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瘀血阻窍证型眩晕病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290539阅读:9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瘀血阻窍证型眩晕病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医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瘀血阻窍证型眩晕病的中药配 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眩晕是主观症状是一种运动纪觉或运动错觉是患者对于空间关系的定向感觉障 碍或平衡感觉障碍患者感到外界环境或自身在旋转移动或摇晃是由前庭神经系统病变所 引起与头晕不同一般来说头晕并无外界环境或自身旋转的运动觉即患者主诉的头重脚轻 头脑不清楚等。
[0003] 眩晕不是一种疾病,而是某些疾病的综合症状。引起眩晕的疾病涉及许多临床科 室,包括耳鼻咽喉科、眼科、骨科及内科。不同疾病所引起的眩晕其治疗方案也不尽相同。瘀 血阻窍证型眩晕病是由痰浊阻遏,升降失常,痰火气逆,上犯清窍,瘀血停着,痹阻清窍所导 致的眩晕,主要症状有眩晕头痛,兼见健忘,失眠,心悸,精神不振,耳鸣耳聋,面唇紫暗,舌 瘀点或瘀斑,脉弦涩或细涩。现有药物只能进行缓解,还未能从根本上对此证进行治疗。中 国专利(CN102772676A)公开了一种治疗实证眩晕的中药,对以痰饮(体内水液代谢异常) 为主的眩晕症状有一定作用。但对发展至瘀血阻窍阶段眩晕的效果甚微,有效率低,不能在 眩晕发作时迅速作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瘀血阻窍证型眩晕病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通 过内服中药的活血化瘀,通窍活络之效,配合外用中药的理气醒神、祛风止痛之效,标本兼 治,在眩晕发作时迅速作用,挽救病人生命,具有良好的疗效。
[0005]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瘀血阻窍证型眩晕病的中药配方,其中内服中药由以下重量 份数的原料配制而成:灯盏花5-10份、赤芍3-8份、葛根3-8份、川芎3-5份、桃仁3-5份、 红花3-5份、黄芪3-8份、橘络3-8份、八宝茶3-5份、走马风3-5份、长叶珊瑚果3-5份、滇 羌活3-8份、黄花堇菜3-5份、麝香3-5份、百合花3-5份、斑楮头红3-5份、薄荷3-5份、胆 星3-8份、白马骨根3-5份、白芷3-8份、半夏3-8份;外用中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配制 而成:天麻1 _3份、蔓荆子1-3份、冰片1-3份、薄荷脑3-5份、茉莉花3-8份、菊花3-8份、 留兰香3-5份、迷迭香5-8份、百里香5-8份、汉桃叶5-8份。
[0006] 内服中药进一步优选为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灯盏花8份、赤芍5 份、葛根5份、川考4份、桃仁4份、红花4份、黄芪6份、橘络6份、八宝茶4份、走马风4份、 长叶珊瑚果4份、滇羌活5份、黄花堇菜4份、麝香4份、百合花4份、斑楮头红4份、薄荷4 份、胆星6份、白马骨根4份、白芷5份、半夏5份。
[0007] 外用中药进一步优选为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天麻2份、蔓荆子2 份、冰片2份、薄荷脑4份、茉莉花5份、菊花6份、留兰香4份、迷迭香6份、百里香7份、汉 桃叶6份。
[0008] 内服药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按上述重量比称取原料药加水煎煮两 次,每次加4倍量水,第一次煎煮2小时,第二次煎煮1小时,合并滤液,过滤后,干燥成细 粉;(2)将步骤(1)中的细粉加入无水葡萄糖粉混合均匀;(3)将上述混合粉末放入胶囊填 充机进行充填,即得到每粒0. 4-0. 6克的胶囊。
[0009] 外用药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按上述比例称取各中药原料,混合后粉 碎,过80目筛;2.称取50g原料粉末装入IOOOml蒸馏烧瓶中,按照液料比10:1比例加入 蒸馏水;先用50°C进行预热5min,然后加热至100°C,保持45min,进行蒸馏;蒸馏完毕后, 停止加热,继续保持通水冷凝5min ;3.将冷凝后的精油封装,灭菌即可。
