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_4

文档序号:9242257阅读:来源:国知局
均可改善 患儿血清E0S水平,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0201] 2. 3. 4两组总疗效分析比较
[0202] 两组总疗效比较P= 0. 023,P〈0. 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总有效率 96. 8%,对照组总有效率76. 7%,治疗组总有效率由于对照组(见表8及图8)。
[0203] 表8两组总疗效比较
[0204]
[0205] 注:经X2检验,P< 〇. 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总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 效人数多于对照组,无效人数少于对照组。
[0206] 3.冬病夏治敷贴离子导入疗法治疗哮喘机理探讨
[0207] 3. 1对肺功能的改善作用
[0208] 支气管哮喘导致气道高反应,使气道气流受限,是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我国《支 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和《全球哮喘防治》将肺功能检测作为哮喘的金标准。肺功能测定是建 立在临床生理学基础上的呼吸功能的测定,可用于明确诊断,与其它疾病相鉴别,评价支气 管哮喘的严重程度,为哮喘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提供依据。PEF(肺功能呼气峰流速)可 以翻页气道的通畅性、判定哮喘的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等。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之 一即是PEF的每日变异率。
[0209] 本研宄结果显示:用冬病夏治敷贴离子导入疗法和药物共同治疗哮喘患儿,治疗 后6个月与治疗前相比,肺功能指标PEF值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0. 05),且治疗组与单纯西药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提示冬病 夏治敷贴离子导入疗法治疗哮喘患儿可提高其PEF水平,降低患儿气道阻力改善肺通气同 能,减少哮喘发作次数和发作程度,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0210] 3. 2对气道慢性炎症的影响
[0211]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气道基本病理改变就是炎性细胞的浸润,现代医学发现各种分 型各种时期的哮喘共同病理学特征就是气道变应性炎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气道始终处于 慢性炎症状态,E0S(血清嗜酸性细胞)是哮喘气道炎症形成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炎症介 质,反映了气道炎症活动,是气道黏膜浸润的最重要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哮喘的主要临床表 现就是气道阻塞,通过休息或各种治疗阻塞症状可缓解,患者肺通气功能得到改善,但气道 炎症并未消退,肺功能检测并不能显示出哮喘病人气道高反应性炎症的程度。血清E0S反 应气道炎症活动,通过检测血清E0S水平可以指导哮喘的治疗评价治疗效果。
[0212] 本研宄结果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前相比,血清E0S值较治疗 前降低,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〇. 05),敷贴和药物联合治疗与单纯西药对照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〇. 05),提示冬病夏治敷贴离子导入疗法和西药联合治疗对哮 喘患儿血清E0S水平的降低优于单纯西药组,敷贴离子导入疗法可减轻患者气道炎性细胞 的浸润,降低气道变应性炎症,有效防治哮喘。
[0213] 4.结论
[0214] (1)本研宄表明冬病夏治敷贴离子导入疗法能降低哮喘缓解期患儿血清的E0S水 平,降低气道内炎性细胞浸润,减轻支气管内慢性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从而有效减轻 哮喘的发生发展。
[0215] (2)本研宄表明冬病夏治敷贴离子导入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患儿可改善患儿肺功 能指标,使患儿气道内阻力降低,有效改善肺通气功能,预防哮喘发作,降低哮喘发作程度。
[0216] (3)本研宄表明冬病夏治敷贴离子导入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患儿,可降低患儿证 候积分,减少哮喘发作频率,显著改善患儿生活质量,对调整患儿偏颇体质起到一定作用。
[0217] (4)冬病夏治敷贴离子导入疗法无创伤,无毒副作用,能够延缓哮喘发作及减轻发 作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0218] 实施例11对比试验
[0219] 1.一般资料
[0220] 收集2014年7月18日-8月16日夏季三伏期间于上海医院儿科门诊的患儿150 例,随机分为5组,每组30例;四组患儿的性另lj、年龄、病程、治疗前证候积分经统计学处理, 无统计意义,具有可比性(P>〇. 05)。儿童哮喘缓解期诊断标准、观察指标、疗效判定标准,药 物来源及设备与实施例1相同。
