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线引导式鼻泪管置入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51209阅读:694来源:国知局
管线引导式鼻泪管置入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鼻泪管置入管,尤其是一种管线引导式鼻泪管置入管,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鼻泪管堵塞探通手术后,常需在鼻泪管内放置鼻泪管置入管避免鼻泪管管壁粘连再次形成堵塞。置管时间一般较长,最少一月以上。
[0003]鼻泪管极细,鼻泪管内置入导管较为困难,其手术的特点是:软质的硅胶导管置入困难,但患者手术后较为舒适;硬质塑料管置入相对容易,但患者不适感明显。
[0004]目前义管植入后固定方法一般是头端缝合在出鼻孔后上唇表面尾端缝合在鼻泪管开口处眼睑下缘的皮肤,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还极为不美观,给患者带来心理不适。
[0005]鼻泪管内置入导管时间较长时,鼻泪管内腔可能因析出物沉积发生堵塞,导致引流失败。置管时间较长时常因导管外壁与鼻泪管内腔粘连导致拔管较为困难,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甚至造成拔管损伤导致意外发生。
[0006]临床需要一种置管轻松,舒适美观,不易堵塞,拔管容易的鼻泪管置入管。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管线引导式鼻泪管置入管,结构简单,置入轻松,固定方便,美观舒适,不易堵管,拔管容易,安全可靠。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管线引导式鼻泪管置入管,包括用于置入鼻泪管内的空心硅胶鼻泪管置入管和与鼻泪管置入管头尾紧密邻近用于引导鼻泪管置入管置入鼻泪管的引导管,所述引导管腔内套设引导线体。所述引导管的硬度大于鼻泪管置入管。所述引导线体的长度与引导管的长度相当,所述引导线体的外径略小于引导管的内径。所述引导线体头端与引导管头端固定连接,所述引导线体尾端与鼻泪管置入管的头端固定连接。所述引导管的尾端和鼻泪管置入管的头端外径相等,外形匹配。所述引导管的尾端外管壁和鼻泪管置入管的头端外管壁密切接触但不固定连接,接触处外壁平滑。
[0008]所述引导管头端为直径与引导管外径相等的半圆球面,所述引导管外侧壁涂设亲水层。
[0009]所述鼻泪管置入管内外侧管壁均涂设亲水层,所述鼻泪管置入管尾端设置为扇形喇叭口,并在扇形喇叭口背面涂设粘胶。
[0010]所述引导线体包括不能被人体吸收的手术缝线。
[0011]所述鼻泪管置入管的外径小于2.5_,长度大于3cm。所述引导管(2)及引导线体的外径均小于2.5mm,长度均大于5cm。
[0012]所述鼻泪管置入管的头端及尾端均设置若干孔洞,用于引流液进出。
[0013]本发明的优点:前端为较硬质的引导管,便于置入鼻泪管并将柔软的鼻泪管置入管导入鼻泪管;引导管中套置引导线体,置管成功后可去除较硬的引导管减少患者留管的不适;柔软的引导线体方便缝入皮下固定,不适感小且美观,在需要时还能帮助拔出鼻泪管置入管;鼻泪管置入管内外涂设亲水层,便于置入及拔出,不易堵塞;鼻泪管置入管设置扇形黏贴区,便于无创固定鼻泪管置入管。结构简单,置入轻松,固定方便,美观舒适,不易堵管,拔管容易,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引导管部分的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鼻泪管置入管的剖面图。
[0015]附图标记说明:0_亲水层、1-引导管、2-鼻泪管置入管、21-扇形粘附区及3-引导线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7]如图1所示,所述一种管线引导式鼻泪管置入管,包括用于置入鼻泪管内的空心硅胶鼻泪管置入管I和与鼻泪管置入管I头尾紧密邻近用于引导鼻泪管置入管I置入鼻泪管的引导管2,所述引导管2腔内套设引导线体3。所述引导管2的硬度大于鼻泪管置入管I。所述引导线体3的长度与引导管2的长度相当,所述引导线体3的外径略小于引导管2的内径。所述引导线体3头端与引导管2头端固定连接,所述引导线体3尾端与鼻泪管置入管I的头端固定连接。所述引导管2的尾端和鼻泪管置入管I的头端外径相等,外形匹配。所述引导管2的尾端外管壁和鼻泪管置入管I的头端外管壁密切接触但不固定连接,接触处外壁平滑。
[0018]具体的,所述引导管2在临床应用时是临时导引,可以选用价格低廉,质地坚韧富有弹性并具有一定柔软度的医用材料,包括塑料、橡胶等。而鼻泪管置入管I需要长时间埋置在鼻泪管中,应选用组织相容性好,无过敏反应的高质医用材料,包括硅胶及其它高分子材料等。
[0019]所述引导管2和鼻泪管置入管I通过套置在引导管2腔内的引导线体3连接为一体,引导线体3分别在引导管2及鼻泪管置入管I固定连接,使引导管2和鼻泪管置入管I外表看来是“一个前半程质地较硬且类似实心后半程极为柔软且空心的整体导管”。质地较硬的“前段实心”导管置入鼻泪管较为容易,从而引导后段“柔软且空心”的导管进入鼻泪管中。达到置入时容易,留置时舒适的目的。
[0020]所述引导线体3套设在引导管2中,仅在引导管2头端与引导管2固定连接为一体,在引导管2头端以外的腔道内是游离套置。剪除引导管2及引导线体3固定连接为一体的头端后,能轻易的将套置在引导线体3外部的引导管2抽出,从而仅保留引导线体3尾端与鼻泪管置入管I的头端固定连接为一体。这样,当鼻泪管置入管I埋置成功后,可去除引导管2,仅保留引导线体3在鼻腔内,体积小,质地柔软,不适感极小。若穿入缝针尾孔,将部分线体缝合埋置在上唇皮下,就可以起到稳妥的固定作用,美观舒适。
[0021]所述引导管2的尾端和鼻泪管置入管I的头端外径相等,外形匹配,当引导管2的尾端和鼻泪管置入管I的头端紧密邻近时才会形成接触处外壁平滑的效果。在引导鼻泪管置入管I进入鼻泪管中时能减少摩擦力,减少对鼻泪管内壁的擦伤。但需要注意的是所述引导管2的尾端外管壁和鼻泪管置入管I的头端并不固定连接,唯有如此,才能在剪除引导管2及引导线体3固定连接为一体头端后,将引导管2脱出。
[0022]所述鼻泪管置入管I尾端设置为扇形喇叭口,并在扇形喇叭口背面涂设粘胶,形成扇形粘附区21。所述鼻泪管置入管I尾端为泪液引流入口,连接设置扇形喇叭口并在背面涂设粘胶,用于将鼻泪管置入管I粘附固定在鼻泪管开口眼部表面皮肤,从而实现无创固定。当然,具体实施时也可不设置扇形喇叭口,而设置为埋置线体,可以缝合在眼睑下缘起到固定作用。
[0023]所述引导管2头端为直径与引导管2外径相等的半圆球面,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