[0010] 药理分析:
[0011] 灯盏花:能通经活络和活血化瘀,扩张脑血管、降低血管阻力,改善脑循环,增加心 脑血流量,提高免疫功能,性寒、微苦、甘温辛,具有微寒解毒、祛风除湿、活血化瘀、通经活 络、消炎止痛的功效。
[0012] 赤芍:苦,微寒;归肝经。功能行瘀、止痛、凉血、消肿;主治瘀滞经闭、疝瘕积聚、腹 痛、胁痛、衄血、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跌扑损伤。
[0013] 葛根:能够活血化瘀、宁心安神、平肝潜阳,有改善心脑循环,增加脑血流量和降低 血压的作用。
[0014] 川芎:主治湿热黄疸,目赤肿痛,化脓性中耳炎,腮腺炎,淋巴结炎,疥癞,血崩,乳 腺癌,跌打损伤。
[0015] 桃仁:症瘕结块,肺痈肠痈,跌仆伤痛,经闭痛经,产后瘀痛等症,益气活血,化瘀通 络,扩张心脑血管,降血脂,味苦甘而性平,能入心肝大肠,活血祛瘀作用甚广,可用治瘀血 阻滞各种敝症。
[0016] 红花:活血通经,散瘀止痛,有助于治经闭、痛经、恶露不行、胸痹心痛、瘀滞腹痛、 胸胁刺痛、跌打损伤、疮疡肿痛疗效。有活血化瘀,散湿去肿的功效。
[0017]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入气分,可升可降。功效补气升阳,固表止汗,行 水消肿,脱毒生肌。主治内伤劳倦,神疲乏力,脾虚泄泻,肺虚咳嗽,内脏下垂,脾不统血之出 血,自汗,盗汗等。古籍《本草经》述:"补元阳,充腠理,治劳伤,长肌肉。"《本草汇言》曰: "补肺健脾,实卫敛汗,祛风运毒。"《衷中参西录?药物》述:"善利小便","善治肢体瘘废。" 现代药理研宄报道,黄芪有明显的提高免疫功能、保护心肌、保护和改善造血系统、抗氧化、 抗衰老、抗肿瘤、利尿保肾、调节血糖、调节神经系统、抗菌、抗病毒和促进消化功能等作用。
[0018] 橘络:味苦、甘,性平。归脾、肺经;功效通络,化痰止咳;用于咳嗽痰多,胸胁作痛。
[0019] 八宝茶:辛,温,入肝经。功效活血破瘀,通络止痛;用于蓄血及瘀血证,如瘀积肿 痛,外伤瘀肿,瘀阻经脉之半身不遂,瘀血内停之胸腹诸痛等证。
[0020] 走马风:味辛、苦,性微温。本药可内服也可外敷,具有祛风除湿,通经活络的功效。 临床上用于风湿骨痛,头痛,跌打肿痛,湿瘆及毒蛇咬伤等症。
[0021] 长叶珊瑚果:功效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主治风湿痹痛,跌打肿痛。
[0022] 漬宪活:味辛,古,性温。主治风寒感冒,风寒湿搏,筋脉拘挈,头痛,胺腹痛,宣通经 络,止痛。
[0023] 黄花堇菜:酸甘,温。功用温经通络,除湿止痛,消疳健脾;主治风湿痹痛,小儿麻 痹后遗症,小儿疳积,气虚头晕。
[0024] 麝香:味辛,性温;归心、肝、脾经;香烈窜散,可升可降;具有开窍醒神,活血散结, 止痛消肿,催生下胎的功效。主治热病神昏,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血瘀经闭,痛 经,积聚,心腹暴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疽恶疮,喉痹,口疮,牙疳,虫蛇咬伤,难产,死 胎,胞衣不下。
[0025] 百合花:味苦,性微寒。入心、肺经。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用于阴虚久咳,痰中带 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具有清心安神功效,用于热病余热未清,虚烦惊悸,失眠 多梦等。
[0026] 斑楮头红:味酸,性凉。功效清热,平肝;主治肺热咳嗽,眩晕,心悸失眠。
[0027] 薄荷:性凉,味甘辛。治感冒发热喉痛,头痛,目赤痛,肌肉疼痛,皮肤风瘆搔痒,麻 瘆不透等症,此外对痈、疽、疥、癣、漆疮亦有效。还具有防腐杀菌、利尿、化痰、健胃和助消化 等功效。
[0028] 胆星:味苦,性凉;入心、肝、肺三经。功用清火化痰,镇惊定痼;治中风痰迷,惊风 癫痫,痰火喘嗽,头风眩晕。
[0029] 白马骨根:性味凉。功能祛风,清热,利湿;主治偏正头痛,牙痛,喉痛,目赤肿痛, 湿热黄疸,白带,白蚀。
[0030] 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 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祛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 排脓。
[0031] 半夏:气微,味微涩;功能燥湿化痰,降逆止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