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草药口服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48848阅读:76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草药口服液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口服液,特别涉及一种治疗效果明显,治愈率高的胃下垂治疗口服液。
【背景技术】
[0002]胃下垂是指人在站立时,胃的位置偏低,胃的下缘垂坠于盆腔,胃小弯弧线的最低点降至髂嵴连线(约在肚脐水平线上)以下。胃下垂多见子体型瘦长、体质虚弱、腹壁松驰、腹肌薄弱者。产生的原由,主要是由于悬吊、固定胃位置的肌肉和韧带松驰无力以及腹部压力下降,使胃整个位置降低、胃蠕动减弱。妇女产后,腹压突然下降,或瘦长体型、慢性消耗性疾病,以及长期从事站立工作或卧床少动的人,容易患此病。轻度胃下垂患者一般无不适感觉,下垂明显者常见腹都不适、饱胀重坠感,每于餐后、站立或劳累后症状加重,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嗳气、消化不良、便秘等现象。胃下垂严重时,可同时伴有肝、肾、结肠等内脏下垂的现象。目前,西药治疗胃下垂没有一种有效的药物,主要采取综合治疗方法:如加强身体锻炼;用腹带和胃托防止腹壁松驰;注意饮食和营养;对症治疗等。只能减轻症状,不能根除治愈。中医治疗胃下垂,常用补中益气汤,主要功能是补中益气和升阳举陷,它没有健脾消痞功能。如用补中益气汤合积术丸,健脾消痞功能较好,但它补中益气功能不足。如二药合用,虽有效,但停药后往往复发。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疗程短、治愈率高且不易复发的一种中草药口服液。
[0004]一种中草药口服液,是由紫胡、枳壳、挂金灯、党参、黄苗、五味子配制而成。其配伍为紫胡20 - 30g、枳壳20 - 30g、挂金灯15 — 25g、党参15 — 25g、黄芪20— 30g、五味子40 — 60go
[0005]一种中草药口服液的制造方法是取紫胡20 - 30g、枳壳20 — 30g、挂金灯15—25g、党参15 — 25g、黄芪20— 30g、五味子40 — 60g,文火煎煮10 — 30分钟,经过滤后,得滤液即为成品。
[0006]本发明具有消化、清热、解毒、散结等作用。主治胃下垂、水肿,具有疗程短,治愈率闻,不易复发等特点。
[0007]本发明经临床前试用98名胃下垂病患者,治愈51例,占53%,显效24例,占25%,有效21例,占22%。
[0008]服用方法:
用量:每天服用二次,早晚饭后服用,每次服用量100g。
具体实施例
[0009]实施例一一种中草药口服液,是由紫胡、枳壳、挂金灯、党参、黄芪、五味子配制而成。其配伍为紫胡25g、枳壳25g、挂金灯20g、党参20g、黄芪25g、五味子50g。
[0010]一种中草药口服液的制造方法是取紫胡25g、枳壳25g、挂金灯20g、党参20g、黄芪25g、五味子50g,文火煎煮20分钟,经过滤后,得滤液即为成品。
[0011]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是其配伍为紫胡20g、枳壳20g、挂金灯15g、党参15g、黄芪20g、五味子40g。
[0012]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是其配伍为紫胡30g、枳壳30g、挂金灯25g、党参25g、黄芪30g、五味子60g。
【主权项】
1.一种中草药口服液,其特征在于制备该口服液的原料药组成为紫胡20 - 30g、枳壳.20 - 30g、挂金灯 15 — 25g、党参 15 — 25g、黄芪 20— 30g、五味子 40 — 60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草药口服液,其特征在于制备该口服液的原料药组成为紫胡25g、枳壳25g、挂金灯20g、党参20g、黄芪25g、五味子50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草药口服液,其特征在于制备该口服液的原料药组成为紫胡20g、枳壳20g、挂金灯15g、党参15g、黄芪20g、五味子40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草药口服液,其特征在于制备该口服液的原料药组成为紫胡20g、枳壳20g、挂金灯15g、党参15g、黄芪20g、五味子40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草药口服液,其特征在于制备该口服液的制造方法是取紫胡20 - 30g、枳壳20 - 30g、挂金灯15 — 25g、党参15 — 25g、黄芪20— 30g、五味子.40 - 60g,加水160 - 480g,文火煎煮10 — 30分钟,经过滤后,得滤液即为成品。
【专利摘要】一种中草药口服液,是由紫胡、枳壳、挂金灯、党参、黄芪、五味子配制而成。其配伍为紫胡25g、枳壳25g、挂金灯20g、党参20g、黄芪25g、五味子50g。一种中草药口服液的制造方法是取紫胡25g、枳壳25g、挂金灯20g、党参20g、黄芪25g、五味子50g加水160-480g,文火煎煮10-30分钟,经过滤后,得滤液即为成品。本发明具有消化、清热、解毒、散结等作用。主治胃下垂、水肿,具有疗程短,治愈率高,不易复发等特点。
【IPC分类】A61P1-00, A61K9-08, A61K36-81
【公开号】CN104666593
【申请号】CN201310636079
【发明人】刘永厚
【申请人】刘永厚
【公开日】2015年6月3日
【申请日】2013年12月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