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烫伤、烧伤及冻伤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426309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烫伤、烧伤及冻伤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医学技术领域,具体设及一种治疗烫伤、烧伤及冻伤的中药制剂 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发生烫伤、烧伤及冻伤等意外的伤害,运类伤害会造成皮肤 的损伤。对皮肤损伤的治疗目前主要有西医和中医两种治疗方法,西医需要打消炎针,若创 口面积大还需植皮等治疗,加重了患者的痛苦,并且治疗时间长,成本较高,也加重了患者 的经济负担。而常规的中药治疗过程中易感染,会产生瘤痕,也会延长治疗时间,并加重患 者的负担。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廉、止疼迅速、伤口愈合快、不留瘤痕的治疗烫 伤、烧伤及冻伤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4]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烫伤、烧伤及冻伤的中 药制剂,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生地25-35份、当归25-35份、大黄25-35份、紫草 8-12份、芝麻油240-330份、动物油脂70-80份、蜂蜡55-65份。
[0005] 优选的,所述动物油脂为狗油或猪油。
[0006] 所述的治疗烫伤、烧伤及冻伤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W下步骤:将生地、当 归、大黄和紫草放入芝麻油中浸泡1-3日,转入容器内慢火熬微枯,用细絹滤净渣,复入容 器内煎滚,加入动物油脂、蜂蜡揽均制成药物。 阳007] 本发明的组方方义 生地:味甘,性寒。归屯、,肝,肾经。功用:清热滋阴,凉血止血,养阴生津。
[0008] 大黄:味苦,性寒。功用:消炎,杀菌,收敛止血,烧烫伤,毒虫咬伤。
[0009] 当归:味甘,性溫。归肝、屯、、脾经。功用:补血,活血,与大黄合用可有清热解毒、活 血化疲、消肿止痛之功效。
[0010] 紫草:味苦,性寒。入屯、包络、肝经。功用:凉血,活血,清热,解毒。 W11] 芝麻油:性微寒。功用:解毒,百病能治。
[0012] 蜂蜡:味甘,性微溫。功用:收涩,敛疮,生肌,止痛,调理。外用于溃瘍不敛,赚疮糜 烂,创伤,烧、烫伤。
[0013] 动物油脂:生津润肤,与本发明中的其它药物相伍为用,治疗烫伤、烧伤及冻伤,治 愈后不留瘤痕。
[0014] 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治疗烫伤、烧伤及冻伤的中药制剂配伍合理、 成本低廉,治疗疗程短,治疗效果好,且治愈后不留瘤痕。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通过W下实施例进一步举例描述本发明,并不W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在不背离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的前提下,对本发明所作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容易实现的任何改 动或改变都将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0016]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烫伤、烧伤及冻伤的中药制剂,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生地30份、当归 30份、大黄30份、紫草10份、芝麻油290份、狗油70份、蜂蜡60份。
[0017] 所述的治疗烫伤、烧伤及冻伤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W下步骤:将生地、当 归、大黄和紫草放入芝麻油中浸泡3日,容器内慢火熬微枯,用细絹滤净渣,复入容器内煎 滚,加入狗油、蜂蜡揽均制成药物。
[001引用法:将治疗烫伤、烧伤及冻伤的中药制剂涂于皮肤受损处,每日早晚各一次。
[0019] 实施例2 一种治疗烫伤、烧伤及冻伤的中药制剂,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生地25份、当归 35份、大黄25份、紫草8份、芝麻油240份、狗油70份、蜂蜡55份。
[0020] 所述的治疗烫伤、烧伤及冻伤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W下步骤:将生地、当 归、大黄和紫草放入芝麻油中浸泡2日,容器内慢火熬微枯,用细絹滤净渣,复入容器内煎 滚,加入狗油、蜂蜡揽均制成药物。
[0021] 用法:将治疗烫伤、烧伤及冻伤的中药制剂涂于皮肤受损处,每日早晚各一次。 阳0巧 实施例3 一种治疗烫伤、烧伤及冻伤的中药制剂,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生地35份、当归 25份、大黄35份、紫草12份、芝麻油330份、猪油80份、蜂蜡65份。
[0023] 所述的治疗烫伤、烧伤及冻伤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W下步骤:将生地、当 归、大黄和紫草放入芝麻油中浸泡1日,容器内慢火熬微枯,用细絹滤净渣,复入容器内煎 滚,加入猪油、蜂蜡揽均制成药物。
[0024] 用法:将治疗烫伤、烧伤及冻伤的中药制剂涂于皮肤受损处,每日早晚各一次。 阳0巧]烧烫伤临床试验 选择典型的100例烧烫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为50例, 两组患者均在伤后1~6小时来诊,治疗组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药物,对照组采用舰伏。两 组治疗15天后,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对比。
[00%] 烧烫伤诊断标准 烧烫伤是常见的外伤,属开放型的病理损害,它是伤在体表,反应在全身的伤病,目前 我国家度四分法为准。
