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输液针固定保护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349622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输液针固定保护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输液针固定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在的输液针都是用胶布固定,由于医护人员的操作水平或者病人的肢体活动等使输液针偏摆移位造成进液不畅,使病人输液部位肿泡,增加病人痛苦。另外由于病人的皮肤表面上的汗液容易使胶布脱落而造成输液针脱落,从而需要二次插针,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另外目前的输液针在输完液后针尖裸露在外,有可能造成医务人员被扎伤而感染疾病。
[0003]现有专利也有对输液针的固定方式进行改进,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110235780.4,申请日为2011-08-17,名称为“输液针固定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输液针固定装置,包含一套管、一翼片组及一粘贴件。该套管具有一针头;该翼片组包含至少一翼片,该翼片结合于该套管并具有一底部接合面;该粘贴件包含至少一贴片,该贴片具有相对的一固接面及一粘着面,该固接面贴接于该翼片的底部接合面,该粘着面设有至少一凹穴,使该粘着面区分为粘着区及透空区,其中该粘着区为该凹穴以外的位置,该透空区对应该凹穴的位置。又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0420109589.0,申请日为2004-11-25,名称为“具有安全卡锁的一次性静脉采血、输液针”的实用新型专利,其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次性静脉采血、输液针。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防止二次污染发生的具有安全卡锁的一次性静脉采血、输液针。特点是:在针柄后部设有一可转动的安全卡锁,安全卡锁为条形罩盖状,其内两侧对应设有凸块,两凸块之间留有可卡住穿刺针的间隙。再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120098716.1,申请日为2011-04-07,名称为“一次性使用固定式输液器”的实用新型专利,其技术方案为:一次性使用固定式输液器,其包括瓶塞穿刺器保护套、瓶塞穿刺器、空气过滤器、滴斗、流量调节器、药液过滤器、静脉输液针,所述瓶塞穿刺器保护套罩在瓶塞穿刺器上,瓶塞穿刺器下端通过软管依次连接空气过滤器、滴斗、流量调节器、药液过滤器和静脉输液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液过滤器与静脉输液针之间还设有胶贴。
[0004]上述三项专利存在功能单一的问题,并且在输液针使用后对其针尖没有相应的保护,并且其在使用过程中针尖上挑容易造成针尖出液口封堵,从而造成输液困难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为了克服现有的输液针固定装置存在的上述问题,现特别提出一种能在固定输液针的同时避免输液针针尖上挑造成出液口封堵的新型输液针固定保护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效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输液针固定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套筒和固定在套筒前端下方的固定片,所述套筒包括上套部和下套部,所述上套部的一侧和下套部的一侧相互连接,所述上套部的另一侧通过锁扣与下套部的另一侧锁紧;所述套筒与固定片在沿套筒轴线方向上有3° -5°的斜度,所述套筒的侧边分别设置有输液卡槽、输液针翼片滑槽和输液针收纳卡槽,所述输液针滑槽位于输液卡槽和输液针收纳卡槽之间,且相邻各槽之间彼此连通,输液针滑槽的高度小于输液卡槽和输液针收纳卡槽的高度,所述套筒内的圆柱形空间为套筒滑槽,所述套筒滑槽与所述输液卡槽、输液针翼片滑槽和输液针收纳卡槽分别连通。
[0007]所述锁扣有两个,所述两个锁扣分别位于上、下套部的两端。所述两个锁扣锁紧后所述输液针固定保护装置处于闭合状态,不易自行脱开,有效保证输液过程中输液针的位置保持,以及输液完成后输液针退入套筒内部的保护作用。
[0008]所述输液卡槽远离输液针滑槽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呈圆柱形,突出于输液卡槽。使用时输液针翼片被限位柱卡在输液卡槽内,防止输液针在输液过程中的晃动。
