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紫癜症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49438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紫癜症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治疗紫癜症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紫癜,亦称紫斑,以血液溢于皮肤、粘膜之下,出现瘀点瘀斑,压之不退色为其临床特征,是小儿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常伴鼻衄、齿衄,甚则呕血、便血、尿血。本病属血证范畴,中医古籍中所记载的“葡萄疫”、“肌衄”、“斑毒”等病证,与本病有相似之处。本病包括西医学的过敏性紫癜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中医对紫癜一症的认识机理,进而提供一种治疗该症的中药组合物。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紫癜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白术5-15份、赤芍10-20份、甘草3-9份、大黄5-15份、地黄10-20份、贝母10-20份、丹参15-25份、郁金10-20份、乌药5-15份、女贞子10-20份、桃仁9-15份、枳壳5_15份、益母草15-25份、红花10-20份、大血藤10-20份、桂枝9-15份、牡丹皮5-15份、合欢皮10-20份、黄柏15-25份、麻黄20-30份、石膏25-35份。
[0005]上述原料药物的最佳重量配比为:白术10份、赤苟15份、甘草6份、大黄10份、地黄15份、贝母15份、丹参20份、郁金15份、乌药12份、女贞子15份、桃仁12份、枳壳10份、益母草20份、红花15份、大血藤15份、桂枝12份、牡丹皮10份、合欢皮15份、黄柏20份、麻黄25份、石骨30份。
[0006]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的服用方法为:将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混合后采用常规煎制中药的方法取其药汁300-500ml,每日早晚两次服用,每日一副。
[0007]组方分析:《外科正宗》中指出该病由邪热入营,肌肉、腠理之分受其燔灼而外发于皮肤,斑色青紫。多见于幼童及青少年。清?邵仙指出“热蕴于胃,伤及血阴”为其主要病机。治之当去其阳明之邪,清其血分之热,使毒不内犯;益血中之气,使气能领血,气行毒化。”
据此,在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取石膏、大黄以灭阳明之邪热,胃热邪去则阴血不伤;取赤芍、地黄、女贞子、大血藤、郁金、牡丹皮清热凉血,热去则营收,血不外溢。以紫斑之症,其现淤症,取丹参、桃仁、红花、益母草、合欢皮活血通经。同时气缘于肺,肺燥则气热,卫气不畅则现“鼻衄” “鼻鸣”之状,因此紫斑一症发作的同时常伴鼻衄、齿衄等症出现,故在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取贝母、黄柏泄其肺热。但紫斑一症总缘于禀赋不耐,热邪损伤脉络,热邪渐入,阳盛之人则现脏腑蕴热,因此治疗紫斑一症时除采用上述药物清阳明邪热、清热凉血通经外更应注意外邪的驱赶。在该中药组合物中,取桂枝、乌药温经通脉,麻黄大开腠理迫邪外出,邪热出则营卫和,营卫不郁,气血以畅,紫斑自解。因此服用该中药组合物后,往往现汗出之象,须知汗出则邪出,而以阳盛之人可尽发其汗,必不伤正。组方中加以适量白术、枳壳、甘草以固中焦,有固本培元之效。该中药组合物在药物选用上虽然为常用药物,但通过对病症准确的辩证分析,将常规药物进行合理配伍,斟酌用量,其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0009]实施例1
一种治疗紫癜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白术log、赤芍15g、甘草6g、大黄10g、地黄15g、贝母15g、丹参20g、郁金15g、乌药12g、女贞子15g、桃仁12g、积壳10g、益母草20g、红花15g、大血藤15g、桂枝12g、牡丹皮10g、合欢皮15g、黄柏20g、麻黄25g、石膏30g。
[0010]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进行了临床试验,实验如下:
自2012年以来收治紫斑患者62例,年龄以5-20岁为主,尤以儿童居多,其症状表现为:紫癜出现部位以双下肢为主,瘀斑或瘀点大小不等,分布不均,不高出表面,压之不褪色也不疼痛。大部分患者在紫癜出现前期出现发热、头痛、乏力、纳差等症状。据此可知,外邪内侵为紫癜的主要诱发因素,患者年轻气盛,阳气充足,外邪内侵同气以成腑热,致紫癜出现。治疗方案选择服用该实施例中提供的中药组合物,7天为一疗程。
[0011]治疗标准
1、紫癜面积缩小或颜色变淡为有效。
[0012]2、紫癜消失,头痛、发热等外感症状消失为治愈。
[0013]效果如下:
