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健康管理的智能按摩椅及按摩调整方法_3

文档序号:8271761阅读:来源:国知局
0075]通过麦克风8可以完成该智能按摩椅的按摩模式的控制以及实现视频娱乐功能。另外还可以供信息交互平台10工作人员跟智能按摩椅侧用户视频聊天,实现心理慰藉等服务。
[0076]所述操控设备4接收体征数据,将所述体征数据与安全阈值范围比对,在未处于所述安全阈值范围内时,说明体征数据发生异常,需要及时处理,向所述扬声器9和信息交互平台10发出输出控制信号,所述扬声器9和所述信息交互平台10接收所述输出控制信号,输出体征数据异常告警信息。所述安全阈值范围根据年龄不同、体质不同而设置。所述安全阈值范围包括但不限于血压安全阈值范围、血糖安全阈值范围、心率安全阈值范围等。在血压过低或过高、血糖过低、心率明显异常时通过扬声器9和网络进行报警,提醒用户和信息交互平台10侧工作人员所述智能按摩椅侧用户体征异常,需及时处理。进一步地,所述信息交互平台10还可以根据智能按摩椅侧用户的体征状况推送饮食、运动等信息,所述用户在休闲的同事,能够随时监控自身的身体状况,并根据信息交互平台10推荐的信息调整饮食和运动,提高生活质量。
[0077]本实施例通过将采集到的体征数据与安全阈值范围比对,在体征数据异常时,控制扬声器和信息交互平台发出体征数据异常告警,提示用户及时处理异常情况,有效确保用户安全。
[0078]对应的,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基于健康管理的智能按摩椅,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健康管理的按摩调整方法。
[0079]参照图6,图6为本发明基于健康管理的按摩调整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8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于健康管理的按摩调整方法包括:
[0081]步骤S10,智能按摩椅识别用户的身份信息;
[0082]所述智能按摩椅可以通过以读卡器来识别用户身份,用户在使用按摩椅前只需要将身份识别卡像公交卡(身份证或其他识别卡)一样滑过读卡器,即可完成用户身份信息的读取。
[0083]步骤S20,所述智能按摩椅采集所述用户的体征数据;
[0084]所述智能按摩椅采集所述用户的体征数据,所述体征数据包括但不限于体重、血压、血尿酸、血脂(血总胆固醇、血甘油三酯和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额温等。
[0085]具体的,所述智能按摩椅通过体重计测量得到用户的体重,并将所述体重的值与所述用户关联。所述智能按摩椅将用户身份与对应的体征数据对应起来,并对用户的体征数据进行长期监控,即将每次采集的用户体征数据与用户关联起来,实时、长期监控用户的体征状况。
[0086]步骤S30,所述智能按摩椅判断所述用户的体征数据是否与标准体征数据相符;
[0087]步骤S40,在所述用户的体征数据与所述标准体征数据不符时,确定待按摩的部位对应的按摩单元及所述按摩单元的按摩参数,控制所述按摩单元进入按摩模式以对所述按摩单元对应的按摩部位进行按摩,并控制调整所述按摩单元的按摩参数至确定的所述按摩单元的按摩参数;
[0088]步骤S50,在所述用户的体征数据与所述标准体征数据相符时,继续采集所述用户的体征数据。
[0089]提前预存标准体征数据,所述标准体征数据根据年龄不同而设置,例如,老年人设置一个、中年人设置一个、小孩设置一个。所述智能按摩椅根据所述身份信息确定对应的标准体征数据,判断所述用户的体征数据是否与标准体征数据相符,在所述用户的体征数据与所述标准体征数据不符时,确定待按摩的部位对应的按摩单元及所述按摩单元的按摩参数,控制所述按摩单元进入按摩模式以对所述按摩单元对应的按摩部位进行按摩,并控制调整所述按摩单元的按摩参数至确定的所述按摩单元的按摩参数;在所述用户的体征数据与所述标准体征数据相符时,继续采集所述用户的体征数据并控制按摩单元按照当前的按摩参数对所述用户按摩。
[0090]具体的,按摩单元包括头部按摩单元、颈部按摩单元、肩部按摩单元、背部按摩单元、腰部按摩单元、手臂按摩单元、腿部按摩单元或脚底按摩单元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智能按摩椅可通过血压计测得用户的血压数据并与所述用户关联,判断采集的血压数据是否与标准血压数据相符,以确定该用户的血压数据是否与标准血压数据不符,在不符时,控制对应的按摩单元按摩,以使得所述用户的血压数据与标准血压数据相符。
