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小儿发热惊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8305991阅读:来源:国知局
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 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前胡供药用,为常用中药。能解热、祛痰、治感 冒咳嗽、支气管炎及疖肿。主治宣散风热,下气,消痰。治风热头痛,痰热咳喘,呕逆,胸膈满 闷。玄参具有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的功效。主温热病热和营血;身热;烦渴;舌绛, 发斑,骨蒸劳嗽,虚烦不寤,津伤便秘,目涩昏花,咽喉喉肿痛,瘰疬痰核,痈疽疮毒。桔梗为 桔梗科桔梗属植物,生长在中国、朝鲜半岛、日本和西伯利亚东部。根可入药,亦可腌制成咸 菜,在中国东北地区称为"狗宝"咸菜。具有宣肺、祛痰、利咽、排脓、利五脏、补气血、补五劳、 养气的功效。能有效治疗咳嗽痰多、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口舌生疮、目 赤肿痛、小便癃闭。柴胡为《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部位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 的干燥根。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之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 胀痛、脱肛、子宫脱垂、月经不调。西河柳嫩枝和叶可入药,性平味甘咸,能透发痧疹。主要 功能:发表透疹、解毒、利尿、祛风湿。升麻气微,味微苦而涩。升麻一药,主要有升举透发, 清热解毒及发表透疹等功效。能有效治疗时气疫疠,头痛寒热,喉痛,口疮,斑疹不透;中气 下陷,久泻久痢,脱肛,妇女崩、带,子宫下坠;痈肿疮毒。牛蒡子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利 咽散结,解毒消肿之功效。属于解表药中发散风热药。现代研究,牛蒡子还可用于防治糖尿 病肾病;牛蒡果实含牛蒡甙经水解生成的牛蒡甙元具有抗癌活性。
[0017] 上述药物组方,共奏清热解毒,透表豁痰的功效。用于急性惊风,伤寒发热,临夜发 烧,小便带血,麻疹隐现不出而引起身热咳嗽;赤痢、水泻、食积、腹痛。疗效显著,副作用小。
[0018] 申请人进行了下列实验,可证明本发明具有有效的效果。
[0019] 实验例1药效学试验 1实验材料 1.1药物 本发明药物(按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制备),阳性药物:儿童回春丸,由贵阳德昌祥药业 有限公司提供,批号:20140116。
[0020] 用法用量:温开水研服或送服,周岁以下每次1粒,1-2岁每次2粒,3-4岁每次3 粒,5-7岁每次5粒,一日2-3次。规格:每丸重0. 18克。
[0021] 剂量设置:口服,周岁以下日服用量0? 36-0. 54g,1-2岁日服用量0? 72-1. 08g,3-4 岁日服用量1. 08-1. 62g,5-7岁日服用量1. 8-2. 7g。
[0022] 本次研究以1-3岁,日服用量1. 08g计,体重按3X2+8=14kg计算,即儿童日用剂 量为 0? 077g/kg。
[0023] 小鼠体重12_14g,大鼠体重40_60g。药效实验用丸剂,本文剂量均以丸重表示。
[0024] 小鼠 高剂量灌胃1.54g/kg (相当于临床人用量的20倍) 中剂量灌胃〇. 77g/kg (相当于临床人用量的10倍) 低剂量灌胃〇. 38g/kg (相当于临床人用量的5倍) 大鼠 高剂量灌胃l.〇78g/kg (相当于临床人用量的14倍) 中剂量灌胃〇. 539g/kg (相当于临床人用量的7倍) 低剂量灌胃〇. 270g/kg (相当于临床人用量的3. 5倍) 1. 2动物 昆明种小鼠,雌雄兼用,体重12_14g,SD大鼠,雌雄兼用,体重40-60g,由重庆市中药 研究院实验动物研究所(许可证号:SCffi (渝)2012-0006)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实验动物中心(许可证号:SC)(K-(军)2012-0003)提供。
[0025] 1. 3 试剂 冰醋酸,成都市科龙化工试剂厂,批号=20120803 ;二甲苯,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批 号:20080921 ;水合氯醛,北京化学试剂公司,批号:20100218 ;尼可刹米注射液,上海禾丰 制药,批号:1308061 ;酵母片,山东省烟台市神恩食品有限公司,批号:20140223 ;氨水,北 京化工厂,批号=20120814 ;苯酚红,天津市津北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批号:20121107 ;卡拉 胶,河南天兴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批号=20110923。
[0026] L 4动物实验场地 贵阳中医学院药理毒理实验室,通风良好,清洁卫生,温度20-25°C,湿度55%-65%。动 物单性别分笼饲养,自由饮水进食。
[0027] 1. 5主要仪器 JM-B型电子天平,余姚市纪铭称重校验设备有限公司;ALC-210. 3型电子天平,上海良 平仪器仪表有限公司;台式高速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721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 仪器仪表有限公司;雾化器,江苏鱼跃医疗设备有限公司;ZZ-6型小鼠自主活动仪,成都泰 盟科技有限公司;RB-200智能热板仪,上海益联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0028] 1.6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S ±S表示,采用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多组间计量资料及 两两比较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〇. 05有统计学意义。
