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预防治疗心悸的中药袋泡茶及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9280758阅读:来源:国知局
玉竹、郁金、白芍、千年健一起烘干,炉温90?110度,5?7次烘干;
3)将党参、砂仁、瓜蒌、桂枝、太子参、夜交藤、珍珠母、酸枣仁、麦冬、玉竹、郁金、白芍、千年健分别粉碎,筛选过目,用于制作袋泡茶的原材料颗粒控制在14目至60目;
4)将粉碎筛选后的党参、砂仁、瓜蒌、桂枝、太子参、夜交藤、珍珠母、酸枣仁、麦冬、玉竹、郁金、白芍、千年健颗粒按比例进行配料,并充分搅拌,混合均匀;
5)将混合均匀的材料按每小袋3克吊线制袋;
6)将制袋后的药茶杀菌,紫外线照射12?14小时;
7)包装、检验、出厂。
[0023]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中药袋泡茶优点在于:
(I)提供了一种用于预防治疗心悸的中药袋泡茶及制备方法,增加了临床用药新品种,满足了临床需要。
[0024](2)本发明的中药袋泡茶对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邪扰心神,心神不宁等心悸症状等具有快速调理作用,临床验证表明本发明的中药袋泡茶效果显著,本发明的中药袋泡茶所达疗效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意想不到的。
[0025](3)本发明的中药袋泡茶制备工艺简单,配方合理,配方各药材分布极广,资源丰富,制成袋泡茶,开水冲泡,即可服用,且气味芳香,刺激性小,可很好地应用于各类失眠或具有心悸的群体,尤其适用于心悸失眠患者。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实施例1
原料:党参15g、砂仁30g、瓜蒌80g、桂枝15g、太子参15g、夜交藤20g、珍珠母20g、酸枣仁25g、麦冬25g、玉竹15g、郁金30g、白芍20g、千年健15g。
[0027]制备:
1)称取下述重量份原料:党参15g、砂仁30g、瓜蒌80g、桂枝15g、太子参15g、夜交藤20g、珍珠母20g、酸率仁25g、麦冬25g、玉竹15g、郁金30g、白苟20g、千年健15g ;
2)将上述党参、砂仁、瓜蒌、桂枝、太子参、夜交藤、珍珠母、酸枣仁、麦冬、玉竹、郁金、白芍、千年健一起烘干,炉温90?110度,5?7次烘干;
3)将党参、砂仁、瓜蒌、桂枝、太子参、夜交藤、珍珠母、酸枣仁、麦冬、玉竹、郁金、白芍、千年健分别粉碎,筛选过目,用于制作袋泡茶的原材料颗粒控制在14目至60目;
4)将粉碎筛选后的党参、砂仁、瓜蒌、桂枝、太子参、夜交藤、珍珠母、酸枣仁、麦冬、玉竹、郁金、白芍、千年健颗粒按比例进行配料,并充分搅拌,混合均匀;
5)将混合均匀的材料按每小袋3克吊线制袋;
6)将制袋后的药茶杀菌,紫外线照射12?14小时;
7)包装、检验、出厂。
[0028]实施例2 原料:党参15kg、砂仁25kg、瓜蒌80kg、桂枝10kg、太子参15kg、夜交藤15kg、珍珠母15kg、酸率仁15kg、麦冬15kg、玉竹15kg、郁金20kg、白苟10kg、千年健15kg。
[0029]制备:
1)称取下述重量份原料??党参15kg、砂仁25kg、瓜蒌80kg、桂枝10kg、太子参15kg、夜交藤15kg、珍珠母15kg、酸率仁15kg、麦冬15kg、玉竹15kg、郁金20kg、白苟10kg、千年健15kg ;
2)将上述党参、砂仁、瓜蒌、桂枝、太子参、夜交藤、珍珠母、酸枣仁、麦冬、玉竹、郁金、白芍、千年健一起烘干,炉温90?110度,5?7次烘干;
3)将党参、砂仁、瓜蒌、桂枝、太子参、夜交藤、珍珠母、酸枣仁、麦冬、玉竹、郁金、白芍、千年健分别粉碎,筛选过目,用于制作袋泡茶的原材料颗粒控制在14目至60目;
4)将粉碎筛选后的党参、砂仁、瓜蒌、桂枝、太子参、夜交藤、珍珠母、酸枣仁、麦冬、玉竹、郁金、白芍、千年健颗粒按比例进行配料,并充分搅拌,混合均匀;
