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闭环控制的胰岛素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49621阅读:531来源:国知局
动态闭环控制的胰岛素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医疗器械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动态闭环控制的胰岛素 栗。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在医学界还没有根治糖尿病的手段,医院里针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也仅仅局 限于饭前定时定量注射胰岛素,因此利用医疗设备代替或者部分代替胰岛的血糖调节功能 成为了一个必要的、可行的选择。目前关于人工胰岛的研宄重点在于完全闭环控制胰岛素 输注速度,从而全面代替胰岛实时调节血糖水平的便携式医疗设备,但在这样的情况下,由 于患者饮食的不确定性以及个体化差异的存在,控制算法需要有较好的鲁棒性,因此我们 提出了这样一种胰岛素泵的控制算法。
[0003] 人工胰岛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可以准确实时测量血糖值并能将数据传输给 控制端的血糖仪,二是可以被自动调节的胰岛素泵,三是根据血糖值不断调节胰岛素注射 速度的闭环控制算法。目前血糖仪和胰岛素泵的研宄都趋于成熟,而闭环控制算法主要包 括模型预测控制、PID和模糊控制三种。
[0004] 模型预测控制的主要思想是:通过预测未来的输出,寻找未来一段时间内最佳的 控制策略,并且根据实时测量信息及时调整输入信号。模型预测对建模的不确定性有很好 的鲁棒性,另外,模型预测的框架可以很方便地处理滞后、饮食摄取饥和餐前胰岛素大剂 量,因此,模型预测控制被认为是人工胰岛的最佳选择。
[0005] PID作为最早实用化的控制器,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现在仍然是应用最广泛的 工业控制器。PID设计的胰岛素输注速度可以看成一下三个部分的加权和:比例项、积分项 和微分项。比例项为血糖离目标值的差,即血糖控制偏差;积分项就是血糖控制偏差的积 分;微分项反映血糖浓度的变化率,但也有很多人认为这种方法不能很好地应对复杂的血 糖控制体系(包括食物消化、胰岛素吸收、胰岛素半衰期及生理运动等因素)。
[0006] 人的决策过程往往基于很多模糊的概念,从而提高了决策的效率。为了模仿人类 的模糊决策过程,20世纪70年代,有学者提出了模糊控制的概念。模糊控制可以方便地把 专家知识融入到控制器设计中,因此在医学领域得到了有效应用。模糊控制属于基于规则 的方法,基于规则的方法都有一个通病:难以个体化。由于不同个体血糖动态的差异性很 大,这一缺陷限制了模糊控制在人工胰岛的应用。
[0007] 模型预测被认为是闭环控制人工胰岛最有前途的方向,其基于的模型通常为传统 的线性或非线性状态空间模型。国际上对于人工胰岛的研宄如火如荼,我国的人工胰岛研 宄却面临着不少的挑战。在闭环控制算法设计和临床试验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第一,我 国的跨学科交叉和合作严重不足,而人工胰岛的闭环控制需要医护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 紧密合作才能完成;第二,我国尚未启动与人工胰岛相关的大规模研宄计划;JDRF、NIH和 欧盟启动的研宄计划都吸引了多家国际上实力最雄厚的研宄团队加入其中:我国的研宄团 队由于实力不足很难参与进去。目前,国际学术界的研宄重点已经逐渐转移到了居家式临 床试验阶段。
[0008] 从控制理论的角度出发,人工胰岛蕴含了大量理论上的挑战:
[0009] 1)非稳态。由于人体动态的复杂性,"胰岛素-血糖浓度"动态是一个典型的非稳 态过程,这给控制算法的设计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0010] 2)非线性。"胰岛素-血糖浓度"过程是非稳态的,因此非线性特征就会表现得非 常强烈。非线性系统的控制问题是一个基础性难点问题,至今吸引了众多学着投身该领域。
