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听神经瘤术后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294980阅读:来源:国知局
[0026]处方:细辛15份、菟丝子15份、艾蒿6份、丹参10份、牡蛎10份、木香6份、白茅 根8份、牛膝10份、石菖蒲20份,黄连10份、香附9份、刺五加10份、羌活15份、茯苓10 份。
[0027] 制备方法:取上述重量组分的各药材,加药材总重量的8倍的水,浸泡45分钟,煎 煮4次,每次1. 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 2的浸膏,该相对密度 是在60摄氏度下的检测结果,加入乙醇至含醇量为90% (v/v),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 收乙醇至浓缩,真空干燥,制粒,装胶囊即得。
[0028] 实施例6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胶囊剂
[0029] 处方:细辛15份、菟丝子15份、艾蒿6份、丹参10份、牡蛎10份、木香6份、白茅 根8份、牛膝10份、石菖蒲20份,黄连10份、香附9份、刺五加10份、羌活15份、茯苓10 份、鸡血藤6份、川芎12份和芸香草8份。
[0030] 制备方法:取上述重量组分的各药材,加药材总重量的8倍的水,浸泡45分钟,煎 煮4次,每次1. 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 2的浸膏,该相对密度 是在60摄氏度下的检测结果,加入乙醇至含醇量为90% (v/v),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 收乙醇至浓缩,真空干燥,制粒,装胶囊即得。
[0031] 第二部分,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药效学考察
[0032] 实施例7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次数的影响
[0033] 1 ?动物分组及给药
[0034] 雄性ICR小鼠70只,(20 ± 2) g,按体重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具体分组情况如 下:
[0035] 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0036] 卡马西平组:灌胃给予卡马西平20.0 mg/kg;
[0037] 中药高组:灌胃给予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中药组合物0. 5g/kg;
[0038] 中药中组:灌胃给予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中药组合物2mg/kg ;
[0039] 中药低组:灌胃给予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8mg/kg;
[0040] 2.实验方法及数据处理
[0041] 小鼠腹腔注射醋酸,引起腹腔深部大面积而较持久的疼痛刺激,致使小鼠产生扭 体反应。各剂量组给药lh后,腹腔注射0. 7%醋酸生理盐水溶液0. lml/10g,记录自注射醋 酸致痛后每只小鼠在20min内出现的扭体反应次数,计算各给药组的扭体抑制率。
[0042] 扭体抑制率=[(对照组扭体次数-药物组扭体次数)/对照组扭体次数]X100%
[0043] 实验数据以i±s表示,采用SPSS15. 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0044] 3.实验结果
[0045] 表1中药组合物对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次数的影响
[0046]

[0047]与模型组比较,KP<0? 05,"T<0? 01 ;
[0048] 与卡马西平组比较,$P < 0? 05,$ $P < 0? 01;
[0049] 由表1所示的实验结果可知,卡马西平组和各中药组合物治疗组中的扭体次数相 对于模型组均有显著的降低,体现出对醋酸引起疼痛的治疗作用,其中中药各剂量组与模 型组相比具有极显著性差异,与常用三叉神经痛治疗药物卡马西平组相比也具有显著性的 差异。中药组合物在治疗醋酸引起的疼痛治疗效果较好,且呈现剂量依赖性。
[0050] 实施例8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三叉神经痛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
[0051] 1、实验动物动物模型的建立
[0052] 成年雄性SD大鼠,200~250g/只。测定术前疼痛阈值(作为基础痛阈)后,进 行左侧眶下神经(Infraorbitalnerve,ION)环扎术。2周后观察动物是否出现痛觉超敏现 象,出现者当选,共50只。
[0053] 按照丁丽华(丁丽华,于生元.实验性三叉神经痛慢性缩窄环术动物模型建 立.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4,10 :15~18)所提供的方法制成单侧(左侧)I0N-CCI三 叉神经痛模型。具体如下:实验动物以10%水合氯醛(0.4ml/100g)腹腔内注射,麻醉满意 后,仰卧固定,于鼠口腔内,沿左侧龈颊边缘,平第一磨牙水平,向口鼻方向纵向切开约lcm 长切口,暴露I0N,分离周围组织,用两根4. 0铬线疏松结扎,两线相距2mm,结扎松紧度要求 仅减少神经直径(肉眼或显微镜下)以延迟神经传导,但不能完全阻滞其传导且血液循环 必须通畅;术后4. 0丝线缝合切口。所有操作均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术前术后无需应用抗生 素。
[0054] 2、分组及给药
[0055] 按完全随机分组原则分为五组(n = 10只)进行实验,各组分别给予下述治疗药 物:
[0056] 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0057] 卡马西平组:灌胃给予卡马西平20.Omg/kg;
