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28101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一种中药,特别涉及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中医认为反复感受外邪,或邻近器官邪毒染及;或热病之后致阴液耗损,肺肾阴亏,津不上承,咽失濡养;或因虚火内生,上灼于咽而生;或因烟酒过度,燥热内蕴,灼津烁液;房劳伤肾,水不济火;素体阴虚,郁而化火,循经上灼咽部,发为咽病。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方便、效果明显的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它是由以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当归13-17克,珍珠母8-12克,赤芍13-17克,川芎8_12克,全瓜萎10-14克,桔梗7_11克,柴胡10-14克,三棱16-20克,莪术18-22克,茅根20-24克,芦根23-27克。
[0005]优选的是所述的中药由如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当归15克,珍珠母10克,赤芍15克,川芎10克,全瓜萎12克,桔梗9克,柴胡12克,三棱18克,莪术20克,茅根22克,芦根25克。
[0006]本发明中各原料药的药性如下: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
[0007]珍珠母:平肝潜阳,安神定惊,清肝明目。治头痛眩晕,心悸失眠,癫狂惊痫,肝热目赤,翳膜遮睛。
[0008]赤芍:止痛,凉血,消肿。治瘀滞经闭,疝瘕积聚,腹痛,胁痛,衄血,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
[0009]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0010]全瓜萎:清肺润燥,润肠通便。治痰热咳嗽及胸痹,结胸,肠燥便秘等症。
[0011]桔梗:宣肺,祛痰,利咽,排脓。治咳嗽痰多,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小便癃闭。
[0012]柴胡:和解少阳,舒肝和胃,升阳举陷。治寒热往来,胸满胁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下利脱肛,月经不调,子宫下垂,热入血室。
[0013]三棱:破血,行气,消积,止痛。治癥瘕积聚,气血凝滞,心腹疼痛,胁下胀疼,经闭,产后瘀血腹痛,跌打损伤,疮肿坚硬。
[0014]莪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祛风除湿。用于风湿痛,头风痛,胸胁痛,腹泻痛;外用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0015]茅根: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治热病烦渴,吐血,衄血,肺热喘急,胃热哕逆,淋病,小便不利,水肿,黄疸。
[0016]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透疹。治热病烦渴,胃热呕吐,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麻疹,解河豚鱼毒。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实施例1、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当归13克,珍珠母8克,赤芍13克,川芎8克,全瓜萎10克,桔梗7克,柴胡10克,三棱16克,莪术18克,茅根20克,芦根23克。
[0018]实施例2、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当归15克,珍珠母10克,赤芍15克,川弯10克,全瓜萎12克,桔梗9克,柴胡12克,三棱18克,莪术20克,茅根22克,芦根25克。
[0019]实施例3、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当归17克,珍珠母12克,赤芍17克,川弯12克,全瓜萎14克,桔梗11克,柴胡14克,三棱20克,莪术22克,茅根24克,芦根27克。
【主权项】
1.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当归13-17克,珍珠母8-12克,赤芍13-17克,川芎8-12克,全瓜萎10-14克,桔梗7_11克,柴胡10-14克,三棱16-20克,莪术18-22克,茅根20-24克,芦根23-27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的最佳优选组成:当归15克,珍珠母10克,赤芍15克,川芎10克,全瓜萎12克,桔梗9克,柴胡12克,三棱18克,莪术20克,茅根22克,芦根25克。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所述配方是按以下重量组成:当归13-17克,珍珠母8-12克,赤芍13-17克,川芎8-12克,全瓜蒌10-14克,桔梗7-11克,柴胡10-14克,三棱16-20克,莪术18-22克,茅根20-24克,芦根23-27克。
【IPC分类】A61K35-56, A61P11-04, A61K36-9066
【公开号】CN104645219
【申请号】CN201310600714
【发明人】李顺光
【申请人】青岛信立德中药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27日
【申请日】2013年11月2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