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汤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86105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汤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种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汤剂
[0001]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汤剂,属于中药领域。
[0003]
【背景技术】
[0004]病毒性肝炎是由几种不同的嗜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好久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感染性疾病,是法定乙类传染病,具有传染性较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高等特点;部分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患者可演变成慢性,并可发展为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对人民健康危害甚大,目前已确定的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及戊型病毒性肝炎五种类型,临床上以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不适、肝区痛、乏力为主要表现;目前,一般采用综合疗法,以适当休息和合理营养为主,根据不同病情给予适当的药物辅助治疗,同时避免饮洒、使用肝毒性药物及其它对肝脏不利的因素。
[0005]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汤剂。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汤剂,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鸡骨草4-6、金银花15-20、丹参
8-10、炙甘草10-12、炒黄柏3-5、醋柴胡2-4、白芍5_6、金毛狗脊2_4、杜仲5_6、桑寄生3_4、巴戟天6-8、制何首乌3-5、紫河车2-4、肉苁蓉4-6、乌药6_8、八月札1_3、玫瑰花3_5、头花猪尿? 2-3、黄瓜根1-3。
[0008]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汤剂,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鸡骨草5、金银花18、丹参9、炙甘草11、炒黄柏4、醋柴胡3、白芍5.5、金毛狗脊3、杜仲5.5、桑寄生3.5、巴戟天7、制何首乌4、紫河车3、肉苁蓉5、乌药7、八月札2、玫瑰花4、头花猪屎豆2.5、黄瓜根2。
[0009]用量及用法: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汤剂,每日一剂,10天为一疗程,一般3-4个疗程即可治愈。
[00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以纯中药配制而成,配方科学合理,具有清利湿热、渗湿利水、健脾理气、利胆退黄等功效,对于病毒性肝炎有很好的疗效;而且本发明具有见效快、疗效确实、不易产生耐药性、无任何毒副作用的特点。
[0011]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实施例1: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汤剂,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g):鸡骨草5、金银花18、丹参9、炙甘草11、炒黄柏4、醋柴胡3、白芍5.5、金毛狗脊3、杜仲5.5、桑寄生3.5、巴戟天7、制何首乌4、紫河车3、肉苁蓉5、乌药7、八月札2、玫瑰花4、头花猪屎豆2.5、黄瓜根2。
[0013]用量及用法: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汤剂,每日一剂,10天为一疗程,一般3-4个疗程即可治愈。
[0014]典型病例:
病例1:欧某,男,42岁,患有病毒性肝炎数月,常伴有食欲下降、困倦乏力、肝区疼痛、腹胀、低热等症状,患者皮肤、小便发黄,服用本发明中药汤剂,每日一剂,连服两个疗程后,肝区疼痛、腹胀、低热明显减轻,黄疸有所消退,后继续服用2个疗程,诸症全消,痊愈。
[0015]病例2:张某,男,55岁,近一年常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厌油、上腹部不适、腹胀等明显症状,小便、皮肤发黄,医院诊为病毒性肝炎,服用本发明中药汤剂,每日一剂,连服一周,效果明显,继续服用两个疗程,症状明显减轻,继续服用一个疗程以巩固疗效,症状完全消失,治愈。
【主权项】
1.一种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汤剂,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鸡骨草4-6、金银花15-20、丹参8-10、炙甘草10-12、炒黄柏3-5、醋柴胡2-4、白芍5-6、金毛狗脊2-4、杜仲5-6、桑寄生3-4、巴戟天6-8、制何首乌3-5、紫河车2_4、肉苁蓉4_6、乌药6_8、八月札1-3、玫瑰花3-5、头花猪屎豆2-3、黄瓜根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汤剂,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鸡骨草5、金银花18、丹参9、炙甘草11、炒黄柏4、醋柴胡3、白芍5.5、金毛狗脊3、杜仲5.5、桑寄生3.5、巴戟天7、制何首乌4、紫河车3、肉苁蓉5、乌药7、八月札2、玫瑰花4、头花猪屎豆2.5、黄瓜根2。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汤剂,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鸡骨草4-6、金银花15-20、丹参8-10、炙甘草10-12、炒黄柏3-5、醋柴胡2-4、白芍5-6、金毛狗脊2-4、杜仲5-6、桑寄生3-4、巴戟天6-8、制何首乌3-5、紫河车2-4、肉苁蓉4-6、乌药6-8、八月札1-3、玫瑰花3-5、头花猪屎豆2-3、黄瓜根1-3;本发明以纯中药配制而成,配方科学合理,具有清利湿热、渗湿利水、健脾理气、利胆退黄等功效,对于病毒性肝炎有很好的疗效;而且本发明具有见效快、疗效确实、不易产生耐药性、无任何毒副作用的特点。
【IPC分类】A61K35/50, A61K36/756, A61P31/20, A61P31/14, A61P1/16
【公开号】CN105106385
【申请号】CN201510581953
【发明人】黄立明
【申请人】黄立明
【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