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反流性咽喉疾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26313阅读:3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反流性咽喉疾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反流性咽喉疾病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反流性咽喉疾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上括约肌以上的咽喉部,导致咽喉黏膜的慢性炎症,有些学者又称其为“咽喉反流综合征”。临床表现主要为声嘶、咽痛、咽喉异物感等症状;其体征主要有杓间区黏膜增生、肥厚,咽部黏膜充血肥厚,声带弥漫性充血水肿等。目前认为,与咽喉反流有关的疾病有:慢性咽炎、慢性喉炎、喉接触性肉芽肿、阵发性喉痉挛、哮喘、儿童声门下狭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鼻窦炎等。有学者指出,在耳鼻咽喉科就诊患者中,约10%有的患者症状与胃食管反流病有关。
[0003]反流性咽喉疾病以慢性起病,逐渐加重,在症状上主要是声嘶、咽痛、咽喉异物感、慢性咳嗽、发音障碍或吞咽不畅等,还伴有恶心、反酸、暖气、反胃、上腹饱胀、胸骨后隐痛等消化道症状;这些症状常分属于中医“喉喑”、“喉痹”、“梅核气”、“吞酸”、“嘈杂”、“痞满”等病证中,中医治疗往往各科分而治之,治疗效果不尽人意。有学者认为,肝胆脾胃失和、胃气上逆是基本病机,病变虽在咽喉,根本却在脏腑,其治疗应重在平衡肝胆脾胃气机,整体治疗才有优势。但是,没有专门用于反流性咽喉疾病的中药。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治疗反流性咽喉疾病的中药,该中药可明显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0005]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反流性咽喉疾病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组成:
八月札5_13份、枳壳5_13份、柑叶4_8份、批杷叶5_13份、美脉稾本5_13份、香翏5_13份、藤壶壳5-13份、蛤壳8-16份、广枝仁4-8份、海木5_13份、黑参4_8份、莱菔子5_13份、杏仁8-16份、甘草4-8份。
[0006]优选的,上述的治疗反流性咽喉疾病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组成:
八月札7-11份、枳壳7-11份、柑叶5-7份、枇杷叶7-11份、美脉藁本7-11份、香寥7-11
份、藤壶壳7-11份、蛤壳10-14份、广枝仁5-7份、海木7-11份、黑参5_7份、莱菔子7_11份、杏仁10-14份、甘草5-7份。
[0007]更优选的,上述的治疗反流性咽喉疾病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组成:
八月札9份、枳壳9份、柑叶6份、枇杷叶9份、美脉稾本9份、香寥9份、藤壶壳9份、
蛤壳12份、广枝仁6份、海木9份、黑参6份、莱菔子9份、杏仁12份、甘草6份。
[0008]以上重量配比的比例是经过科学筛选得到的,对于特殊病人,如重症或轻症,肥胖或瘦小的病人,可以相应调整组成的量的配比,增加或减少不超过100%,药效基本不变。
[0009]上述药物的重量份,若以g为单位,通常是I剂的用量。
[0010]本发明中药的适应症:用于治疗反流性咽喉疾病。
[0011]本发明中药的禁忌事项:治疗服药期间禁食油腻、生冷、腥膻、有刺激性及不易消化的食物。
[0012]本发明的中药处方中涉及到的中药均在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中有收载。
[0013]人体气机的升降开合,转枢在脾,调理在肝。中焦气机的条畅,尚赖肝气的调达,调肝理气之法,而达到调肝胆以济中洲之效。肝主疏泄,有调畅全身气机功能,与脾胃是木土乘克关系。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其气宜降。情志失调,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横逆犯胃,胃气失和,气逆于上气郁化火,肝火犯胃,甚灼伤食管及咽喉黏膜。因此,肝胃不和证是反流性咽喉疾病的主要病因。治疗当以疏肝和胃,降逆通腑为治疗法则。
[0014]本发明的中药组方机理如下:
君药:八月札、枳壳、绿萼梅功以疏肝和胃,理气化痰。
[0015]臣药:枇杷叶、美脉藁本功以降气化痰,降逆止呕;香寥功以理气除满;藤壶壳、蛤壳功以制酸止痛。广枝仁、海木、黑参功以清热利咽。
[0016]佐药:莱菔子、杏仁功以降气化痰,润肠通腑,恢复气机通畅。
[0017]使药:甘草调和诸药。
[0018]本方配伍合理,诸药合用共奏疏肝和胃,降逆通腑之效,紧扣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的病机,可明显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以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了解本发明,但并不因此限制本发明。
[0020]实施例1
一种治疗反流性咽喉疾病的中药,各原料药重量配比如下:
八月札9g、枳壳9g、柑叶6g、枇杷叶9g、美脉藁本9g、香寥9g、藤壶壳9g、蛤壳12g、广枝仁6g、海木9g、黑参6g、莱菔子9g、杏仁12g、甘草6g。
[0021]实施例2
一种治疗反流性咽喉疾病的中药,各原料药重量配比如下:
八月札7g、枳壳Hg、柑叶5g、枇杷叶Hg、美脉藁本7g、香寥Hg、藤壶壳7g、蛤壳Hg、广枝仁5g、海木llg、黑参5g、莱菔子7g、杏仁14g、甘草7g。
[0022]实施例3
一种治疗反流性咽喉疾病的中药,各原料药重量配比如下:
八月札Hg、枳壳7g、柑叶7g、枇杷叶7g、美脉藁本Hg、香寥7g、藤壶壳Hg、蛤壳log、广枝仁7g、海木7g、黑参7g、莱菔子llg、杏仁10g、甘草5g。
[0023]实施例4
一种治疗反流性咽喉疾病的中药,各原料药重量配比如下:
八月札5g、枳壳13g、柑叶4g、枇杷叶5g、美脉藁本13g、香寥5g、藤壶壳13g、蛤壳8g、广枝仁8g、海木13g、黑参4g、莱菔子5g、杏仁16g、甘草8g。
[0024]实施例5
一种治疗反流性咽喉疾病的中药,各原料药重量配比如下:
八月札13g、枳壳5g、柑叶4g、枇杷叶13g、美脉藁本5g、香寥13g、藤壶壳5g、蛤壳16g、广枝仁8g、海木5g、黑参4g、莱菔子13g、杏仁8g、甘草8g。
[0025]对本发明的中药进行了临床药效学试验,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180例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
