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治胃胀的理气健胃制剂及制法_3

文档序号:9404928阅读:来源:国知局
份;胡荽子7份;莲子心10份;桂花露8 份;蓝锡莎菊7份;独脚柑9份;吴茱萸11份;枇杷核7份;大红袍9份;白前6份;通花根 8份;红石耳7份。
[0035] 医治胃胀的理气健胃汤剂的制备方法是: (1) 槟榔片置炒制容器中,文火加热,翻炒至焦黄色,备用;吴茱萸、胡荽子和枇杷核置 于密闭容器中,加入11%原料药量的黄酒搅拌均匀,闷7分钟,取出,置于炒制容器中,小火 加热炒干为度,取出放凉,与槟榔片一同置于研钵中,研成细粉,备用; (2) 将黄连、蓝锡莎菊、大红袍、白前和通花根一同粉碎成细粉,以浓度为45%的乙醇为 溶剂,按照渗漉法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的量为原料药粉量的18倍,过滤,滤液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喷雾干燥得干膏粉,备用; (3) 莲子心、野丁香、冷水花、独脚柑和红石耳置于药锅中,加4. 5倍量的清水,文火加 热煎煮18分钟,过滤,滤液备用; (4) 将步骤(1)处理后的原料药粉置于上述滤液中,文火加热8分钟,三层棉纱布过滤, 滤液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1/2,备用; (5) 将步骤(2)所得干膏粉加入到上述滤液中,边搅拌边加入桂花露,灭菌封装,即得。
[0036] 本发明所得汤剂的服用方法是:每天两次,每次100_120mL,温热服用,两周一疗 程。
[0037] 典型病例:刘XX,男,32岁,河南人。患者于2009年10月16日来我院就诊。患 者自述:自一年前出现饭后胃脘胀闷不适,疼痛,打嗝,反酸,烧心等症状。因为平素烟酒较 多,喜食肥腻,自患病后曾辗转多家医院寻医治疗,服用后症状减轻,但未能治愈,且停药后 加重。患者甚为苦恼,后经朋友介绍,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我院检查治疗。检查:患者胃部 胀痛不适,口干咽燥,头胀痛,时有胸闷气短,舌暗红,苔薄白,少津,脉细涩。胃镜检查正常。 诊断为胃胀。
[0038] 服用本实施例所得医治胃胀的理气健胃汤剂,服用一个疗程后,患者明显感觉胃 胀缓解,头痛消失,睡眠佳,继续服用两个疗程后,患者胃胀彻底消失,其它不适症状消除, 患者自感痊愈。停药三个月后回访,无复发。
[0039] 实施例2 医治胃胀的理气健胃制剂,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25g/ 份):槟榔15 ;野丁香14 ;冷水花13 ;黄连12 ;胡荽子14 ;莲子心15 ;桂花露16 ;蓝锡莎菊 13 ;独脚柑14 ;吴茱萸15 ;枇杷核11 ;大红袍13 ;白前15 ;通花根14 ;红石耳12份。
[0040] 医治胃胀的理气健胃片剂的制备方法是: (1) 槟榔片置炒制容器中,文火加热,翻炒至焦黄色,粉碎成细粉备用;吴茱萸、胡荽子 和枇杷核置于密闭容器中,加入稀释后的炼蜜搅拌均匀,闷10分钟,文火加热炒至不粘手 为度,干燥,捣碎并研成细粉,备用; (2) 将黄连、蓝锡莎菊、莲子心、大红袍、白前和通花根置于密闭容器中,加入5. 5倍原 料药量的浓度为80%的乙醇浸提5天,期间每天搅拌3次,浸提液经三层棉纱布过滤,滤液 回收乙醇,减压浓缩成稠膏,喷雾干燥得干膏粉,放凉,研细,备用; (3) 取野丁香、冷水花、独脚柑和红石耳置于中药干燥机中,于56°C干燥I. 6小时,一同 粉碎成细粉,备用; (4) 将步骤(1)- (3)处理后的原料药粉混合,过100目筛,加入桂花露、质量分数为9% 的可压性淀粉及质量分数为5. 5%的硬脂酸镁,混合均匀,置于压片机中压成片剂,即得。
[0041] 本发明所得片剂的服用方法是:每天三次,每次3-5片,温水送服,两周一疗程。
[0042] 实施例3 医治胃胀的理气健胃制剂,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40g/ 份):槟榔10份;野丁香11份;冷水花10份;黄连10份;胡荽子9份;莲子心11份;桂花 露10份;蓝锡莎菊8. 5份;独脚柑10. 5份;吴茱萸12份;枇杷核8份;大红袍10份;白前 8份;通花根10份;红石耳8. 5份。
[0043] 医治胃胀的理气健胃丸剂的制备方法是: (1) 槟榔片和枇杷核置于10%的甘草水中浸泡15分钟,取出,文火加热炒至微黄色,备 用;吴茱萸和胡荽子置于12%的食盐水中浸泡13分钟,取出,干燥,备用; (2) 莲子心洗净,沥干水分,文火加热至表面略有焦斑,取出放凉,与步骤(1)处理后的 原料药一同置于研钵中,研碎成细粉,备用; (3) 将野丁香、冷水花、黄连、蓝锡莎菊、独脚柑、大红袍、白前、通花根和红石耳置于中 药锅中,加8倍量的冷水浸泡2小时,然后武火加热煮沸,转文火煎煮两次,每次各煎煮30 分钟,合并两次煎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65°C相对密度为1. 12-1. 15的清膏,备用; (4) 将步骤(2)所得原料药粉以及桂花露加入到上述清膏中,边搅拌边加入质量分数为 12%的蔗糖细粉,充分混匀,加工成赤豆大小的丸剂,即得。