[0029] 2实验方法与结果 2. 1止咳祛痰作用的实验研究 2. 1. 1对氨水引咳小鼠的影响 昆明种小鼠70只,雌雄各半,体重12-14g,随机分成5组,即空白对照组,本发明高、中、 低剂量组,阳性药物儿童回春丸组,每组14只,灌胃给药,0. 2ml/10g,每日一次,连续给药5 次。
[0030] 末次给药lh后进行止咳实验。选用规格为22cmX 16cmX 10cm的无底塑料盒作为 雾化罩,实验时先在雾化器中加入2ml氨水(需要每次更换)雾化30s,使雾化的氨水充满雾 化罩,将小鼠放入雾化罩中,分别观察记录自放入雾化罩起5min内小鼠咳嗽潜伏期及咳嗽 次数。结果见表1。
【主权项】
1. 一种治疗小儿发热惊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算,主要由黄连5-85份、 水牛角浓缩粉10-120份、山羊角5-85份、煅人中白5-85份、淡豆豉5-85份、大青叶10-120 份、荆芥10-120份、羌活10-120份、葛根10-120份、地黄10-120份、川木通10-120份、赤 芍10-120份、黄芩10-120份、前胡20-150份、玄参20-150份、桔梗20-150份、柴胡5-90 份、西河柳5-90份、升麻5-60份、炒牛蒡子20-150份及辅料制备而成。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小儿发热惊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算,主要由 黄连10-40份、水牛角浓缩粉20-80份、山羊角10-40份、煅人中白10-40份、淡豆豉10-40 份、大青叶20-80份、荆芥20-80份、羌活20-80份、葛根20-80份、地黄20-80份、川木通 20-80份、赤芍20-80份、黄芩20-80份、前胡40-110份、玄参40-110份、桔梗40-110份、柴 胡20-60份、西河柳20-60份、升麻10-30份、炒牛蒡子40-110份及辅料制备而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治疗小儿发热惊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算,主要由 黄连25份、水牛角浓缩粉50份、山羊角25份、煅人中白25份、淡豆豉25份、大青叶50份、 荆芥50份、羌活50份、葛根50份、地黄50份、川木通50份、赤芍50份、黄芩50份、前胡75 份、玄参75份、桔梗75份、柴胡37. 5份、西河柳37. 5份、升麻20份、炒牛蒡子75份制备而 成。
4. 一种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治疗小儿发热惊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取上述药物,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提取,与常规药用辅料进行组合,也可以不加辅料,制成 常规药物制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治疗小儿发热惊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制 剂为口服制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治疗小儿发热惊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口服制 剂包括丸剂、颗粒剂、片剂或胶囊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治疗小儿发热惊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丸剂这 样制备:取山羊角粉碎成细粉与水牛角浓缩粉混匀,备用;其余药材各取2/3量粉碎成细 粉,过筛,细粉备用;粗粉与剩余药材水煮提膏,膏与上述粉混匀泛丸,干燥,包衣,即得。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治疗小儿发热惊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 剂这样制备:取山羊角粉碎成细粉与水牛角浓缩粉混匀,得混合粉,备用;其余药材水煮提 膏,膏与上述混合粉及浸膏量20%的蔗糖粉和20%的糊精混合制粒,干燥,即得。
9.如权利要求6所述治疗小儿发热惊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片剂这 样制备:取山羊角粉碎成细粉与水牛角浓缩粉混匀,得混合粉,备用;其余药材水煮提膏, 膏与上述混合粉及浸膏量20%的淀粉混匀,压片,包薄膜衣,即得。
10. 如权利要求6所述治疗小儿发热惊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剂 这样制备:取山羊角粉碎成细粉与水牛角浓缩粉混匀,得混合粉,备用;其余药材用70%的 乙醇回流提取,提取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浸膏,浸膏与上述混合粉及浸膏量20%的淀粉和 〇.6%的硬脂酸镁混匀,用60%的乙醇制粒,干燥,填充,即得。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小儿发热惊风的药物,主要由黄连、水牛角浓缩粉、山羊角、人中白、淡豆豉、大青叶、荆芥、羌活、葛根、地黄、川木通、赤芍、黄芩、前胡、玄参、桔梗、柴胡、西河柳、升麻及牛蒡子制作而成。所述药物具有清热解毒,透表豁痰的功效。用于急性惊风,伤寒发热,临夜发烧,小便带血,麻疹隐现不出而引起身热咳嗽;赤痢、水泻、食积、腹痛。疗效显著,副作用小。
【IPC分类】A61K35-22, A61P29-00, A61P1-12, A61K35-32, A61K36-808, A61P7-04, A61P11-14, A61P25-08, A61P1-14
【公开号】CN104623068
【申请号】CN201510010152
【发明人】刘莉, 王海洋, 张仕林, 尚秘, 费越
【申请人】贵阳德昌祥药业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1月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