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治胃胀的理气健胃制剂及制法_4

文档序号:9404928阅读:来源:国知局
、胃乐胶囊等常规药品)。共 治疗三个疗程。
[0056] 4、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停药三个月无复发; 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减轻或部分消失; 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改善,但未达显效标准; 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变化或加重。
[0057] 总有效率=(治愈例+显效例+有效例)/总观察病例数X 100%。
[0058] 5、治疗效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如表1所示。
[0059]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结果比较
治疗效果:实验组治愈172例(71. 7%),显效42例(17. 5%),有效23例(9. 6%),无效3 例,总有效率98. 8%。实验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0060] 服用期间心胃火症状及其精神变化如表2所示。
[0061] 表2:
本发明选择槟榔、野丁香、冷水花、黄连、胡荽子、莲子心、桂花露、蓝锡莎菊、独脚柑、吴 茱萸和枇杷核等共15味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方中,槟榔具有破积下气的作用;野丁香 温胃止呕;冷水花清热利湿,健脾和胃;胡荽子透疹,健胃;莲子心清心去热;桂花露疏肝理 气,醒脾辟秽;独脚柑健脾消积,清热杀虫;吴茱萸温中止痛,理气燥湿;红石耳理气健胃, 利水消胀。全方配伍,共奏清热利湿,健脾和胃,利水消胀之功。实验组中服用3个疗程,有 效率为98. 8%,而对照组仅为80. 8%。
[0062] 应当指出的是,【具体实施方式】只是本发明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发明的技 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很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以本发明所明确公 开的或根据文件的书面描述毫无异议的得到的,均应认为是本专利所要保护的范围。
【主权项】
1. 医治胃胀的理气健胃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槟榔 7- 15 ;野丁香10-14 ;冷水花8-13 ;黄连9-12 ;胡荽子7-14 ;莲子心10-15 ;桂花露8-16 ; 蓝锡莎菊7-13 ;独脚柑9-14 ;吴茱萸11-15 ;枇杷核7-11 ;大红袍9-13 ;白前6-15 ;通花根 8- 14 ;红石耳 7-12。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治胃胀的理气健胃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 成,均为重量份:槟榔10-12 ;野丁香11-13 ;冷水花10-11 ;黄连10-11 ;胡荽子9-12 ;莲 子心11-14 ;桂花露10-14 ;蓝锡莎菊8. 5-11. 5 ;独脚柑10. 5-12. 5 ;吴茱萸12-14 ;枇杷核 8-10 ;大红袍10-12 ;白前8-13 ;通花根10-12 ;红石耳8. 5-10. 5。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治胃胀的理气健胃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 成,均为重量份:槟榔11 ;野丁香12 ;冷水花10. 5 ;黄连10. 5 ;胡荽子10. 5 ;莲子心12. 5 ; 桂花露12 ;蓝锡莎菊10 ;独脚柑11. 5 ;吴茱萸13 ;枇杷核9 ;大红袍11 ;白前10. 5 ;通花根 11 ;红石耳9. 5。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医治胃胀的理气健胃制剂,其特征在于,将其制成药学上可 接受的汤剂,制备方法如下: (1) 槟榔片置炒制容器中,文火加热,翻炒至焦黄色,备用;吴茱萸、胡荽子和枇杷核置 于密闭容器中,加入黄酒搅拌均匀,闷7-13分钟(优选闷10分钟),取出,置于炒制容器中, 小火加热炒干为度,取出放凉,与槟榔片一同置于研钵中,研成细粉,备用; (2) 将黄连、蓝锡莎菊、大红袍、白前和通花根一同粉碎成细粉,以乙醇为溶剂,按照渗 漉法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的量为原料药粉量的18-24倍(优选收集渗漉液的量为原料药 粉量的21倍),过滤,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喷雾干燥得干膏粉,备用; (3) 莲子心、野丁香、冷水花、独脚柑和红石耳置于药锅中,加4. 5-6. 5倍量的清水(优 选加5. 5倍量的清水),文火加热煎煮18-36分钟(优选文火加热煎煮27分钟),过滤,滤液 备用; (4) 将步骤(1)处理后的原料药粉置于上述滤液中,文火加热8-16分钟(优选文火加热 12分钟),三层棉纱布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1/2,备用; (5) 将步骤(2)所得干膏粉加入到上述滤液中,边搅拌边加入桂花露,灭菌封装,即得。