[0058] 中药高组:灌胃给予本发明实施例2所述中药组合物0.5g/kg;
[0059] 中药中组:灌胃给予本发明实施例2所述中药组合物2mg/kg;
[0060] 中药低组:灌胃给予本发明实施例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8mg/kg;
[0061] 各组连续给药14天,记录给药后大鼠的行为反应及疼痛阈值。
[0062] 4、观察项目
[0063] 行为学观察用机械阈值测试器刺激大鼠左侧须垫部,记录术前基础痛阈、术后2 周大鼠的行为反应及疼痛阈值(Pain threshold,PT)以及用药后PT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机械刺激强度需由小至大,当鼠出现以下任何一种行为学变化时,记录所使用的强度,该强 度即为其疼痛阈值(根据Juhana等制定的标准,以下行为在Vos的行为反应积分系统中为 最高得分,代表最大伤害行为)。
[0064] (1)退缩反应,动物表现为头部迅速的后缩;(2)逃跑或攻击行为,表现为逃离、蜷 缩、掩藏头部或咬、抓刺激物;(3)非对称性搔脸行为,即对刺激部位不问断至少3次以上的 洗脸或搔脸发作;(4)如果刺激强度为26g时,大鼠未出现以上任何一种反应,疼痛阈值定 为26g。如果刺激强度为n时大鼠所表现的行为反应不恒定,而刺激强度为n+1时恒定,则 疼痛阈值为2n+l/2。
[0065] 5、实验结果与分析
[0066] 两组动物机械刺激后所测疼痛阈值用平均值土标准差表示,应用SPSS 11. 0软件 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P〈0. 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0067] 表2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三叉神经痛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
[0068]
[0069]与模型组比较,&P< 0? 05, < 0? 01 ;
[0070] 与卡马西平组比较,$P < 0? 05,$$P < 0? 01;
[0071] 由表2所示的实验结果可知,卡马西平组和各中药组合物治疗组中的不同时间段 的痛阈相对于模型组均有显著的升高,体现出对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作用,其中中药各剂量 组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 < 〇. 01),与常用三叉神经痛治疗药物卡马西平组相 比也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 < 0. 05)。中药组合物在治疗三叉神经痛治疗效果较好,且呈现 剂量依赖性,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三叉神经痛的远期治疗效果更好。
[0072] 由于已经通过以上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任何等同替换对于本发明来说都是显而 易见的并且包含在本发明之中。
【主权项】
1. 一种治疗听神经瘤术后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以下重量份 的原料制得:细辛15份、菟丝子15份、艾蒿6份、丹参10份、牡蛎10份、木香6份、白茅根 8份、牛膝10份、石菖蒲20份,黄连10份、香附9份、刺五加10份、羌活15份、茯苓10份。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含有鸡血藤6份、川芎 12份和芸香草8份。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为合剂、片剂或胶 囊剂。4. 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取各药材,加药材总重量的5-15倍的水,浸泡10-60分钟,煎煮1-4次,每次1-3小时,滤过, 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 05-1. 25的浸膏,该相对密度是在60摄氏度下的检 测结果,加入乙醇至含醇量为60-90% (v/v),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浓缩,即 得。5.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或预防听神经瘤术后三叉神经痛药 物中的用途。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听神经瘤术后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针对目前三叉神经痛的化学治疗药物肝毒性较大,疗效不佳的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的提供一种治疗或预防听神经瘤术后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其包括如下组分:细辛15份、菟丝子15份、艾蒿6份、丹参10份、牡蛎10份、木香6份、白茅根8份、牛膝10份、石菖蒲20份,黄连10份、香附9份、刺五加10份、羌活15份、茯苓10份。该中药组合物在治疗或预防听神经瘤术后三叉神经痛方面均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且药物副作用低,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价值。
【IPC分类】A61K36/899, A61P25/02, A61K35/618
【公开号】CN105012751
【申请号】CN201510481835
【发明人】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青岛云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4日
【申请日】2015年8月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