[0044] 本发明所得丸剂的服用方法是:每天三次,每次6-10丸,温水送服,两周一疗程。
[0045] 实施例4 医治胃胀的理气健胃制剂,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30g/ 份):槟榔12份;野丁香13份;冷水花11份;黄连11份;胡荽子12份;莲子心14份;桂花 露14份;蓝锡莎菊11. 5份;独脚柑12. 5份;吴茱萸14份;枇杷核10份;大红袍12份;白 前13份;通花根12份;红石耳10. 5份。
[0046] 医治胃胀的理气健胃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是: (1) 野丁香、黄连、蓝锡莎菊和红石耳混合,加入25%稀释后的炼蜜,拌匀,文火加热快 速翻炒至不黏手为度,取出干燥,捣碎成细粉,备用; (2) 取槟榔片、莲子心和枇杷核置于密闭容器中,加入13%的姜汁,拌匀,闷13分钟,文 火加热炒干,捣碎成细粉,备用; (3) 取冷水花、胡荽子、独脚柑、吴茱萸、大红袍、白前和通花根置于干燥箱中,于55°C干 燥3小时,粉碎成细粉,备用; (4) 将步骤(1)- (3)处理后的原料药粉混合,加入桂花露和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细 粉,搅拌均勾,制粒,整粒,干燥,分装,即得。
[0047] 本发明所得颗粒剂的服用方法是:每天三次,每次20_25g,温水冲服,两周一疗 程。
[0048] 典型病例:王XX,女,41岁,滨州人。患者于2011年7月9日来我院就诊。患者自 述:半年前,因琐事与家人发生吵闹后,外出劳作。晚饭后感觉胃胀,不舒。此后每日饭后上 腹部如小鼓一般,胀痛难受。曾四处求医问药,服用过中药、西药,但效果均不明显,后经人 介绍来我院就诊。检查:胃脘胀痛,饭后胃中不舒,偶有口苦,大小便正常,舌质淡红,苔薄 白,脉沉滞。
[0049] 服用本实施例所得医治胃胀的理气健胃颗粒剂,服用方法:每天三次,每次 20-25g,温水冲服,两周一疗程。治疗一个疗程后,患者胃胀明显减轻,其他症症部分消失或 显著缓解,继续服用两个疗程,患者痊愈。服药期间患者无任何不适症状。嘱忌食辛辣、多 吃蔬果,放松心情。停药三个月后回访,无复发。
[0050] 实施例5 医治胃胀的理气健胃制剂,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25g/ 份):槟榔11份;野丁香12份;冷水花10. 5份;黄连10. 5份;胡荽子10. 5份;莲子心12. 5 份;桂花露12份;蓝锡莎菊10份;独脚柑11. 5份;吴茱萸13份;枇杷核9份;大红袍11 份;白前10. 5份;通花根11份;红石耳9. 5份。
[0051] 医治胃胀的理气健胃汤剂的制备方法是: (1) 槟榔片置炒制容器中,文火加热,翻炒至焦黄色,备用;吴茱萸、胡荽子和枇杷核置 于密闭容器中,加入13%原料药量的黄酒搅拌均匀,闷10分钟,取出,置于炒制容器中,小火 加热炒干为度,取出放凉,与槟榔片一同置于研钵中,研成细粉,备用; (2) 将黄连、蓝锡莎菊、大红袍、白前和通花根一同粉碎成细粉,以浓度为60%的乙醇为 溶剂,按照渗漉法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的量为原料药粉量的21倍,过滤,滤液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喷雾干燥得干膏粉,备用; (3) 莲子心、野丁香、冷水花、独脚柑和红石耳置于药锅中,加5. 5倍量的清水,文火加 热煎煮27分钟,过滤,滤液备用; (4) 将步骤(1)处理后的原料药粉置于上述滤液中,文火加热12分钟,三层棉纱布过 滤,滤液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1/2,备用; (5) 将步骤(2)所得干膏粉加入到上述滤液中,边搅拌边加入桂花露,灭菌封装,即得。
[0052] 本发明所得汤剂的服用方法是:每天两次,每次100_120mL,温热服用,两周一疗 程。
[0053] 试验例1实施例5所得医治胃胀的理气健胃制剂(实施例5)的临床应用: 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来我院治疗的胃胀患者共360例,其中男性182例,女 性178例,年龄在24-63岁,病程最长7年,最短5个月。
[0054] 2、选取标准 中医病症症候:胃胀闷疼痛,嗳气泛酸,恶心呕吐,食少,疲乏无力,大便不畅。
[0055] 3、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方面无明显差异(P > 0. 05)。实验组服用本发明所得产品,服用方法为:每天两次,每次100-120mL,温热服用, 两周一疗程。对照组服用其它药品(如西沙必利片、西沙必利片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