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淋巴疾病的外用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26248阅读:7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淋巴疾病的外用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一种治疗淋巴疾病的外用药,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淋巴结核的外用药。
【背景技术】
[0002]淋巴结核,是体现于肌表的毒块组织,是由肝肺两方面的痰毒热毒凝聚所成。西医则指,人体内有专事于清毒杀毒从而保护血管,组织的淋巴系统,遭遇来自体内外无法清除杀灭的毒菌,凝聚和集结于肌表组织形成的毒瘤。多在颈部一侧或双侧长出疙瘩,逐渐长大,不痛不痒,推入滑动,无明显压痛,如身体低抗力低,则逐渐增大,皮肤发变紫,最终破溃、流水样脓液并排出黄浊样干酪样物,目前治疗淋巴结核一般是目前主要依靠西药,副作用大,依赖性强,导致药量越来越大,造成恶性循环。
[0003]中医称之谓“老鼠疮”或“瘰疬”。反复溃烂少,部分病人可有低热、盗汗食欲不振、
消瘦等全身中毒症状。
[0004]淋巴结结核发病原因有两种:一种是结核杆菌通过上呼吸道或随食物在口腔及鼻咽部尤其是扁桃体腺引起的原发灶上感染。后沿淋巴管到达颈部浅深层淋巴结。各部位多为单侧性淋巴结。受累咽部。重发病以上吸收后受累淋巴结核仍继续发展形成冷脓肿或溃疡。
[0005]另一种是原发结核感染后血中结核杆菌随血行进入内侧颈淋巴结,引起颈淋巴结核;还可以从腰腹部淋巴感染,然后汲及深部淋巴结群继发感染,在颈淋巴结结核发病中较为常见。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治疗淋巴结核的外用中草药组合物。
[0007]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我们将采用非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施:
[0008]—种治疗淋巴疾病的外用药,其特征在于:包括诱导药、治疗药和巩固药,其中:
[0009]所述的诱导药是由以下重量的组份组成:火麻子9-15克,胡麻油3-5克、獾子油3-5克、白糖3-5克、荞麦面3-5克、黄土 30-50克和水少许;
[0010]所述的治疗药是由以下重量的组份组成:穿山甲3-5克、藏红花1-3克、红枣3-5克、猫爪草膏10-15克、狼毒膏10-15克、蓖麻籽15-20克、黄豆15-20克、杏仁或桃仁15-20克、大黄3-5克、旱烟3-5克、墨鱼骨3-5克、牙膏5-10克、獾子油5_10克、獾子骨粉5_15克、獾子皮膏5-10克、黄土 3-5克、唾液1-3克和水少许;
[0011]所述的巩固药是由以下重量的组份组成:油菜籽65-75克、武力拔寒散5-10克、蛋清15-20克、黄土 3-5克、荞麦面5-10克和水少许。
[0012]进一步,所述的熟麻子是由麻子炒制后粉碎而成。
[0013]进一步,所述的獾子油、獾子骨粉和獾子皮膏的炮制方法:
[0014](I)现将獾子宰杀,去其内脏和毛发;
[0015](2)置于锅中,加水熬制,待其肉熬化后,将骨、皮和肉的残渣捞出;
[0016](3)继续熬制浓缩,熬成油状既得獾子油;
[0017](4)捞出的骨头,晾干粉碎既得獾子骨粉;
[0018](5)捞出的皮,在锅中加水继续制熬、浓缩成獾子皮膏。
[0019]进一步,所述的黄豆用人嘴咀嚼成糊状入药。
[0020]进一步,所述的猫爪草膏是由猫爪草在锅中加水熬制、浓缩而成。
[0021]进一步,所述的狼毒膏是由狼毒在锅中加水熬制、浓缩而成。
[0022]进一步,所述的穿山甲、藏红花、红枣、蓖麻籽、杏仁或桃仁、大黄、旱烟、墨鱼骨、油菜籽和武力拔寒散均制成粉状入药。
[0023]本发明的治疗思想是用诱导药将淋巴病菌诱导集中至患部,用治疗药将其集中消灭,用巩固药进一步加以治疗。
[0024]配方中主要原料药的作用:
[0025]火麻仁性味归经甘,平,入脾、胃、大肠经;火麻仁体润多汁,为甘性平,功能润燥滑肠,兼有滋养补虚作用,临床上常用于体质较为虚弱、津血枯少的肠燥便秘。
[0026]獾子油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润肠之功能,可治烫伤烧伤,疥癣痔疮,大便干燥等病。