[0221] 治疗组一使用由实施例2的中药组合物所制备的敷贴,从三伏第一天(2014年7 月18日)开始至最后一天(2014年8月16日),从周一至周六隔日一贴,选择一天中阳气 最盛的午时,即中午11点到下午1点;做满一个三伏天共9次;将药饼直接置于穴位(6个) 上,上置湿纸巾,放置电极板,连通离子导入仪,导入20分钟。治疗组二使用由实施例3的 中药组合物所制备的敷贴,从三伏第一天(2014年7月18日)开始至最后一天(2014年8 月16日),从周一至周六隔日一贴,选择一天中阳气最盛的午时,即中午11点到下午1点; 做满一个三伏天共9次,将药饼直接置于穴位(6个)上,上置湿纸巾,放置电极板,连通离 子导入仪,导入20分钟。治疗组三患儿所用敷贴:取生姜10份榨汁,将白芥子6份、延胡索 6份、甘遂3份、细辛3研磨成药粉,用姜汁调制成稠糊状做成药饼;将丁香10份、肉桂10份 研磨成药粉,撒于药饼与皮肤接触面,从三伏第一天(2014年7月18日)开始至最后一天 (2014年8月16日),从周一至周六隔日一贴,选择一天中阳气最盛的午时,即中午11点到 下午1点;做满一个三伏天共9次;将药饼直接置于穴位(6个)上,上置湿纸巾,放置电极 板,连通离子导入仪,导入20分钟。治疗组四患儿所用敷贴:取生姜10份榨汁,将白芥子6 份、延胡索6份、白芷3份、甘遂3份、细辛3份研磨成药粉,用姜汁调制成稠糊状做成药饼, 从三伏第一天(2014年7月18日)开始至最后一天(2014年8月16日),从周一至周六隔 日一贴,选择一天中阳气最盛的午时,即中午11点到下午1点;做满一个三伏天共9次;将 药饼直接置于穴位(6个)上,上置湿纸巾,放置电极板,连通离子导入仪,导入20分钟。治 疗组五使用由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所制备的敷贴,从三伏第一天(2014年7月18日)开 始至最后一天(2014年8月16日),从周一至周六隔日一贴,选择一天中阳气最盛的午时, 即中午11点到下午1点;做满一个三伏天共9次;将药饼直接置于穴位(6个)上,40分钟。 所有治疗组均从三伏第一天开始用孟鲁斯特钠共计3个月,其中彡6岁患儿5mg,Qn,口服; 5岁患儿4mg,Qn,口服。
[0222] 2.疾病疗效比较
[0223] 疾病疗效比较结果见表9,从表9中可以看出,实施例1对于儿童哮喘缓解期总有 效率最高,与治疗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效果更明显。
[0224] 表9六组疾病疗效比较例(% )
[0225]
[0226] 注:与实施例1总有效率比较*P〈0. 05。
[0227]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方法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 一种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 制成:白芥子4-8份、延胡索4-8份、白]E 2-4份、甘遂2-4份、细辛2-4份、生姜2-20份、丁 香2-20份、肉桂2-20份。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白芥子5-7份、延胡索5-7份、白芷3份、甘遂3份、细辛3份、生姜2-10份、丁香2-10份、 肉桂2-10份。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白芥子6份、延胡索6份、白芷3份、甘遂3份、细辛3份、生姜2-10份、丁香2-10份、肉桂 2-10 份。4. 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的药物中的应用。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意,所述药物用于降低儿童哮喘缓解期患者 血清EOS水平,降低气道内炎性细胞浸润,减轻支气管内慢性炎症。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意,所述药物用于降低儿童哮喘缓解期患者 肺功能指标,降低气道内阻力,改善肺通气功能。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肺功能指标为PEF值。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的的药剂是敷贴。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敷贴于三伏天中午通过离子导入 疗法于患者双侧定喘、肺腧、膏肓穴位敷贴治疗。10. 权利要求8-9所述的敷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 按重量比秤取药物,将芥子、延胡索、白芷、甘遂、细辛研磨成药粉; b) 将生姜榨汁,将步骤a中的药粉用姜汁调制成糊状做成药饼; c) 将丁香、肉桂研磨成药粉,撒于药饼与皮肤接触面;所述的丁香、肉桂质量比为1:1。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白芥子4-8份、延胡索4-8份、白芷2-4份、甘遂2-4份、细辛2-4份、生姜2-20份、丁香2-20份、肉桂2-20份。本发明还涉及上述组合物在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中的应用。优点在于:1、制备工艺简单、总有效率高、使用方便;2、降低血清EOS水平,减轻支气管内慢性炎症,有效减轻哮喘的发生发展;3、改善患儿肺功能指标,使患儿气道内阻力降低,降低哮喘发作程度;4、降低患儿证候积分,减少哮喘发作频率,显著改善患儿生活质量,对调整患儿偏颇体质起到一定作用;5、无创伤,无毒副作用,延缓哮喘发作及减轻发作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IPC分类】A61K9/70, A61P11/06, A61K36/9068, A61P29/00
【公开号】CN104958727
【申请号】CN201510407965
【发明人】陈伟斌, 徐钢, 陈燕萍, 韩群, 姚敏, 赵萍, 王树霞, 施乐
【申请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
【申请日】2015年7月13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