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用液体胶浆温经丹及其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9224739阅读:10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用液体胶浆温经丹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外敷外用药物,尤其是一种外用液体胶浆温经丹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专利号:CN200810302086,名称:百脉瘀痛贴,其为一种中药贴剂,组成成份有水蛭、土虫、没药、茜草、红花、黄柏、冰片。具有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抗炎消肿、通经活络的功能。主治:静脉曲张、跌打扭伤、腰间盘突出,减少术后用药痛苦。制作工艺是水煮,干燥粉碎,无纺布袋装,贴于医用胶布中,用时加白酒洒在胶布袋上贴患处。类似贴剂多有显效慢,不能针对病疾,不能很好利用人体穴位贴药,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方法,不能立效见效,不能快速根治。另外是靠用酒洒表面短时激活,药物不能很好发挥吸收率也低。现有内外科病症一般多用口服药物治疗,这样药物被吸收快,显效时间长,胃肠直接吸收,尤其是西药显效更加快速,但其药物安全性、药理作用(尤其)必须认真考宄,来不得半点疏忽和马虎。而服用中草药汤剂,又要煎(煲)煮,服法难下咽,小孩不易接受。因此,发明一种简易使用方法,见效快,制作容易,成本低,大人小孩都容易操作(使用)的外用敷贴疗法,一种外用液体胶浆温经丹就是本申请人的一大发明。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毒(味)中草药和植物油类调和敷贴穴位即可达到治疗疾病目的,药液制作容易,简单实用,携带方便,药性安全,无副作用的一种外用液体胶浆温经丹及其生产方法。
[0004]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外用液体胶浆温经丹,其特征在于各药物的组成质量份是:艾叶I?30质量份、两面针5?20质量份、威灵仙5?20质量份、毛萎5?20质量份、通成虎3?10质量份、山苍子3?10质量份、毛莨3?10质量份、干姜6?30质量份、辣椒6?30质量份、小茴香3?20质量份、桂枝6?20质量份。
[0005]各药物的组成质量份是:艾叶10质量份、两面针10质量份、威灵仙10质量份、毛萎10质量份、通成虎6质量份、山苍子6质量份、毛莨6质量份、干姜12质量份、辣椒12质量份、小茴香6质量份、桂枝12质量份。
[0006]其特征在于:步骤1,选取艾叶10质量份、两面针5质量份、威灵仙5质量份、毛萎5质量份、通成虎3质量份、山苍子3质量份、干姜6质量份、辣椒6质量份、小茴香3质量份、桂枝6质量份、毛莨3质量份,
步骤2,将步骤I的各药物粉碎过筛30目,加入含95质量份的食用酒精800质量份放在容器内浸泡7天,每天搅拌一次,过滤90目得到上清液(和)药酒,
步骤3,将步骤2的药渣加水220质量份煮I次,取药液(煮)浓缩至110质量份,和入步骤2的上清液药酒,并加按叶油2质量份、蜂蜜66质量份调匀、搅拌。
[0007]其特征在于:①采用温暖补法可治疗慢性疾病,阳虚体弱病症,(用于)补肾壮阳,增加免疫力,用于治疗哮喘,延年益寿。
[0008]②(湿)温热疗法可治疗(消)炎症、散结、镇痛功效,用于急性炎症性疾病及(巴)包块、(疮)淋巴结瘤,用于肺气不足,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疾病,强健体质。
[0009]③敷贴于神阙穴,治疗肠胃疾病,可直接吸收治疗。
[0010]④敷贴华佗夹脊穴,治疗肺、心、上肢疾病,腰腹痛及妇科病有特效。
[0011]本发明的优点是:取材容易,生产设备少,投资少,成本低,制作容易,使用方便,见效快,安全可靠,可治内外妇儿科各种常见病症,治愈率在98%以上,是一种理想的敷贴外用药。
【具体实施方式】
[0012]根据各药组成的药物药理药性和药配比,本发明人经多年研宄并筛出各药物及其药理药性。下面对本发明作出详细描述:
1、两面针:出于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中国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书号:ISBN978-7-5433-2138-0。
[0013]另Ij名:入地金牛、两边针、豕椒、金椒、马药、藤椒、金牛公、双背针、花椒刺,出山虎、入山虎。为芸香科植物两面针的根或枝叶。
[0014]两面针性味苦、辛、平、有小毒。功效: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祛风通络,解毒消肿。用于跌扑损伤,胃痛,牙痛,风湿痹痛,毒蛇咬伤,外治烧烫伤。
[0015]2、艾叶:出于中国古籍出版社,《百草良方》,书号:ISBN978-7-5064-3937-4。