[0011] 3)人体差异。人类的多样性和人体参数的时变性使得血糖控制变得非常困难。以 速效胰岛素的药代动力学模型为例,同一个体在重复情形下的动力学差异可以高达50%, 人群之间的差异可能是同个体差异的4倍以上。因此,闭环控制算法一定要有很好的普适 性。
[0012] 4)多源外部干扰。影响"胰岛素-血糖浓度"动态的外部干扰包括饮食、物理活 动、压力等。这些外部干扰很难被实时测量,因此所设计的控制算法必须能够很好地包容这 些外部干扰。
[0013] 在这种情况下,控制算法在人工胰岛中起到关键作用,而目前在控制算法方面的 研宄还不够成熟。
[0014] 中国专利文献号CN102836481A公开(公告)日2012. 12. 26,公开了一种新型胰岛 素泵,包括有血糖检测系统、控制系统以及胰岛素注射系统,其中:血糖检测系统包括有血 糖传感器以及连接血糖传感器的无线发射模块,血糖检测系统能够连续检测糖尿病患者的 血糖含量,并可以通过无线方式传输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有接收血糖检测系统发来 的血糖数据的无线接收模块以及微控制器系统,无线接收模块将接收到的血糖数据传送给 微控制器模块,由微控制器计算及模型修正之后得出所需注射的胰岛素剂量。本发明创作 采用闭环胰岛素注射方式,模拟正常人体胰腺分泌胰岛素的工作原理,由血糖检测系统测 量获得患者血糖数据,本发明能根据患者血糖含量实时调整胰岛素的注射剂量,达到注射 胰岛素的目的。该技术只是描述了血糖检测系统的各个模块组成,并没有对控制模块的关 键算法给出说明,在实时控制方面对高血糖或低血糖的控制也不得而知。同时无法针对不 同患者对胰岛素敏感程度不同的问题,未能体现出这种差异性。该技术中的控制算法仅仅 针对单个患者进行胰岛素控制,并没有进行算法在不同环境下适用情况的测试。

【发明内容】

[0015]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动态闭环控制的胰岛素泵,能够 有效减少复杂的血糖体系带来的不稳定因素,经过仿真测试有较好的鲁棒性。本发明通 过进行模型预测以及迭代控制,针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以及胰岛素的注射量进行实时控 制,使得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趋于稳定,从而达到胰岛素泵自动控制注射的效果。
[0016]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17] 本发明包括:给药机构、驱动机构、检测机构和动态控制模块,其中:给药机构与 胰岛素泵相连并传输胰岛素注射量信息,驱动机构与胰岛素泵的注射装置相连并传输控制 注射量信息,检测机构与血糖仪相连并传输人体血糖信息,动态控制模块与胰岛素泵的驱 动机构相连并传输胰岛素-血糖值的控制信息。
[0018] 所述的动态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存储器、第二存储器、ARX(Aut〇 Regressive exogenous,外因输入自回归模型)模块以及MPC(Model Predictive Control,模型预测控 制)模块,其中:第一存储器输入历史血糖浓度值与由ARX采集到的当前血糖浓度值比较后 输入至控制器,ARX模块根据MPC模块进行模型预测控制,并得到当前控制率并与来自第二 存储器的历史输注速率叠加得到当前输注速率后输出至ARX模块的同时由第二存储器保 存。
[0019] 本发明引入更新律,更新律的值和胰岛素的量有关,而此时胰岛素的变化反映出 血糖值的变化情况,再根据血糖值的变化值以及算法中的代价函数算出合适的更新律,从 而形成"血糖值-更新律-胰岛素-血糖值"这一循环迭代过程。 技术效果
[00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包括:
[0021] 1)实现胰岛素的自动控制,并且可以根据血糖值的变化自动调节胰岛素变化。
[0022] 2)可以较好地应对复杂的血糖控制体系,在饮食变化的情况下有一定的鲁棒性。
[0023] 将血糖仪和胰岛素泵融入其中形成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