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补气固肺的中药汤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04045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补气固肺的中药汤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一种补气固肺的中药汤剂
[0001]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一种补气固肺的中药汤剂,属于中药领域。
[0003]
【背景技术】
[0004]祖国医学认为,气是构成物质世界的最基本元素,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由于气的运动变化而产生的;人也不能例外,《黄帝内经》认为气也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并以气的运动变化来说明机体的各种生命现象。
[0005]现代人承受的激烈的社会竞争、压力过大及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面色苍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头晕、动则汗出、语声低微、动则气短、气急无力、面色无华,眩晕耳鸣,两目干涩,视物不清等;包括元气、宗气、卫气的虚损,以及气的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功能的减退,从而导致机体的某些功能活动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衰弱的现象。
[0006]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补气固肺的中药汤剂。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补气固肺的中药汤剂,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黄豆20-30、黄芪15-20、白术4-5、太子参2-4、黄精5-8、炙甘草10-12、神曲3-4、乌梅2_4、地龙5_6、金沸草2_4、巴戟天5_6、蝉蜕3-5、紫苏子6-8、柴胡2-4、麦冬1-3、煅龙骨2_4、桑白皮4_6、麻黄根3_4、防风2_4、五味子8-10、沙棘2-4、青皮3-4、桂枝11-13、大叶云实2_3和冬瓜藤1_2。
[0009]补气固肺的中药汤剂,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黄豆25、黄芪18、白术4.5、太子参3、黄精6、炙甘草11、神曲3.5、乌梅3、地龙5.5、金沸草3、巴戟天5.5、蝉蜕4、紫苏子7、柴胡3、麦冬2、煅龙骨3、桑白皮5、麻黄根3.5、防风3、五味子9、沙棘3、青皮3.5、桂枝12、大叶云实2.5和冬瓜藤1.5。
[0010]大叶云实为豆科植物大叶云实的枝、果、根。
[0011]用量及用法: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汤剂,20天为一疗程。
[00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中药汤剂具有升阳益气、补肺固表、补脾益气、补气益髓之功效;能增强机体对非特异性刺激的防御能力,能增强身体抵抗力,对身体虚弱、自汗盗汗患者、久病体虚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
[0013]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实施例1:补气固肺的中药汤剂,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g)为:黄豆25、黄芪18、白术4.5、太子参3、黄精6、炙甘草11、神曲3.5、乌梅3、地龙5.5、金沸草3、巴戟天5.5、蝉蜕
4、紫苏子7、柴胡3、麦冬2、煅龙骨3、桑白皮5、麻黄根3.5、防风3、五味子9、沙棘3、青皮
3.5、桂枝12、大叶云实2.5和冬瓜藤1.5。
[0015]用量及用法: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汤剂,20天为一疗程。
[0016]典型病例:
病例1:宣某,女,52岁,身体虚弱、自汗盗汗体质,夜不能眠,常感全身疲乏无力,记忆力逐渐减退,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汤剂,每日一剂,连服一个月后,症状明显减轻,食欲增加,睡眠质量明显提高,后继续服用两个疗程以巩固疗效,诸症全消,完全康复。
[0017]病例2:李某,男,63岁,三高患者,常感体弱肾亏、精神萎靡、全身无力、稍微运动就全身出汗,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汤剂,每日一剂,连服两个疗程,所有症状减轻,身觉有力,后继续服用两个疗程以巩固疗效。
[0018]病例3:刘某,57岁,男,经常虚汗淋漓,周身倦怠乏力,伴有腿脚水肿、腰酸腿疼、睡眠差、多尿、多梦等症状,多方治疗无效,后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汤剂,每日一剂,服用一个疗程后,诸症基本消失,身觉有力,后继续服用20余剂,完全康复。
【主权项】
1.一种补气固肺的中药汤剂,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黄豆20-30、黄芪.15-20、白术4-5、太子参2-4、黄精5_8、炙甘草10-12、神曲3_4、乌梅2_4、地龙5_6、金沸草.2-4、巴戟天5-6、蝉蜕3-5、紫苏子6-8、柴胡2_4、麦冬1_3、煅龙骨2_4、桑白皮4_6、麻黄根.3-4、防风2-4、五味子8-10、沙棘2-4、青皮3_4、桂枝11-13、大叶云实2_3和冬瓜藤1_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气固肺的中药汤剂,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黄豆25、黄芪18、白术4.5、太子参3、黄精6、炙甘草11、神曲3.5、乌梅3、地龙5.5、金沸草.3、巴戟天5.5、蝴蚊4、紫苏子7、柴胡3、麦冬2、煅龙骨3、桑白皮5、麻黄根3.5、防风3、五味子9、沙棘3、青皮3.5、桂枝12、大叶云实2.5和冬瓜藤1.5。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补气固肺的中药汤剂,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黄豆20-30、黄芪15-20、白术4-5、太子参2-4、黄精5-8、炙甘草10-12、神曲3-4、乌梅2-4、地龙5-6、金沸草2-4、巴戟天5-6、蝉蜕3-5、紫苏子6-8、柴胡2-4、麦冬1-3、煅龙骨2-4、桑白皮4-6、麻黄根3-4、防风2-4、五味子8-10、沙棘2-4、青皮3-4、桂枝11-13、大叶云实2-3和冬瓜藤1-2;本发明的中药汤剂具有升阳益气、补肺固表、补脾益气、补气益髓之功效;能增强机体对非特异性刺激的防御能力,能增强身体抵抗力,对身体虚弱、自汗盗汗患者、久病体虚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
【IPC分类】A61K35-62, A61K36-8969, A61P11-00, A61K35-64, A61K35-02
【公开号】CN104825789
【申请号】CN201510139250
【发明人】吴传兴
【申请人】繁昌县智融中药材专业合作社
【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