[0016]功效:味苦、辛、性温、有小毒。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及腹痛,对妇女月经不调、腹痛、崩漏有明显疗效。
[0017]3、威灵仙:出于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中国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书号:ISBN978-7-5433-2138-0。
[0018]功效:祛风湿、通经络、止痛。用于风湿痹痛、关节不利,肢体麻木、跌打损伤,诸骨哽咽喉。
[0019]4、毛萎:中国古籍出版社,百科良方,书号:ISBN978-7-5064-3937-4。
[0020]功效:行气止痛,祛风,散寒除湿。治风湿痹痛、风寒头痛、脘腹疼痛、疝气、痛经、跌打肿痛。
[0021]5、辣椒:中国古籍出版社,百科良方,书号:ISBN978-7-5064-3937-4。
[0022]功效:性味辛、热。温中、散寒、开胃、消食。治寒滞腹痛、呕吐、泻痢、冻疮、疥癣。 6、小茴香:出于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中国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书号:
ISBN978-7-5433-2138-0。
[0023]功效:温肾散寒、和胃理气。治寒疝、痛经、少腹冷痛、肾虚腰痛、胃痛、呕吐、干、湿脚气。
[0024]7、桂枝:出于中国古籍出版社,本草纲目,书号:ISBN978-7-5064-3937-4。
[0025]功效:桂枝性味辛、甘、微温,无毒。发汗解肌、温经通脉。治风寒表证、肩背肢节酸疼、胸痹痰饮、经闭癥瘕。
[0026]8、通城虎:出于中国古籍出版社,本草纲目,书号ISBN978-7-5064-3937-4。
[0027]别名:五虎通城、定心草、一点血。为马兜铃科植物福德马兜铃的根或全草。
[0028]功效:性味苦辛、温、有小毒。祛风止痛、消肿解毒。治心胃气痛、风湿骨痛、跌打损伤、小儿惊风、毒蛇咬伤。
[0029]9、山苍子:出于中国古籍出版社,本草纲目,书号:ISBN978-7-5064-3937-4
别名:山鸡椒、荜澄茄、毗陵茄子、毕茄。为胡椒科植物荜澄茄或樟科植物山鸡椒的果实。
功效:性味辛、温、微苦、有香气,无毒。温暖脾肾、健胃消食。治食积气胀、脘腹冷痛、反胃呕吐、肠呜泄泻、痢疾、痰癖。
[0030]10、按叶油:出于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书号:ISBN978-7-5433-2138-0。
[0031]主要成份:含挥油6%、油中含按油精60%,另含芳香苷、梅斗皮素、按树素。药店有售。
[0032]功效:清热解毒、祛风、杀虫,用于感冒、流感、痢疾,泄泻疮痈,湿瘆疥癣,风湿痢痛,淋浊,烧汤伤及外伤出血。
[0033]11、冬青油、樟脑(酊)药店有售。
[0034]12、蜂蜜:出于中国古籍出版社,本草纲目,书号:ISBN978-7-5064-3937-4。
[0035]功用:除虫毒、补虚弱伤中,治心腹漏,面目枯黄。丹毒风瘆,腹内留热,利大小便,去浮血,下乳汁,妇女带下病。
[0036]13、干姜:出于中国古籍出版社,本草纲目,书号:ISBN978-7-5064-3937-4。
[0037]另Ij名:白姜、均姜,炒姜、干姜片。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
[0038]功效:干姜性味辛、热。温中逐寒、回阳通脉。
[0039]下面应用多个实施例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步骤I,选取物的组成质量份是:艾叶I?30质量份、两面针5?20质量份、威灵仙5?20质量份、毛萎5?20质量份、通成虎I?20质量份、山苍子I?20质量份、干姜I?30质量份、辣椒I?30质量份、小茴香I?20质量份、桂枝I?20质量份、毛莨5?20质量份。
[0040]步骤2,选取步骤I的各药物质量份组成:艾叶20质量份、两面针10质量份、威灵仙10质量份、毛萎10质量份、通成虎6质量份、山苍子6质量份、毛莨6质量份、干姜12质量份、辣椒12质量份、小茴香6质量份、桂枝12质量份。将步骤2的各药物粉碎过筛40目,加入含95质量份的食用酒精500?1000质量份放在容器内浸泡5?10天,每天搅拌一次,过滤药液与渣分离,得到上清液和药渣。
[0041]步骤3,将步骤2的药渣加水220质量份煮I次以上,浓缩至110质量份。
[0042]步骤4,将步骤I的上清液加入步骤3的药液中搅拌均匀,静置24小时,过滤取上清液。
[0043]步骤5,将步骤4的上清液加入樟脑4.95质量份、冬青油8质量份、桉叶油2质量份,用蜂蜜6质量份、调和搅拌均匀。
[0044]步骤6,将步骤5的药液分装、贴标装瓶。
[0045]实施例2,步骤1,选取各药物的组成质量份是:艾叶10质量份、两面针5质量份、威灵仙5质量份、毛萎5质量份、通成虎3质量份、山苍子3质量份、毛莨3质量份、干姜6质量份、辣椒6质量份、小茴香3质量份、桂枝6质量份。
[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