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疣状胃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06353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疣状胃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一种中药,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疣状胃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疣状胃炎是一种内镜下呈偏平疣状隆起、中央脐样凹陷糜烂的胃粘膜病变,是慢性胃炎的特殊类型,亦称慢性糜烂性胃炎或痘疹样胃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上腹疼痛、饱胀、烧心、泛酸等。疣状胃炎又称痘疱状胃炎或慢性糜烂性胃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胃炎。其特点是再发生或持续性胃多发性糜烂,原因不明。糜烂呈特征性的疣状,多数分布于幽门腺区和移行区范围,少数可见于整个胃。其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大多小于10毫米,高约2毫米,亦有呈条状的,多数隆起中央有陷糜烂,色淡红或覆有黄色薄膜。一般数天,数周至3个月可消退。对疣状胃炎的诊断,主要依赖内镜检查。本病与目前已知的慢性胃炎的原因无关,较早研究认为是过敏机制,自然病程较长,各个个体各不相同,有的几个月消退,有的持续多年,无有效治疗方案,如有临床症状,可按消化性溃疡治疗。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方便、效果明显的治疗疣状胃炎的中药。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疣状胃炎的中药,它是由以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元胡13-17克,金银花、蒲公英各13-17克,吴茱萸7-11克,诃子10-14克,肉桂1_5克,竹茹8-12克,丹皮、川楝子各8-12克,乌贼骨28-32克,土茯苓18-22克,红花4_8克。
[0005]优选的是所述的中药由如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元胡15克,金银花、蒲公英各15克,吴茱萸9克,诃子12克,肉桂3克,竹茹10克,丹皮、川楝子各10克,乌贼骨30克,土茯苓20克,红花6克。
[0006]本发明中各原料药的药性如下:
元胡:活血,散瘀,理气,止痛。治心腹腰膝诸痛,崩中,产后血晕,月经不调,癥瘕,恶露不尽,跌打损伤。
[0007]金银花: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血毒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0008]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疠,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
[0009]吴茱萸:温中,止痛,理气,燥湿。治呕逆吞酸,厥阴头痛,脏寒吐泻,脘腹胀痛,经行腹痛,五更泄泻,高血压症,脚气,疝气,口疮溃疡,齿痛,湿疹,黄水疮。。
[0010]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止呕。治痰热咳嗽,胆火挟痰,烦热呕吐,惊悸失眼,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0011]丹皮:清血,活血散瘀。治斑疹吐血,血滞经闭,经前发势,痈肿疮毒,损伤瘀血,阴虚发势,无汗骨蒸。
[0012]川楝子:舒肝,行气止痛,驱虫。用于胸胁、脘腹胀痛、疝痛、虫积腹痛。
[0013]乌贼骨: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治吐血,呕血,崩漏,便血,衄血,创伤出血,肾气不固之遗精滑精,赤白带下,胃痛嘈杂,嗳气泛酸,湿疹溃疡。
[0014]土茯苓:除湿,解毒,通利关节。用于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
[0015]红花:活血通经,祛瘀止痛。治痛经,经闭,产后血晕,瘀滞腹痛,胸痹心痛,血积,跌打瘀肿,关节疼痛,中风瘫痪,斑疹紫暗。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实施例1、一种治疗疣状胃炎的中药:元胡13克,金银花、蒲公英各13克,吴茱萸9克,诃子12克,肉桂3克,竹茹8克,丹皮、川楝子各8克,乌贼骨28克,土茯苓18克,红花4克。
[0017]实施例2、一种治疗疣状胃炎的中药:元胡15克,金银花、蒲公英各15克,吴茱萸9克,诃子12克,肉桂3克,竹茹10克,丹皮、川楝子各10克,乌贼骨30克,土茯苓20克,红花6克。
[0018]实施例3、一种治疗疣状胃炎的中药:元胡17克,金银花、蒲公英各17克,吴茱萸9克,诃子12克,肉桂3克,竹茹12克,丹皮、川楝子各12克,乌贼骨32克,土茯苓22克,红花8克。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方便、效果明显的治疗慢性反流性胃炎的中药汤剂。
【主权项】
1.一种治疗疣状胃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元胡13-17克,金银花、蒲公英各13-17克,吴茱萸7-11克,诃子10-14克,肉桂1_5克,竹茹8_12克,丹皮、川楝子各8-12克,乌贼骨28-32克,土茯苓18-22克,红花4_8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疣状胃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的最佳优选组成:元胡15克,金银花、蒲公英各15克,吴茱萸9克,诃子12克,肉桂3克,竹茹10克,丹皮、川楝子各10克,乌贼骨30克,土茯苓20克,红花6克。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疣状胃炎的中药,所述配方是按以下重量组成:元胡13-17克,金银花、蒲公英各13-17克,吴茱萸7-11克,诃子10-14克,肉桂1-5克,竹茹8-12克,丹皮、川楝子各8-12克,乌贼骨28-32克,土茯苓18-22克,红花4-8克。
【IPC分类】A61K35-618, A61K36-899, A61P1-04, A61K36-90
【公开号】CN104623431
【申请号】CN201310569006
【发明人】毕玉轩
【申请人】青岛食之礼中草药研究所
【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
【申请日】2013年11月1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