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治胃胀的理气健胃汤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 中黄酒的量为原料药量的11%_15% (优选的黄酒的量为原料药量的12%-14%,更加优选的黄 酒的量为原料药量的13%)。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治胃胀的理气健胃汤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 中乙醇的浓度为45%-75% (优选的乙醇的浓度为55%-65%,更加优选的乙醇的浓度为60%)。7.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医治胃胀的理气健胃制剂,其特征在于,将其制成药学上可 接受的片剂,制备方法如下: (1) 槟榔片置炒制容器中,文火加热,翻炒至焦黄色,粉碎成细粉备用;吴茱萸、胡荽子 和枇杷核置于密闭容器中,加入稀释后的炼蜜搅拌均匀,闷7-13分钟(优选闷10分钟),文 火加热炒至不粘手为度,干燥,捣碎并研成细粉,备用; (2) 将黄连、蓝锡莎菊、莲子心、大红袍、白前和通花根置于密闭容器中,加入浓度为80% 的乙醇浸提3-7天(优选加入浓度为80%的乙醇浸提5天),期间每天搅拌2-4次(优选每天 搅拌3次),浸提液经三层棉纱布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成稠膏,喷雾干燥得干膏粉, 放凉,研细,备用; (3) 取野丁香、冷水花、独脚柑和红石耳置于中药干燥机中,于46-66°C干燥I. 2-2. O小 时(优选于56°C干燥1. 6小时),一同粉碎成细粉,备用; (4) 将步骤(1)- (3)处理后的原料药粉混合,过80-120目筛(优选过100目筛),加入 桂花露、质量分数为9%的可压性淀粉及质量分数为5. 5%的硬脂酸镁,混合均匀,置于压片 机中压成片剂,即得。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治胃胀的理气健胃片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 中乙醇的量为原料药量的4-7倍(优选的乙醇的量为原料药量的4. 5-6. 5倍,更加优选的乙 醇的量为原料药量的5.5倍)。9.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医治胃胀的理气健胃制剂,其特征在于,将其制成药学上可 接受的丸剂,制备方法如下: (1) 槟榔片和枇杷核置于10%的甘草水中浸泡10-20分钟(优选置于10%的甘草水中 浸泡15分钟),取出,文火加热炒至微黄色,备用;吴茱萸和胡荽子置于12%的食盐水中浸泡 8-18分钟(优选置于12%的食盐水中浸泡13分钟),取出,干燥,备用; (2) 莲子心洗净,沥干水分,文火加热至表面略有焦斑,取出放凉,与步骤(1)处理后的 原料药一同置于研钵中,研碎成细粉,备用; (3) 将野丁香、冷水花、黄连、蓝锡莎菊、独脚柑、大红袍、白前、通花根和红石耳置于中 药锅中,加6-10倍量的冷水浸泡1-3小时(优选加8倍量的冷水浸泡2小时),然后武火加热 煮沸,转文火煎煮两次,每次各煎煮20-38分钟(优选每次各煎煮30分钟),合并两次煎液, 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65°C相对密度为1. 12-1. 15的清膏,备用; (4) 将步骤(2)所得原料药粉以及桂花露加入到上述清膏中,边搅拌边加入质量分数为 12%的蔗糖细粉,充分混匀,加工成赤豆大小的丸剂,即得。10.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医治胃胀的理气健胃制剂,其特征在于,将其制成药学上可 接受的颗粒剂,制备方法如下: (1) 野丁香、黄连、蓝锡莎菊和红石耳混合,加入20%-30%稀释后的炼蜜(优选加入25% 稀释后的炼蜜),拌匀,文火加热快速翻炒至不黏手为度,取出干燥,捣碎成细粉,备用; (2) 取槟榔片、莲子心和枇杷核置于密闭容器中,加入10-16%的姜汁(优选加入13%的 姜汁),拌匀,闷11-15分钟(优选闷13分钟),文火加热炒干,捣碎成细粉,备用; (3) 取冷水花、胡荽子、独脚柑、吴茱萸、大红袍、白前和通花根置于干燥箱中,于 45-65°C干燥2-4小时(优选于55°C干燥3小时),粉碎成细粉,备用; (4) 将步骤(1)- (3)处理后的原料药粉混合,加入桂花露和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细 粉,搅拌均勾,制粒,整粒,干燥,分装,即得。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治胃胀的理气健胃制剂,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槟榔7-15;野丁香10-14;冷水花8-13;黄连9-12;胡荽子7-14;莲子心10-15;桂花露8-16;蓝锡莎菊7-13;独脚柑9-14;吴茱萸11-15;枇杷核7-11;大红袍9-13;白前6-15;通花根8-14;红石耳7-12。本发明的优良效果还表现在:本组方具有清热利湿,健脾和胃,利水消胀之功,可有效地调节肠胃功能,根治胃胀,且药效好,见效快,所选材料皆为传统中药材料,无任何毒副作用。
【IPC分类】A61K36/889, A61P1/14
【公开号】CN105125790
【申请号】CN201510514233
【发明人】霍传生
【申请人】霍传生
【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
【申请日】2015年8月21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