[0026]1.2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进行反流症状指数量表(RSI)及反流体征量表(RFS)的评分,RIS:包括有声嘶或发音障碍、清嗓动作、痰多或鼻涕倒流、吞咽梗阻感、进食或躺下后咳嗽、呼吸困难、令人烦恼的咳嗽、咽喉部异物感、反酸烧心;RFS包括声门下水肿(假声带沟)、弥漫性喉水肿、红斑或充血、喉室消失、后连合增生、肉芽肿及咽喉部粘液稠厚;以RSI ^ 13分,并且RFS彡7分作为纳入标准,部分患者行24h胃酸监测。
[0027]中医证候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年颁布的《中医消化病诊疗指南》中反流性食管炎肝胃不和证中医证候诊断标准,主症:①咽部不适;②反酸或泛吐清水嗳气胸骨后不适;⑤脘胁不适;次症:①胃脘噪杂;②烧心;③口干口苦;④烦躁易怒;⑤呃逆;特殊症候:便秘;舌边红,苔薄白,脉弦。证候确定主症2项加次症2项。
[0028]1.3纳入标准
(I)年龄18-65岁,性别不限;(2)经内镜诊断为反流性咽喉疾病;(3)符合中医“肝胃不和”证候诊断标准;(4)签署知情同意书。
[0029]1.4排除标准
(I)消化道肿瘤;(2)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内分泌、造血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患者;
(3)妊娠或哺乳期妇女;(4)过敏体质者合并有严重神经、精神心理因素者;(5)近I个月参加其它临床试验者。
[0030]1.5中止研究标准
(1)研究过程中治疗无效且患者拒绝进一步治疗者,
(2)出现不良事件或发生严重并发症者,
(3)受试者主动退出临床研究者。
[0031]1.6治疗方法
给予本发明的中药,处方:八月札9g、枳壳9g、柑叶6g、枇杷叶9g、美脉藁本9g、香寥9g、藤壶壳9g、蛤壳12g、广枝仁6g、海木9g、黑参6g、莱菔子9g、杏仁12g、甘草6g ;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以2周为一个疗程。
[0032]1.7观察指标
RSI和RFS评分:量表总体分为症状频率和程度两部分,量表总分最低为分,最高为分症状频率及程度积分最低为O分,最高为40分。
[0033]生活质量量表(SF-36):量表评价的八个方面,即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每一维度得分通过转换使其值在0-100范围内,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0034]1.8临床疗效评定
痊愈: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RSI+RFS总分减少多95% ;
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RSI+RFS总分减少彡70%,但〈95% ;
有效:症状、体征均有好转,RSI+RFS总分减少多30%,但〈70%
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明显好转,甚或加重,RSI+RFS总分减少〈30%。
[0035]1.9统计方法
采用SPSS14.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36]2.结果
2.1治疗前后RSI和RFS评分
治疗前平均RSI评分为(24.12 ±6.23)分,治疗后降低为(9.45 ±2.0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0037]治疗前平均RFS评分为(12.06 ±3.68)分,治疗后降低为(5.38 ± 1.3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0038]2.2治疗前后SF-36评分
治疗前平均SF-36评分为(42.68±6.95)分,治疗后升高为(94.68±5.3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0039]2.3临床疗效
180例患者中,治愈98例,显效60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治愈率54.44%,总显效率87.78%,总有效率 96.67%。
【主权项】
1.一种治疗反流性咽喉疾病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组成: 八月札5-13份、枳壳5_13份、柑叶4_8份、批杷叶5_13份、美脉稾本5_13份、香翏5_13份、藤壶壳5-13份、蛤壳8-16份、广枝仁4-8份、海木5_13份、黑参4_8份、莱菔子5_13份、杏仁8-16份、甘草4-8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反流性咽喉疾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组成: 八月札7-11份、枳壳7-11份、柑叶5-7份、枇杷叶7-11份、美脉藁本7-11份、香寥7-11份、藤壶壳7-11份、蛤壳10-14份、广枝仁5-7份、海木7-11份、黑参5_7份、莱菔子7_11份、杏仁10-14份、甘草5-7份。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反流性咽喉疾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组成: 八月札9份、枳壳9份、柑叶6份、枇杷叶9份、美脉稾本9份、香寥9份、藤壶壳9份、蛤壳12份、广枝仁6份、海木9份、黑参6份、莱菔子9份、杏仁12份、甘草6份。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反流性咽喉疾病的中药。该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组成:八月札5-13份、枳壳5-13份、柑叶4-8份、枇杷叶5-13份、美脉藁本5-13份、香蓼5-13份、藤壶壳5-13份、蛤壳8-16份、广枝仁4-8份、海木5-13份、黑参4-8份、莱菔子5-13份、杏仁8-16份、甘草4-8份。该中药可明显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IPC分类】A61P11/04, A61K36/808, A61K35/618, A61K35/612
【公开号】CN105147852
【申请号】CN201510538100
【发明人】朱晓宁, 盖文涛
【申请人】朱晓宁
【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8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