[0091]具体的,所述智能按摩椅还可以通过心电仪的电极采集用户的心电数据,并将采集的心电数据与用户关联,并判断采集的心电数据是否与标准心电数据相符,以确定该用户的心电数据是否与标准心电数据不符,在不符时,控制对应的按摩单元按摩,以使得所述用户的心电数据与标准心电数据相符。
[0092]进一步地,所述智能按摩椅在上电时,获取各个按摩单元的按摩部位;并根据所获取的按摩部位调整各个按摩单元至对应的按摩部位的位置上。
[0093]具体的,以背部按摩单元为例,所述按摩单元寻找按摩部位的过程可以是:
[0094]在开始按摩前,按摩单元要先对用户背部的穴位进行定位,定位方式如下:按摩单元首先会找到用户后正中线的凹陷处,然后沿着该处游走,找到第七颈椎大椎穴,并对位置的坐标进行记录。
[0095]与第七颈椎突出处平行,往左右两边游走至身体的边缘即为肩井穴;继续往下行走,直至找到浮肋,记录下该处位置的坐标。计算按摩单元从肩井穴到浮肋的距离(垂直距离),并将其平均分为14段。
[0096]再回到大椎穴所在位置,并垂直向下行走6段,随后向左行走,直至走到身体边缘停下,记录该位置坐标并将此段距离平均分为6段。
[0097]穴位定位方式:
[0098]心俞穴:从大椎穴沿后正中线垂直下行5段的距离,然后水平向左或右行走I段的距离。
[0099]胰俞穴:从大椎穴沿后正中线垂直下行8段的距离,然后水平向左或右行走I段的距离。
[0100]肝俞穴:从大椎穴沿后正中线垂直下行9段的距离,然后水平向左或右行走I段的距离。
[0101]肾俞穴:从大椎穴沿后正中线垂直下行14段的距离,然后水平向左或右行走I段的距离。按照上述方式按摩单元到背部的按摩穴位。
[0102]在按摩单元找到按摩穴位后,对所述按摩单元对应的按摩部位进行按摩,并在所述调整信号的控制下调整按摩参数。
[0103]具体的,按摩椅的按摩模式在一般情况下与现有的一样。在操控设备4采集的体征数据,例如,血压、血糖、血脂和心电信息后,对采集到的体征数据进行分析,自动对按摩单元进行调节。具体调节规则如下:
[0104]血压异常时(收缩压/舒张压小于90/60mmHg为低血压,大于140/90mmHg为高血压),调动颈部、背部、手臂、腿部和脚底按摩单元对风池、心俞、足三里、内关、太溪和涌泉穴进行重点按摩,通过对这些穴位的按摩,达到使血压恢复到正常范围的效果;血糖异常时(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为低血糖,高于11.lmmol/L为高血糖),调动背部、手臂和腿部按摩单元对胰俞、手三里、足三里和太溪穴进行重点按摩,通过对这些穴位的按摩,达到使血糖恢复到正常范围的效果;血脂异常时(血总胆固醇浓度大于5.72mmol/L或血甘油三酯浓度大于1.70mmol/L或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小于9.0mmol/L),调动肩部、背部和腿部按摩单元对心俞、肝俞、肾俞、昆仑和肩井穴进行重点按摩,通过对这些穴位的按摩,达到使血脂恢复到正常范围的效果;心电异常时,调动背部、手臂、腿部和脚底按摩单元对内关、心俞、足三里和涌泉穴进行重点按摩,通过对这些穴位的按摩,达到使心脏搏动恢复正常的效果。
[0105]本实施例通过采集用户的体征数据,根据体征数据确定需要按摩的部位及按摩参数,并控制需要按摩的部位的按摩单元按照对应的按摩参数按摩。有效避免现有的按摩装置无法实现智能的按摩,且按摩效果差的问题。实现了智能按摩,提高了按摩效果。
[0106]参考图7,图7为本发明基于健康管理的按摩调整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基于上述基于健康管理的按摩调整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所述步骤S40之后,还包括:
[0107]步骤S60,所述智能按摩椅将所述体征数据与安全阈值范围比对;
[0108]步骤S70,所述智能按摩椅在所述体征数据未处于安全阈值范围内时,向信息交互平台发出输出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信息交互平台输出体征数据异常告警信息;
[0109]步骤S80,所述信息交互平台在接收到所述输出控制信号时,输出体征数据异常告警信息。
[0110]所述智能按摩椅将所述体征数据与安全阈值范围比对,在未处于所述安全阈值范围内时,说明体征数据发生异常,需要及时处理,发出体征数据异常告警信息(例如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