[0027]穿山甲,其英文名:Pangolin Scales,别名:鲮鲤甲、鳇鲤甲、鲮鲤角、川山甲、鳖鲤甲、山甲、甲片、甲珠,性味:味咸;性微寒归经:肝;胃经,功能主治:活血散结、通经下乳、消痈溃坚。禁忌:气血虚弱、痈疽已溃者及孕妇禁服。
[0028]藏红花,番红花或称藏红花、西红花,是一种鸢尾科番红花属的多年生花卉,也是一种常见的香料。其干燥柱头味甘性平,能活血化瘀,散郁开结,止痛。用于治疗忧思郁结,胸膈痞闷,吐血,伤寒发狂,惊怖恍惚,妇女经闭,血滞月经不调,产后恶露不尽,瘀血作痛,麻疹,跌打损伤等。
[0029]猫爪草,为毛莨科植物小毛莨的块根,因其块根肉质,数个簇生,近纺锤形,外皮黄褐色,形似猫爪而得名。该属植物多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养阴药,性味归经:甘、辛,微温;归肝、肺经。功效:化痰散结,解毒消肿。主治:瘰疬痰核,疔疮,虫蛇咬伤,偏头痛,疟疾,牙痛。肺结核,淋巴结结核,淋巴结炎,咽喉炎。
[0030]狼毒,别名川狼毒、续毒、绵大戟、山萝卜、闷花头、热加巴、一扫光、搜山虎、一把香、药罗卜、生扯拢、红火柴头花、猴子根、断肠草,拉丁学名:Euphorbia fischerianaSteud,大戟科、大戟属植物。狼毒的根系较大,生长于草原。植物狼毒的根入药具有泻水逐饮、破积杀虫之功效;现代研究表明,中药狼毒亦具有抗癌的作用。
[0031]大黄,别名:将军、黄良、火参、肤如、蜀大黄、锦纹大黄、牛舌大黄、锦纹、生军、川军,性味:苦,寒。归经:胃经;大肠经;肝经;脾经。科属分类:寥科。功效:
[0032]1.泻下攻积:用于胃肠实热积滞,大便秘结,腹胀腹痛等,。
[0033]2.泻火解毒:用于火热炽盛,迫血妄行的吐衄等。
[0034]3.活血祛瘀:用于多种瘀滞证等。
[0035]4.清泄湿热:能导湿热从大便而出。主要用于黄疸、淋证等。
[0036]主治:实热便秘、热结胸痞、湿热泻痢、黄疸、淋病、水肿腹满、小便不利、目赤、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胃热呕吐、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蓄血、经闭、产后瘀滞腹痛、症瘕积聚、跌打损伤、热毒痈疡、丹毒、烫伤。
[0037]蓖麻子,草药名:蓖麻子。英文名:SEMENRICINI。拉丁名:Ricinuscommunis。科:大戟科。属:蓖麻属。性味:甘辛,平,有毒。归经:入大肠、肺经。功用:消肿拔毒,泻下通滞。主治:治痈疽肿毒,瘰疬,喉痹,疥癞癣疮,水肿腹满,大便燥结。
[0038]本发明的制作方法:
[0039]一种治疗淋巴疾病的外用药,包括诱导药、治疗药和巩固药,其中:
[0040]所述的诱导药的制作方法:取火麻子粉9-15克,胡麻油3-5克、獾子油3_5克、白糖3-5克、荞麦面3-5克、黄土 30-50克和水少许调和而成;
[0041]所述的治疗药制作方法:取穿山甲粉3-5克、藏红花粉1-3克、红枣泥3-5克、猫爪草膏10-15克、狼毒膏10-15克、蓖麻子粉15-20克、杏仁或桃仁粉15-20克、大黄粉3_5克、旱烟粉3-5克、墨鱼骨粉3-5克、牙膏5-10克、獾子油5-10克、獾子骨粉5_15克、獾子皮膏5-10克、黄土 3-5克、唾液1-3克和水少许以及人用嘴咀嚼后黄豆15-20克调和而成;
[0042]所述的巩固药制作方法:油菜籽粉65-75克、武力拔寒散5_10克、蛋清15_20克、黄土 3-5克、荞麦面5-10克和水少许调和而成。
[004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为治疗淋巴疾病的外用中草药组合物,能有效治疗因肺气不足、肝气郁结引起的淋巴结核等疾病。在临床中经过多年实践证明,该中草药组合物安全、无副作用,治疗时间短,治疗效果显著,治疗成本低,具有标本兼治之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
[0045]基本治疗方案:将配置好的诱导药涂抹于患者的患部,用纱布和塑料薄膜外包,24小时,然后紧接着将治疗药涂抹于患处,再用纱布和塑料塑料薄膜外包,24小时,然后清理患者的患部,十五日后,将巩固药涂抹于患者的患部,用纱布和塑料薄膜外包,5-6小时。
[0046]实施例1