[0027] 1、一度烧烫伤是伤及表皮浅层,生发层健在,外观呈现红斑,无水泡,一般3-5天 愈合,表皮脱落后基底显露红嫩光滑的上皮。
[0028] 2、二度烫伤分为深浅二度 a浅二度烫伤伤及真皮乳头层,部分生发层健在,有水泡形成,基底红润,渗出多,上皮 再生有赖于残存的生发层及毛襄、汗腺等上皮细胞的再生,1-2周愈合,不遗留癒痕,只有 程度不同的色素沉着。
[0029] b深二度烧烫伤伤及真皮深层,有水泡,基底红白相间,渗出较少,有时可见粟粒 状红色小点,由于位置深在,干燥后可见毛细血管网,3-5周可愈,遗留程度不同的癒痕。
[0030] 3、=度烧烫伤伤及皮肤全层,甚至深达皮下脂肪、肌肉和骨骼,局部颜色可有苍 白、焦黄或炭化,表面干燥,发凉、无水泡,硬如皮革,知觉丧失,焦咖干燥后可见粗大的血管 网,由于皮肤及其附件全部被毁,无上皮生长能力,创面修复靠周围健康上皮向中屯、长入, 创面大者需植皮。
[0031] 疗效标准 治愈:烧伤创面完全愈合,皮损全部消失; 有效:症状明显减轻,皮损减退>30% ; 无效:症状减轻或皮损减退<30%。
[0032] 结果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药物处理烧烫伤创面明显优于舰伏,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治愈 加有效)为9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2%,详见表1。
[0033] 表1烧烫伤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例数和改善率
[0034] 冻伤临床试验 选择典型的50例一度冻伤、二度冻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 组,各为25例,治疗组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药物,对照组采用舰伏。两组治疗15天后,治 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对比。 阳0对 诊断标准 一度冻伤:红斑、水肿、皮肤麻搏和疼痛,仅伴有轻度脱屑;二度冻伤:有充血、水肿和 水瘤,瘤液清亮,疼痛,常伴有明显的冷过敏。
[0036]疗效标准 治愈:症状消失,肿块消散,创面愈合; 有效:症状明显改善,创面未完全愈合; 无效:症状未改善。 W37] 结果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药物处理一度冻伤、二度冻伤患者明显优于舰伏,治疗组的总 有效率(治愈加有效)为9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48%,详见表2。
[0038]表2烧烫伤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例数和改善率 口 03引 典型焉祠
1、李某,男,35岁,2013年5月3日不幸被滚开汤饭烫伤,左腿烫伤面积达15%W上,二 度烫伤有水泡,且大小不一,水肿明显,用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治疗烫伤、烧伤及冻伤的中 药制剂连续使用12天后,皮肤底肉芽组织红嫩,生长良好,跟踪随访痊愈后无瘤痕及斑点。 W40] 2、张某,女,49岁,2013年12月20日不慎被稀饭烫伤,左胳膊烫伤面积达20%W 上,属于二度烫伤,且用别人的药喷洒已结挪,通过对焦挪处置后,用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 治疗烫伤、烧伤及冻伤的中药制剂连续使用10天后,基底肉芽组织红嫩,生长良好。
[0041] 3、陈某,女,5岁,2014年10月20日,右脚被开水烫伤,面积为2cm*3cm,一度(红 斑)烫伤,用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治疗烫伤、烧伤及冻伤的中药制剂连续使用1小时后红肿 热痛消失,2天后痊愈。
[0042] 4、张某,女,13岁,在骑自行车上学时被冻伤,双手背侧及十指均被不同程度的冻 伤。局部可见散在性血泡。张力较大。剪破后均为血性渗出,双手指尖呈紫色,指侧动脉可 巧及,未稍皮湿尚可,自觉麻木发胀。面积约占自身体表面积的2%左右,深浅二度不等。经 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治疗烫伤、烧伤及冻伤的中药制剂连续使用12天后冻伤创面痊愈,并 且无瘤痕及斑点。
【主权项】
1. 一种治疗烫伤、烧伤及冻伤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生地25-35份、当归25-35份、大黄25-35份、紫草8-12份、芝麻油240-330份、动物油脂 70-80份、蜂蜡55-65份。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烫伤、烧伤及冻伤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物油脂 为狗油或猪油。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烫伤、烧伤及冻伤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 括以下步骤:将生地、当归、大黄和紫草放入芝麻油中浸泡1-3日,转入容器内慢火熬微枯, 用细絹滤净渣,复入容器内煎滚,加入动物油脂、蜂蜡搅均制成药物。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一种治疗烫伤、烧伤及冻伤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治疗烫伤、烧伤及冻伤的中药制剂,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生地25-35份、当归25-35份、大黄25-35份、紫草8-12份、芝麻油240-330份、动物油脂70-80份、蜂蜡55-65份。本发明的治疗烫伤、烧伤及冻伤的中药制剂配伍合理、成本低廉,治疗疗程短,治疗效果好,且治愈后不留疤痕。
【IPC分类】A61K35/12, A61K35/644, A61K36/804, A61P17/02
【公开号】CN105147848
【申请号】CN201510663627
【发明人】唐会杰, 唐小茜
【申请人】唐会杰
【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1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