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41569阅读:5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慢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肠炎是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引起的胃肠炎、小肠炎和结肠炎。临床表现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稀水便或粘液脓血便。肠炎按病程长短不同,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肠炎多以细菌性痢疾常见,发作时,一般可选用复方磺胺甲基异唑、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即可治愈。
[0003]慢性肠炎系多种因素的肠道综合症候群,主要指肠道的吸收功能紊乱与炎症,其临床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腹痛腹胀,大便稀薄及带有未消化食物,反复发作,迀延不愈,以致身体虚弱,病症丛生。西药治疗时,主要应用抗生素、长期输液等,治标不治本,易导致肠内菌群失调,且治疗费用较高,一般患者难以接受。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能够有效治疗慢性肠炎。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慢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中药组成:泽泻10 — 15克、槐花6— 9克、莲肉8 — 10克、蒲公英8 —10克、马齿苋10 —15克、秦皮6— 9克、枳实5— 6克、当参5— 7克、凤尾草5— 6克、刘寄奴5— 7克、山药8 —10克、苡仁8 —10克、白扁豆6—8克、补骨脂10 —15克、五味子5—6克、红花6—8克、干姜6—8克、白术5— 8克、茯苓8 —10克、半夏5—8克、鸡内金10 —15克、川贝5—8克、地骨皮8 —10克、白芨8 —10克、延胡索6—8克、甘草5 —10克。
[0006]优选为,一种治疗慢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中药组成:泽泻12克、槐花6克、莲肉9克、蒲公英10克、马齿苋12克、秦皮7克、枳实5克、当参5克、凤尾草5克、刘寄奴6克、山药10克、苡仁8克、白扁豆8克、补骨脂15克、五味子6克、红花8克、干姜7克、白术8克、茯苓8克、半夏6克、鸡内金15克、川贝6克、地骨皮9克、白芨9克、延胡索8克、甘草8克。
[0007]泽泻:味甘、淡,性寒;归肾、膀胱经;具有利水渗湿,泄热祛痰之功效。
[0008]槐花:味苦,性微寒;归肝、大肠经;具有凉血止血,清肝泄热之功效。
[0009]莲肉:味甘、湿,性平;归脾、肾、心经;具有补脾止泻,益肾固精,养心安神之功效。
[0010]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归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尿通淋之功效。
[0011]马齿苋:味酸,性寒;归大肠、肝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功效。
[0012]秦皮:味苦、涩,性寒;归大肠、肝、胆经;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明目之功效。
[0013]枳实:味苦、心、酸,性温;具有破气消积,化痰散痞之功效。
[0014]党参:味甘,性平;归脾、肺经;具有健脾补肺,益气生津之功效。
[0015]凤尾草:味淡、微苦,性凉;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止痢,凉血止血之功效。
[0016]刘寄奴:味苦,性寒;具有活血去瘀,通经止痛,养血止血,清热利湿之功效。
[0017]山药:味甘,性平,归肺、脾、肾经;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之功效。
[0018]苡仁:味甘、淡,性凉;归脾、胃、肺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消痈之功效。
[0019]白扁豆:味甘,性微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化湿,和中消暑之功效。
[0020]补骨脂:味苦、辛,性温;归肾、脾经;具有补肾助阳,纳气平喘,温脾止泻,消风祛斑之功效。
[0021]五味子:味酸、甘,性温;归肺、肾、心经;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之功效。
[0022]红花:味辛,性温;归心、肝经;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之功效。
[0023]干姜:味辛,性热;归脾、胃、肾、心、肺经;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祛痰之功效。
[0024]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之功效。
[0025]茯苓:味甘、淡,性平;归肾、膀胱经;具有利水渗湿之功效。
[0026]半夏:味辛,性温,有毒;归脾、胃、肺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功效。
[0027]鸡内金:味甘,性平;归脾、胃、膀胱经;有健脾消食,涩精止遗,敛疮生肌之功效。
[0028]川贝:味苦、甘,性微寒;归肺、心经;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解郁散结之功效。
[0029]地骨皮:味甘,性寒;归肺、肝、肾经;具有清虚热,凉血除蒸,清肺降火之功效。
[0030]白芨:味苦、甘涩,性微寒;归肺、胃经;具有收敛止血,消散痈肿,生肌敛疮之功效。
[0031]延胡索:味辛、苦,性温;归肝、脾经;具有活血散於,行气止痛之功效。
[0032]甘草:味甘,性平,归脾、胃、肺、心经;具有益气补中,祛痰止咳,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效。
[0033]将上述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水没过药面,浸泡15 — 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5 —10厘米,进行第一次煎煮,未沸腾前用武火煎煮,沸腾后用文火煎煮20— 30分钟;第二次煎煮时,加水没过药面4一8厘米,用武火进行煎煮,水沸后用文火煎煮15 — 20分钟;两次煎煮取汁,合并服用。
[0034]本中药组合物采用天然中药为原料,针对慢性肠炎的发病机理,以清热解毒、滑利肠道、健脾消食、补脾养胃、消积垢、止泄泻、化瘀滞、消痈肿为原则,进行辨证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0035]本发明药物的动物毒性试验
取家兔80只,雌雄兼用,体重2.0-3.0kg,分为两组,一组为超剂量实验组,另一组为正常量实验组。超剂量组为30ml / kg,正常量组为10 ml / kg,给药方式为灌胃法给药,每天早晚各一次,连续服用30天,每天观察给药反应,结果表明二组家兔活动、饮食正常,药物无不良毒副作用。
[0036]下面结合临床资料及典型病例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进一步说明。
[0037]一、临床资料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慢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从2013年I月一2015年I月治疗慢性肠炎患者156人,其中男性73人,女性83人,年龄22—65岁,病程最短者6个月,最长者9年,平均3年。
[0038]二、治疗方法
采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所制备的汤剂,每天早晚各口服一次,5天为一个疗程。
[0039]三、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经肠镜检查无异常。
[0040]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经肠镜检查肠粘膜基本修复。
[0041]有效:临床症状部分消失,经肠镜检查肠粘膜部分修复。
[0042]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变,经肠镜检查未有好转。
[0043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