在62例患者中,其中有41例患者在服用1-2天即显示疗效,发热、头痛等外感症状减轻,紫癜颜色变浅,部分部位紫癜消失,继续服用该药物共计I疗程后,39例患者紫癜完全消失,外感症状不见,紫癜一症得以痊愈。剩余13例患者继续服用该中药组合物I周后,有6例痊愈,剩余7例症状有所缓解,但未痊愈。通过上述临床试验可知,该中药组合物在治疗紫癜一症上,其治疗效果表现优秀。
[0014]实施例2
一种治疗紫癜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白术5g、赤芍20g、甘草9g、大黄15g、地黄10g、贝母20g、丹参15g、郁金20g份、乌药5g、女贞子10g、桃仁15g、积壳5g、益母草15g、红花20g、大血藤10g、桂枝15g、牡丹皮5g、合欢皮10g、黄柏25g、麻黄30g、石膏35g。
[0015]典型病例
男,12岁,就诊时下肢出现对称性紫斑斑点,面积约占下肢皮肤30%以上,斑点直径l-3cm。就诊时兼有头痛、发热症状,体温37.50C。
[0016]服用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中药组合物3副后,紫斑消失,头痛、发热症状不见,体温恢复正常。
[0017]实施例3
一种治疗紫癜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白术15g、赤芍10g、甘草3g、大黄5g、地黄20g、贝母10g、丹参25g、郁金10g、乌药15g、女贞子20g、桃仁9g、积壳15g、益母草25g、红花10g、大血藤20g、桂枝9g、牡丹皮15g、合欢皮20g、黄柏15g、麻黄20g、石膏25g。
[0018]典型病例
女,22岁,就诊时四肢及胸部出现紫斑半点,斑点直径为2-5cm,斑点面积占皮肤面积50%以上,脉浮数、右关脉大,无发热、头痛等外感症状。
[0019]服用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中药组合物7副后,紫斑消失,距今半年再无复发。
[0020]实施例4
一种治疗紫癜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白术5份、赤芍20份、甘草3份、大黄15份、地黄10份、贝母20份、丹参15份、郁金20份、乌药5份、女贞子20份、桃仁9份、枳壳15份、益母草15份、红花20份、大血藤10份、桂枝15份、牡丹皮5份、合欢皮20份、黄柏15份、麻黄30份、石膏25份。
[0021]实施例5
一种治疗紫癜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白术15份、赤芍10份、甘草9份、大黄5份、地黄20份、贝母10份、丹参25份、郁金10份、乌药15份、女贞子10份、桃仁15份、枳壳5份、益母草25份、红花10份、大血藤20份、桂枝9份、牡丹皮15份、合欢皮10份、黄柏25份、麻黄20份、石膏35份。
【主权项】
1.一种治疗紫癜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白术5-15份、赤芍10-20份、甘草3-9份、大黄5_15份、地黄10-20份、贝母10-20份、丹参15-25份、郁金10-20份、乌药5-15份、女贞子10-20份、桃仁9-15份、枳壳5-15份、益母草15-25份、红花10-20份、大血藤10-20份、桂枝9_15份、牡丹皮5_15份、合欢皮10-20份、黄柏15-25份、麻黄20-30份、石膏25-3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紫癜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药物的最佳重量配比为:白术10份、赤芍15份、甘草6份、大黄10份、地黄15份、贝母15份、丹参20份、郁金15份、乌药12份、女贞子15份、桃仁12份、枳壳10份、益母草20份、红花15份、大血藤15份、桂枝12份、牡丹皮10份、合欢皮15份、黄柏20份、麻黄25份、石膏30份。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中医对紫癜一症的认识机理,进而提供一种治疗该症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白术5-15份、赤芍10-20份、甘草3-9份、大黄5-15份、地黄10-20份、贝母10-20份、丹参15-25份、郁金10-20份、乌药5-15份、女贞子10-20份、桃仁9-15份、枳壳5-15份、益母草15-25份、红花10-20份、大血藤10-20份、桂枝9-15份、牡丹皮5-15份、合欢皮10-20份、黄柏15-25份、麻黄20-30份、石膏25-35份。该中药组合物在药物选用上虽然为常用药物,但通过对病症准确的辩证分析,将常规药物进行合理配伍,斟酌用量,其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IPC分类】A61K36-9066, A61K33-06, A61P7-04
【公开号】CN104667193
【申请号】CN201510124625
【发明人】姜凤霞
【申请人】姜凤霞
【公开日】2015年6月3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