5)将混合均匀的材料按每小袋3克吊线制袋;
6)将制袋后的药茶杀菌,紫外线照射12?14小时;
7)包装、检验、出厂。
[0030]实施例3
原料:党参20kg、砂仁35kg、瓜蒌100kg、桂枝15kg、太子参20kg、夜交藤25kg、珍珠母20kg、酸率仁25kg、麦冬25kg、玉竹25kg、郁金30kg、白苟20kg、千年健20kg。
[0031 ]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相同。
【主权项】
1.一种用于预防治疗心悸的中药袋泡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袋泡茶是由下述重量份的中药原料配制成的:党参15~20份、砂仁25~35份、瓜蒌80~100份、桂枝10~15份、太子参15~20份、夜交藤15~25份、珍珠母15~20份、酸枣仁15~25份、麦冬15~25份、玉竹15-25份、郁金20~30份、白芍10~20份、千年健15~2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预防治疗心悸的中药袋泡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袋泡茶是由下述重量份的中药原料配制成的:党参15份、砂仁30份、瓜蒌80份、桂枝15份、太子参15份、夜交藤20份、珍珠母20份、酸率仁25份、麦冬25份、玉竹15份、郁金30份、白芍20份、千年健1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预防治疗心悸的中药袋泡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下述重量份原料:党参15~20份、砂仁25~35份、瓜蒌80~100份、桂枝10~15份、太子参15~20份、夜交藤15~25份、珍珠母15~20份、酸枣仁15~25份、麦冬15~25份、玉竹15-25份、郁金20-30份、白芍10-20份、千年健15-20份; 2)将上述党参、砂仁、瓜蒌、桂枝、太子参、夜交藤、珍珠母、酸枣仁、麦冬、玉竹、郁金、白芍、千年健一起烘干,炉温90?110度,5?7次烘干; 3)将党参、砂仁、瓜蒌、桂枝、太子参、夜交藤、珍珠母、酸枣仁、麦冬、玉竹、郁金、白芍、千年健分别粉碎,筛选过目,用于制作袋泡茶的原材料颗粒控制在14目至60目; 4)将粉碎筛选后的党参、砂仁、瓜蒌、桂枝、太子参、夜交藤、珍珠母、酸枣仁、麦冬、玉竹、郁金、白芍、千年健颗粒按比例进行配料,并充分搅拌,混合均匀; 5)将混合均匀的材料按每小袋3克吊线制袋; 6)将制袋后的药茶杀菌,紫外线照射12?14小时; 7)包装、检验、出厂。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预防治疗心悸的中药袋泡茶及制备方法,该中药袋泡茶是由下述重量份的中药原料配制成的:党参15~20份、砂仁25~35份、瓜蒌80~100份、桂枝10~15份、太子参15~20份、夜交藤15~25份、珍珠母15~20份、酸枣仁15~25份、麦冬15~25份、玉竹15~25份、郁金20~30份、白芍10~20份、千年健15~20份。本发明的中药袋泡茶适合提前预防心悸证患者或治疗心悸患者,直接当茶泡着可以快速发挥药效,达到迅速缓解病症的作用;饮用后能帮助人们养血、安神,缓解心悸的症状,本发明使用方便,可随身携带,且气味芳香,刺激性小,可很好地应用于各类失眠或具有心悸的群体,尤其适用于心悸失眠患者。
【IPC分类】A61P9/06, A61K36/9066, A61K35/618
【公开号】CN104998216
【申请号】CN201510510394
【发明人】鄢明亮, 周培林
【申请人】鄢明亮
【公开日】2015年10月28日
【申请日】2015年8月1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