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腹泻症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24748阅读:5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腹泻症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腹泻症的中药配方,属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患有慢性溃肠性结肠炎均会引发久泻不愈的腹泻,腹泻日达4-8次有坠泻感,常伴有下腹痛,便中带有粘液。这种久泻之病,必然会引起正气不足,肠道当有湿热邪毒。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发明一种温阳益气,清热解毒,收敛正气,止泻止痛的治疗慢性结肠炎腹泻症的中药配方。
[0004]本发明的治疗慢性结肠炎腹泻症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它由下列配比重量的原料药组成:附子10-12克,干姜8-12克,党参10-15克,黄芪25-35克,白头翁10-12克,白术15-20克,鸡骨草10-15克,铁苋菜15-20克,黄连4-6克,诃子肉6-8克。
[0005]上方各药的主治功能如下:
附子: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除湿功效,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风寒湿痹等症;
干姜:味辛,性热,归脾、胃、心、肺经,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温肺化饮功效,治脘腹冷痛、呕吐、泄泻、亡阳厥逆、寒饮喘咳、寒湿痹痛;
党参:性平,味甘、微酸,归脾、肺经,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功效,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f季、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
黄芪:甘,微温,归肺、脾、肝、肾经,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等;
白头翁:苦、寒,归大肠、肝、胃经,有清热凉血、解毒功效,治热毒血痢、温疟寒热、鼻衄、血痔等;
白术:有补脾、益胃、燥湿、和中、安胎功能,治脾胃气弱、不思饮食等;
鸡骨草:甘、苦、凉,无毒,归心、肺、肝、胃、肾经,有清热利湿、散瘀止痛功效,主治黄疸型肝炎、胃痛、风湿骨痛等;
铁苋菜:有清热解毒、消积、止痢、止血的功效;用于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疟疾等;
黄连: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功效,主治湿热内蕴、胸中烦热痞满、恶心、呕吐、腹痛、泻痢等病症;
诃子肉:苦、酸、涩、平,归肺、大肠经,有敛肺、涩肠、下气的功效,治久咳失音、久泻、久痢等;
本发明的中药配方,其服用方法为水煎服,每日一剂,一般服5-6剂为一疗程。
[0006]本发明的治疗慢性结肠炎腹泻症的中药配方,有温阳益气,清除湿热邪毒,收敛正气,止泻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溃肠性结肠炎、腹泻症具有疗效好、疗程短、费用低、无毒无副作用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07]下面将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中药配方的具体配方组成。
[0008]实施例1
称取以下原料药:附子10克,干姜12克,党参15克,黄芪30克,白头翁11克,白术15克,鸡骨草12克,铁苋菜15克,黄连6克,诃子肉7克。
[0009]实施例2
称取以下原料药:附子12克,干姜10克,党参10克,黄芪25克,白头翁12克,白术20克,鸡骨草10克,铁苋菜18克,黄连5克,诃子肉6克。
[0010]实施例3
称取以下原料药:附子11克,干姜8克,党参13克,黄芪35克,白头翁10克,白术18克,鸡骨草15克,铁苋菜20克,黄连4克,诃子肉8克。
按以上实施例中配方量加水煎服即可,每日服一剂。
【主权项】
1.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腹泻症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它由下列配比重量克的原料药组成:附子10-12克,干姜10-15克,党参10-15克,黄芪30-35克,白头翁10-12克,白术15-20克,鸡骨草10-15克,铁苋菜15-20克,黄连4_6克,诃子肉6_8克。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腹泻症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它由下列配比重量的原料药组成:附子10-12克,干姜10-15克,党参10-15克,黄芪30-35克,白头翁10-12克,白术15-20克,鸡骨草10-15克,铁苋菜15-20克,黄连4-6克,诃子肉6-8克。本发明的中药配方,有温阳益气,清除湿热邪毒,收敛正气,止泻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溃肠性结肠炎、腹泻症具有疗效好、疗程短、费用低,无毒无副作用等优点。
【IPC分类】A61P1/12, A61P1/00, A61K36/9068
【公开号】CN104940873
【申请号】CN201510339255
【发明人】李丽芬
【申请人】李丽芬
【公开日】2015年9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