[0047]李某,陕西神木人,患淋巴瘤,经医院治疗将近两年的时间,淋巴瘤由双颈部,发展至双腋下和腹股沟,并轻度转移至肺部,脾增大,身体虚弱,需搀扶走路,用该药方和治疗方法,先后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历时110个小时,现已完好如初,已经上班工作。
[0048]实施例2
[0049]高某,鄂尔多斯东胜人,患淋巴瘤,在医院化疗5个疗程,不见好转,由一处转变成两处,经用该方和治疗方法治疗一个疗程,历时54个小时,现已开始工作。
【主权项】
1.一种治疗淋巴疾病的外用药,其特征在于:包括诱导药、治疗药和巩固药,其中: 所述的诱导药是由以下重量的组份组成:火麻子9-15克,胡麻油3-5克、獾子油3-5克、白糖3-5克、荞麦面3-5克、黄土 30-50克和水少许; 所述的治疗药是由以下重量的组份组成:穿山甲3-5克、藏红花1-3克、红枣3-5克、猫爪草膏10-15克、狼毒膏10-15克、蓖麻籽15-20克、黄豆15-20克、杏仁或桃仁15-20克、大黄3-5克、旱烟3-5克、墨鱼骨3-5克、牙膏5-10克、獾子油5_10克、獾子骨粉5_15克、獾子皮膏5-10克、黄土 3-5克、唾液1-3克和水少许; 所述的巩固药是由以下重量的组份组成:油菜籽65-75克、武力拔寒散5-10克、蛋清15-20克、黄土 3-5克、荞麦面5-10克和水少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淋巴疾病的外用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火麻子是由麻子炒制后粉碎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淋巴疾病的外用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獾子油、獾子骨粉和獾子皮膏的炮制方法: (1)现将獾子宰杀,去其内脏和毛发; (2)置于锅中,加水熬制,待其肉熬化后,将骨、皮和肉的残渣捞出; (3)继续熬制浓缩,熬成油状既得獾子油; (4)捞出的骨头,晾干粉碎既得獾子骨粉; (5)捞出的皮,在锅中加水继续制熬、浓缩成獾子皮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淋巴疾病的外用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黄豆用人嘴咀嚼成糊状入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淋巴疾病的外用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猫爪草膏是由猫爪草在锅中加水熬制、浓缩而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淋巴疾病的外用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狼毒膏是由狼毒在锅中加水熬制、浓缩而成。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淋巴疾病的外用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穿山甲、藏红花、红枣、蓖麻籽、杏仁或桃仁、大黄、旱烟、墨鱼骨、油菜籽和武力拔寒散均制成粉状入药。
【专利摘要】一种治疗淋巴疾病的外用药,属于一种治疗淋巴疾病的外用药,该药包括诱导药、治疗药和巩固药,诱导药是由:火麻子,胡麻油、獾子油、白糖、荞麦面、水和黄土调和而成;治疗药是由:穿山甲3、藏红花、红枣、猫爪草膏、狼毒膏、蓖麻籽、黄豆、杏仁或桃仁、大黄、旱烟、墨鱼骨、牙膏、獾子油、獾子骨粉、獾子皮膏、黄土、唾液和水调和而成;巩固药是由:油菜籽、武力拔寒散、蛋清、黄土、荞麦面和水调和而成;本发明为治疗淋巴结核的外用的中草药组合物,能有效治疗因肺气不足、肝气郁结引起的淋巴结核等疾病,实践证明,该中草药组合物安全、无副作用,治疗时间短,见效快,治疗效果显著,治疗成本低,具有标本兼治之功效。
【IPC分类】A61K35/57, A61K35/32, A61K35/618, A61K35/38, A61K36/88, A61K35/36, A61P31/06, A61K35/35, A61K36/70
【公开号】CN105147784
【申请号】CN201510284664
【发明人】刘军
【申请人】刘军
【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