[0009]所述输液针翼片滑槽为斜槽,其靠近输液卡槽一端的输液针翼片滑槽高度大于靠近输液针收纳卡槽一端的滑槽高度,所述斜槽的倾斜角度为3° -5°,输液针翼片滑槽高度从套筒的前端(输液卡槽端)到套筒的末端(收纳卡槽端)逐渐收窄,输液针翼片滑槽的前端高度大于翼片厚度,方便输液针退出;输液针翼片滑槽末端滑槽高度逐渐小于翼片厚度,将翼片逐渐夹紧,防止输液针向套筒的前端滑脱。由于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和弹性,此时输液针可以继续向套筒的末端退出,直至翼片落入套筒上的输液针收纳卡槽,此时输液针将不能再向套筒的前端移动。
[0010]所述输液针收纳卡槽为矩形。输液针完全退入套筒内部后,翼片落入收纳卡槽内,输液针将不能再向前移动。
[0011]所述套筒内部为台阶孔,所述套筒前端用于容纳带输液针保护套的针头,其直径比输液针保护套大0.1-0.2mm,其长度为3mm~5mm,保证输液时针头足够的外露长度,末端用于容纳输液针针柄及针柄后的管子,并用作输液针退出时的滑槽,其直径比输液针针柄后的管子外径大0.1-0.2mm。
[0012]所述套筒为圆柱形,所述外径为4.5mm~5.5mm。
[0013]所述固定片和套筒均为医用PVC或具柔韧性和弹性的医用塑料材料。
[0014]所述固定片下表面设置有医用敷贴,所述医用敷贴的粘贴面设置有离型纸。离型纸的撕开方式为从固定片中间向两侧撕开,方便医护人员的操作。
[0015]所述固定片的厚度为0.4mm-0.6mm,固定片长、宽尺寸为10±5mmX30±5mm,医用敷贴粘贴后剥离强度为1.5N-4N/cm,所述固定片的厚度为0.3-0.5mm。保证固定片的柔软性以及使针头尽量靠近皮肤表面,便于进针。
[0016]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在输液过程中可以很好的保持输液针的位置,使输液过程顺畅;输液完成后将输液针完全退入固定保护装置内,避免针尖裸露在外扎伤医务人员而染上疾病的危险。
[0017]2、输液时输液针的翼片通过卡槽内的限位柱被卡在输液卡槽内,防止输液针偏摆移位。套筒滑槽和翼片滑槽,用于输液完成后引导输液针从病人体内退出。套筒与固定片在沿套筒轴线方向上有3° -5°的斜度,即套筒滑槽有3° -5°的斜度,此是为了保证输液针在进入血管后不会造成上挑,从而减小血管壁对针尖进液孔的封堵情况,增强输液过程中输液针的通透性。靠针尖一端(套筒的前端)套筒下套有固定片,且固定片厚度0.3-0.5mm,保证固定片的柔软性以及使针头尽量靠近皮肤表面,便于进针。
[0018]3、输液针翼片滑槽有3° -5°的斜度,滑槽前端高度大于翼片厚度,方便输液针退出;接近末端时滑槽高度逐渐小于翼片厚度,将翼片逐渐夹紧,防止输液针向套筒前端滑脱。由于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和弹性,此时输液针可以继续向套筒末端退出,直至翼片落入套筒上的输液针收纳卡槽,此时输液针将不能再向套筒前端移动,滑槽长度能够保证输液针完全缩进套筒内。
[0019]4、套筒上设有输液针收纳卡槽,作用是将完全缩进套筒内的输液针卡住,防止输液针向套筒前端移动导致针尖外露。
[0020]5、套筒内部为台阶孔,前端用于容纳带输液针保护套的针头,其直径比输液针保护套大0.1-0.2mm,与输液针针套相适应,输液针在进行穿刺之前需先固定于固定器内,为减少输液针尖污染程度和减小针尖意外对医务人员造成伤害,输液针针尖保护套在输液针固定于固定器的过程中不会去除,在穿刺之前才会去除。前端长度为3mm~5mm,保证输液时针头足够的外露长度。末端用于容纳输液针针柄及针柄后的管子,并用作输液针退出时的滑槽,其直径比输液针针柄后的管子外径大0.1-0.2_,与输液管相适应。
[0021]6、套筒外形为圆柱形,根据内径,考虑套筒强度和滑槽弹性后,其壁厚为l-2mm,此是为了保证输液翼片片外露长度足够医务人员操作。
[0022]7、本发明整体采用医用PVC或具有柔韧性和强度的医用塑料材料制成,卫生环保,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和强度,舒适性好。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申请结构闭合状态示意图。
[0024]图2为本申请结构打开状态示意图。
[0025]图3为本申请结构限位柱示意图。
[0026]附图中:套筒1,固定片2,上套部3,下套部4,锁扣5,输液卡槽6,输液针翼片滑槽7,输液针收纳卡槽8,套筒滑槽9,限位柱10,医用敷贴11。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实施例1
一种新型输液针固定保护装置包括有套筒I和固定在套筒I前端下方的固定片2,所述套筒I包括上套部3和下套部4,所述上套部3的一侧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