:微苦、性平。归肝、胃、膀胧经。疏肝和胃,活血止痛,软坚散结,利小便。用于肝胃气滞,院腹、胁助胀痛,饮食不消,下痢便泄,汕气疼痛,腰痛,经闭痛经,瘤瘤痹痈,恶性肿瘤等。
[0015]乌骨藤:辛、苦、温,归脾、胃、肺经。理气调中,降逆止呕,燥湿化痰。用于胸隔满闷,院腹胀痛,不思饮食,呕吐等。
[0016]茯苓:甘、淡、平。归心、脾、肺、肾经。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等。
[0017]地骨皮:甘、寒。归肺、肾经。清虚热,泻肺火,凉血。用于阴虚劳热,骨蒸盗汗,小儿疮积发热,肺热喘咳,吐血,尿血,消渴等。
[0018]远志:苦、辛、微温,归心、肾、肺经。宁心安神,祛痰开窍,消散痈肿。用于惊悸、失眠健忘、痰阻心窍,癫痛发狂。
[0019]龙骨:涩、甘、平,归心、肝、肾、大肠经。镇心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用于心悸、失眠、健忘、眩晕。
[0020]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用于痰多咳嗽、热毒疮疡。
[0021]方中雷公藤、抱树莲为君药,具行气活血,清热解毒,与其他药物成分共用,达到活血化癖、软坚散结之功效,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治愈子宫肌瘤。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实施例1, 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是由雷公藤30g,灯芯草30g,白术15g,积实1g,山茱萸20g,珠儿参1g,八月札1g,乌骨藤20g,获茶15g,地骨皮1g,远志20g,龙骨15g,甘草20g制成。
[0023]实施例2,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是由雷公藤20g,灯芯草20g,白术10g,积实5g,山茱萸1g,珠儿参5g,八月札5g,乌骨藤1g,获茶1g,地骨皮5g,远志1g,龙骨1g,甘草1g制成。
[0024]实施例3,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是由雷公藤40g,灯芯草40g,白术20g,积实15g,山茱萸30g,珠儿参15g,八月札15g,乌骨藤30g,获考:20g,地骨皮15g,远志30g,龙骨20g,甘草30g制成。
[0025]下面,对本发明中药于,208年至2012年临床观察子宫肌瘤60例患者,临床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I
60例患者中,年龄最小24岁,最大55岁,平均年龄42岁。
[0026]2、诊断标准
(I)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出血,下腹可出现硬块,少数有疼痛及压迫症状,或伴盆血;(2)子宫增大,质硬;(3)探测宫腔增长或变形;(4)诊刮时宫腔内触及凸起面;B超及/或子宫镜检查可协助检查。
[0027]3、治疗方法
3.1处方:雷公藤30g,灯芯草30g,白术15g,积实10g,山茱萸20g,珠儿参10g,八月札1g,乌骨藤20g,获茶15g,地骨皮1g,远志20g,龙骨15g,甘草20g。
[0028]3.2制备方法:上述药物按常规工艺制成汤剂。
[0029]3.3服用方法:每次I剂,每口 2次,经期停用,30天为I个疗程。
[0030]4、治疗结果:
4.1疗效判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二辑。
[0031]痊愈:临床症状消失,肌瘤消失,月经正常;
显效:月经正常,或肌瘤消失月经症状物改变,肌瘤缩小>0.5cm ;
有效: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肌瘤缩小,月经无改善或肌瘤无变化,月经正常;
无效:肌瘤无变化或增大,月经无改变。
[0032]4.2结果:痊愈44例(73.3%),显效10例(16.7%),有效4例(6.7%),未愈2 例(3.3%)。总有效率按痊愈、显效和有效计,为96.7%。
[0033]5、典型病例
5.1陈某,36岁,农民,二月前开始带下时多时少,色黄偶火血丝,经行色紫黯,量多火血块,小腹疼痛,伴口干欲饮,心烦易怒,寐差多梦,舌红苔黄微腻,脉细数,B超示:子宫6.4cm X 5.1cm X 4.8cm,宫颈后方见2.3cm X 2.0cm低回声光团,提示子宫肌瘤。经过治疗3个疗程,月经及带下基本正常,余症消失,复查B超示子宫肌瘤消失。
[0034]5.2刘某,42岁,机关工作人员,近半年来,月经想期,经行量少,色紫黯,经行淋漓不净,经期延长,甚至整月不净,经行少腹疼痛,得热熨后痛缓解,舌淡红,苔微白腻,脉沉涩。B超:子宫前壁见3.9cm X 3.3cm回声光团,提示子宫肌瘤。连服3个疗程复查,B超:子宫前壁见1.3cm X 1.2cm大小回声光团,提示子宫肌瘤已缩小,继续服用2个疗程,B超复查:子宫肌瘤已消失。
【主权项】
1.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雷公藤20-40份,灯芯草20-40份,白术10-20份,积实5-15份,山茱萸10-30份,珠儿参5-15份,八月碴5-15份,乌骨藤10-30份,茯苓10-20份,地骨皮5-15份,远志10-30份,龙骨10-20份,甘草10-30 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雷公藤30份,灯芯草30份,白术15份,积实10份,山茱萸20份,珠儿参10份,八月碴10份,乌骨藤20份,茯苓15份,地骨皮10份,远志20份,龙骨15份,甘草20份。
【专利摘要】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该中药是由雷公藤、灯芯草、白术、积实、山茱萸、珠儿参、八月札、乌骨藤、茯苓、地骨皮、远志、龙骨、甘草制成。临床可用于治疗子宫肌瘤。
【IPC分类】A61K35-02, A61K36-88, A61P35-00
【公开号】CN104524039
【申请号】CN201510029173
【发明人】陈吉美
【申请人】陈吉美
【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